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施举红教授:从呼吸科视角看“肺轻链沉积病”,最大的挑战仍然是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肺轻链沉积病的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存在的问题包括诊断困难、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评价、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标准不明确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PLCDD的病理机制、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罗红教授:从报告参数、解读流程及难点看“宏基因组检测的临床判读”,如何不遗余力查找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丨CACP 2024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不遗余力地查找病原学,目前宏基因组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标本合格”,合格后,会涉及到宏基因组检测的“临床判读”。我将从背景、报告参数、解读流程、临床解读难点以及tNGS/mN
何礼贤教授:肺炎链球菌的魁首地位动摇、病毒的挑战与困扰增加、共感染常见而报道混乱——关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演变新动态
近二三十年来新发和再发感(传)染病频现、病原学分子检测技术进步、抗生素耐药、人群生活方式和免疫状态变化(包括疫苗接种)等原因,致CAP病原学发生新的演变。(1)肺炎链球菌虽然仍是CAP的常见病原体,但在中国和美国已不居首位。(2)病毒的挑战
年轻女性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状况恶化、与胸片中的轻微异常不符,其朋友提供的信息如何为诊治“打开大门”?
一名32岁女性因呼吸急促、发热和咳嗽10天就诊,医生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虽然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逐渐升级,但疗效甚微,患者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明确却“治不好”?停用抗细菌药物后症状、影像学为何好转?
中年男性,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畏寒、乏力,炎症标志物(CRP)升高,血WBC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胸部CT见右上肺大片实变,鼻咽拭子PCR及痰mNGS均检出腺病毒DNA序列;停用抗细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后,发热及乏力症状好转,影像学
中国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数据权威发布:2008-2021年间,肺癌生存率提升幅度最大;总体癌症年龄标准化5年相对生存率为43.7%
研究指出,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已上升至43.7%,如期实现国家癌症防控阶段性目标。癌症生存率上升可归因于居民防癌健康意识提升、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及区域早诊能力提升等。为进一步提高癌症生存率,可从提高癌症筛查覆盖率和早诊率、
何志义教授:临床常见慢性复杂感染,与“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免疫缺陷”有何关联?自身抗体引起反复感染如何甄别?丨CAPC 2024
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引起免疫缺陷,并伴有复杂的细胞内感染,死亡率很高;目前的报告大多来自科研院所和大学的附属医院,实际病例数量被严重低估;仍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对诊断、预后、自然史、免疫学特性都不甚了解。
冯瑞娥教授:干燥综合征继发“肺轻链沉积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回顾分析,哪些改变对诊断具有重要提示?
SS继发的PLCDD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局限于肺;HRCT以双肺多发结节和薄壁囊为特征;病理表现为刚果红阴性的非淀粉样物质沉积及SS相关肺间质改变;总体预后较好,少数需警惕淋巴瘤。
老年男性两肺为何广泛分布大小均一的小空洞病灶?病例令人印象深刻,遗憾在哪?
本例影像学表现较少见,体现为肺内广泛密集分布、大小均匀的结节空洞病灶,令人印象深刻。提示临床遇到类似患者,应重点考虑恶性肿瘤,如腺癌、转移癌等;同时需排查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寄生虫病以及免疫缺陷患者继发少见机会性感染,及其它非感染性疾病,
最新丨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占比高于上周,仍呈上升趋势;近两月WHO通报10例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病例,我国5例中2例已去世
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下降。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其次为A(H3N2)亚型和B(Victoria)系。全国共报告9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上一页
1
...
23
24
25
26
27
...
25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2022-01-10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