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
哮喘
全部
图文
视频
直播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共识重点关注直接激发剂乙酰甲胆碱,全文从试验原理和分类出发,阐述支气管激发试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临床应用范围,着重阐述结果解读,并分析假阳性及假阴性可能原因及对策,最后强调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给出应急措施。
「雷暴哮喘」来袭,一文读懂应如何应对?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后数小时内发生的哮喘发作,尤其是在花粉季节。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花粉颗粒在雷暴天气时溶胀、破裂,释放出具有变应原性的碎片,被强烈的交叉气流卷起、集中沉积在地面。
被诊断「过敏性哮喘」20年,近期出现鼻塞、面肿,哪些不同寻常的情况引起了医生关注?如何用关键特征明确诊断?
什么是EGPA?EGPA是一种系统性中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以血管外形成坏死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为特点。多发生在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或鼻息肉等疾病患者中。
增加发生难控性哮喘风险,「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常被忽视、漏诊,患者肺部情况等最新临床评估有哪些?
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系统疾病(Aspirin-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AERD)包含哮喘、鼻息肉和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过敏这
黄克武教授等:过分简单的疾病分类不足以概括「慢性气道疾病」,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干预、打破原诊断标签的桎梏?
传统诊断定义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被认为是两类不同的疾病。而事实上,慢阻肺与哮喘是处于具有连续疾病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的两个极端表型,其症状、发病机制呈连续性,且目前治疗手段趋于类同。这种传统的疾病分类范式
徐金富教授等:病因和机制的厘清有助于改进支扩患者诊治和预后?最新国际专家共识诊断流程有何更新——支气管扩张症2021年度进展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不可逆及异常扩张。2021年支扩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聚焦于机制研究、诊断、分型、治疗及合并症等。研究发现脂质、血小板、呼吸道微生物与支扩病情密切相关,为开发支扩
刘春涛教授:如此简单的疾病,却不是所有医生都能看得好?哮喘的治疗策略经历了几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聚焦21世纪呼吸慢病管理新亮点
对于在哮喘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中深耕了30余年的刘春涛教授而言,一方面他见证了我国哮喘诊疗水平、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规范基层哮喘的诊疗是当务之急。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他总结了哮喘的临床诊治中常犯的十大误区,
孙永昌教授:行医多年养成了多问几句的习惯,并因此发现了很多「隐藏、不典型」的哮喘患者——聚焦21世纪呼吸慢病管理新亮点
「20年来,我们不断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哮喘规范化诊疗知识的普及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推广与落实。」回忆起20年前,病房里总是能看到好几位重度哮喘患者病情发作时痛苦不已的画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永昌教授仍然记忆犹新,从那时起
王长征:从过去短期口服类激素到如今以吸入激素为主长期规范治疗,哮喘防治发生革命性变化——聚焦21世纪呼吸慢病管理新亮点
咳嗽是唯一症状吗?病情严重程度该如何评估?如何规范进行气道抗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争议问题
CVA 在概念、病情评估、支气管舒张剂应用以及气道抗炎策略等方面还存在争议,可能也体现了 CVA 有别于典型哮喘的特殊之处。对这些争议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有可能加深对 CVA 的认识,推进 CVA 的规范化、个体化和精细化
1
2
3
...
15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024-04-25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2024-11-2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