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已有革命性进步!卖房子都要用的生物靶向药真能“断病根”吗?
来源: 看呼吸 10-16

“哮喘太折磨人了,听说用了生物靶向制剂能痊愈,但是这药价格不便宜,我准备把房子卖掉试一试……”看完这位哮喘患者的“痊愈计划”,您是不是觉得有些震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谢佳星教授告诉我们,像这样为了能除掉病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尝试新药的患者并不少见。可是,生物靶向制剂真的是“断根神药”吗?适合哪些患者?激素类药物要被淘汰了吗?来听听谢教授怎么说 !


取得革命性进步的哮喘治疗是怎么回事?



“哮喘有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哮喘背后都有相应的 致病细胞因子在起作用,比如过敏性哮喘和免疫球蛋白E(IgE)密切相关、典型的2型炎症哮喘与白介素4和白介素13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导致的……有效控制哮喘的关键,就在于精准打击这些背后的‘致病元凶’。 ”


“哮喘生物靶向制剂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接受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激素药物治疗。激素、尤其是吸入激素是哮喘控制治疗的‘基石’,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它就像不分敌我的卫兵,既攻击了真正的‘致病元凶’,又伤害了一些无辜的细胞和身体组织,尤其是口服的激素或静脉的激素针虽然控制了肺部的哮喘但同时也有全身的副作用,这就相当于为了灭局部的山火却把整片森林都砍伐了。因此,长期、高剂量使用全身性激素很可能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这可就得不偿失了。”谢教授讲道。


“相比之下,生物靶向制剂就精准得多,它是通过针对性地‘攻击’致病的关键细胞因子或者细胞因子的受体而发挥作用。每种靶向药有各自的目标,一般不会伤及无辜,这就相当于只把杂草清除了,不影响剩下的庄稼茁壮成长。 另外,生物靶向药物的疗效也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降低重度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全身激素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提升肺功能。”


“断根神药”真的出现了?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终于有了“救命稻草”并且跃跃欲试呢?别着急,您先接着往下看。


“生物靶向制剂带来了新的概念,即‘哮喘临床缓解’‘哮喘完全临床缓解’ 指的是哮喘患者用对了靶向药之后,持续12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症状、没有急性发作、不需要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肺功能稳定或者得到改善病情相对没那么严重、病程较短的哮喘患者才容易达到这个目标。”


“但是,‘哮喘临床缓解’不能与‘断根、彻底痊愈’划等号,研究发现,停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哮喘仍有可能会再次发作,原因或许是药物、环境、身体的免疫反应或致病细胞因子等发生了变化。当然,生物靶向制剂在不断发展着,未来还有更多的新型生物制剂会投入临床使用,彻底治愈哮喘不是没有可能。”


“大家都知道,哮喘是一个慢性病, 哮喘严重气喘发作的感受非常痛苦,很多患者常年用口服激素或打激素针,一不小心 就加重或者发作,只能小心翼翼地生活,所以一看到新药出现就特别想尝试,并且觉得用新药一个或几个疗程之后就能彻底痊愈。我曾经就遇到一些比较极端的患者,他们甚至想把家里的房卖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用生物靶向制剂。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急切心理,但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 用了生物靶向制剂并不能一劳永逸,千万不要失去理性、盲目尝试!


激素能完全舍弃吗?



那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尝试生物靶向制剂呢?谢教授告诉我们,“一般建议比较严重的哮喘患者在规范使用哮喘吸入药物后才考虑使用生物靶向制剂,尤其是要用比较高剂量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药物才能控制病情 的患者。还有些患者即便规范使用了很多药物仍然有间断喘息、憋气等急性发作症状,甚至经常服用激素或打激素针、长期肺功能明显下降,这些患者使用生物靶向药更有迫切性。”


“生物靶向制剂能帮重度哮喘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非使用几个月或几个疗程后就能彻底把哮喘治
, 尤其是哮喘病程已经较长、病情很严重的患者很可能需要长期用药。我的患者中有些人已经用三四年的靶向药了,一直就没敢停过,因为一旦停药病情可能就会反弹。不过确实也有部分病情相对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甚至停用生物靶向药后病情仍比较稳定。”


“重度哮喘患者其实只占全部哮喘患者的5%左右,所以对于大多数的、轻中度的哮喘患者来说,吸入激素类药物仍然是首选。如果遵照医嘱用对、用足吸入药,这些患者的病情基本能够被控制住,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副作用,而且吸入激素比生物靶向制剂便宜很多,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有太重的经济负担。再次强调一下,重度哮喘患者即便用了生物靶向药,原有的吸入药物还是要坚持每天使用,不能因为使用生物靶向药就随意舍弃最基本的吸入药物。”


“有极少数不那么严重的患者实在无法坚持使用吸入激素,比如歌手担心经常用吸入激素可能会影响嗓音,这样自己的职业就没法继续了,那他们也可以尝试 只使用生物靶向制剂来治疗哮喘 。”


最后,谢教授告诉我们 ,目前多数的哮喘生物靶向药物是近些年才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虽然目前发现副作用较小,但可能还存在未知的因素。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谢佳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专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主要方向:重度难治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疾病。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61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