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发热20月余,「重症新冠肺炎」一度明显好转,为何反复阳性伴铁蛋白持续升高?如何从可能的提示中探得真因?丨疑案探密(149)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全球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新冠感染后所带来的并发症及「长新冠」的后遗症,更是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例患者曾明确诊断「重症新冠肺炎」,经规范抗病毒、抗炎、抗凝及呼吸支持治疗后,病情曾明显好转,但患
诊知灼见丨呼吸困难、高热不退、迅速病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患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策略?
本例患者以发热、咳嗽、乏力等常见症状为表现,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及血常规提示的感染性炎症反应,精准诊断的关键在于mNGS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快速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有效弥补了传统诊断手段的不足,尤其在识别非典型病原感染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合并感染”成为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成功率低、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国内外缺少NTM-PD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和循证依据,对于NTM合并感染的致病机制特点研究更为缺乏,而对NTM合并感染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NTM感染的临床特点、疾病发展机制,以及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罗凤鸣教授等:慢阻肺病介入诊疗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热蒸汽肺减容”尤为引人关注,其应用及挑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仍存在较大的临床挑战,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热蒸汽肺减容可能是治疗肺气肿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介入干预手段。本文总结了热蒸汽肺减容的研发历程,临床运用现状和当前的临床挑战,以期为热蒸汽肺减容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进一步的临床
王玮教授团队在《CRITICAL CARE》上发表文章:吸烟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揭示了吸烟对ARDS发病风险升高的显著影响,为ARDS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临床管理中应更加重视吸烟史的收集和评估,以便早期识别ARDS高危患者,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此外,还需进一步
李时悦教授等:“支气管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应用与创新,如何通过治疗人群选择、围手术期管理带给患者更大获益?
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BLVR-EBV)通过在支气管镜下将单向活瓣置入于慢阻肺患者的肺气肿区域,使靶肺叶萎陷,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活动耐力。严格的选择标准与充分的术前评估是保障BLVR-EBV成功的关键,由于BLVR
郭岩斐教授团队在《Pulmonology》最新发文:建立高海拔地区肺功能参考方程,并使用国际标准方程对该地区人群进行适用性评估
基于科学可靠的随机抽样方法,这项研究为生活在海拔1500至4700米之间的高海拔居民提供了肺功能测定参数的宝贵数据。该研究首次针对15至91岁广泛年龄范围的高海拔居民开发了肺功能方程,并结合了支气管扩张剂前后的数据,涵盖了FEV1、FVC、
肺癌与肺结核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相似,共存时常被误诊为单一疾病,共病发病机制?未来研究方向?
肺结核和肺癌都是临床常见疾病,均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两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在多因素作用下相互促进可形成共病。近年来肺癌与肺结核共病的机制研究及诊疗方法的探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明确的机制需进一步探索。
慢阻肺病患者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培养菌落见“油煎蛋”外观,谁是隐藏的“真凶”?
念珠状链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人类感染的病例发生于全球各地,该菌会自发变成L型细菌,这种结构可能有利于该菌的存活。由于缺乏接触史、非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念珠状链杆菌营养要求高、生物学性状不典型等特征,链杆菌属引起鼠咬热的诊断常常被延迟。
肺毛霉病患者手术与未手术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气管镜、预后差异?多学科团队制定的治疗策略有何考量?
本研究通过回顾29例肺毛霉病患者术前评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通过比较接受手术治疗及未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了本中心诊疗流程的经验。肺毛霉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mNGS可能缩短诊断时间。是否选择手术治疗需要根据病灶累及范围,术前评估依赖于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249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024-04-25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