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最新发布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尘肺病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目前,临床上有关慢阻肺合并尘肺病患者的治疗管理相关研究仍然匮乏,是否能够找到某些生物标志物用以表征不同患者间的个体化差异仍待解答,如何平衡药物治疗对于两种疾病的利弊仍待探索。期盼此专家共识,可以激励更多关于慢阻肺合并尘肺病的研究,以期为今后
导致“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因多样,如何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逐一寻找?诊断思路?
ELD存在多种引起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因,并且各种病因所致ELD的治疗、预后存在差异。目前对ELD认识不足,临床实践中有较多漏诊、误诊;而此类疾病除了可引起呼吸系统受累,还可出现皮肤、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受累
苏欣教授:曲霉感染中,干扰素免疫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现有研究提示某些干扰素在曲霉感染中可能发挥抗真菌作用,但其临床应用的最佳人群以及发挥抗真菌作用的免疫机制仍有待探索。虽然已有报道Ⅱ型IFN治疗在临床曲霉感染中的应用,但现有证据仍不足以支持干扰素治疗临床曲霉感染,这一领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进
呼吸衰竭监测新参数SpO2/FiO2已纳入ARDS全球新定义,哪些情况可能产生较大误差、影响准确性?相关研究有何提示?
S/F进入ARDS全球新定义是经过临床实践检验的结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用S/F代替传统的P/F进行诊断。但S/F与P/F之间并非呈绝对的线性相关。在深度学习时代,采用S/F替代P/F过程中,可能会涌现多种新算法,更好地阐明S/F与P/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值得关注:基因变异与肺功能相关特征的联系?遗传信息如何帮助评估风险?
随着多组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不同技术之间的协作也大幅度提升了我们对呼吸疾病的认识。这些技术进步为早期干预、精准识别疾病亚型以及靶向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标志着在应对呼吸系统疾病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本共识更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我国国情界定我国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年龄;(2)提出难定性肺结节定义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3)对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评估肺结节以科学评价,并提出人机MDT以避免AI的局限性;(4)将肺结节评估分为常
苏春霞教授述评:为何亚洲不吸烟女性也会患肺癌?这类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
值得欣慰的是,从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来看(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22),近几年全球使用清洁燃料的比例上升(其中东南亚地区改善最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室内空气污染对肺癌发生的影响。
57%的初诊肺癌患者已有转移,5年生存率仅6%,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联合胸部薄层CT在ⅠA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对于ⅠA期肺癌,目前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普遍不高,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阳性率。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中低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或实性较大结节相对较高。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薄层CT对ⅠA期肺癌诊断效能提高有限……
30年不愈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并曲霉感染;呼衰……数例经典肺部感染「tNGS」一招定因,有何启发与思考?丨疑案探密(140)
tNGS技术是近几年进入到临床视野的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它能将「PCR」和「NGS」的优势结合,采用超多重PCR正向富集目标病原,提升检测灵敏度,同时可以排除宿主核酸干扰,经测序和生信分析可实现不同症候群、感染脏器、患者类型等多种临床场景的
冯瑞娥教授:补充及深度解释《间质性肺疾病冷冻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需要临床与病理相互理解的几个相关问题
TBLC作为ILD病理活检方式已应用于临床,取材较好的TBLC标本可以显示ILD的部分病理特征,从而作出病理诊断或病理组织学病变性质的归类诊断。TBLC标本ILD病理诊断更加需要结合临床及影像,特别是结合胸部HRCT形态及分布能有效弥补TB
上一页
1
...
17
18
19
20
21
...
25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2022-01-1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