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后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原来是废气吐不出去?如何有效排出?
来源: 看呼吸 09-12

“这两年好像越来越容易气喘、乏力了,我吸氧的时候就把流量和浓度调高了一点,结果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头痛、头晕、失眠的新毛病,这是怎么回事呢?”慢阻肺病患者刘大伯不解地问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盖晓燕告诉我们,不少慢阻肺病患者过度吸氧以及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会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就会出现和刘大伯类似的症状。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有二氧化碳潴留?怎样让二氧化碳顺利排出呢?


慢阻肺病患者为何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慢阻肺病患者本身就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早期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如果能呼出足够的气量,二氧化碳还能正常地在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扩散转移。但随着病情进展,通气功能障碍加重,呼出的气量不足以带走机体代谢的二氧化碳,就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尤其是 肺功能已经特别差(FEV1<50%)的重度慢阻肺病患者,以及一年之内发生两次急性加重的患者要高度警惕。”


“家庭氧疗是慢性呼吸衰竭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慢阻肺病患者都需要长期家庭氧疗。脉搏氧饱和度(SPO2)小于 90% 认为是低氧,一般来说,如果脉搏氧饱和度小于 88% 的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氧疗。血氧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理的目标值,对于 单纯低氧、没有二氧化碳潴留风险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推荐达到94%-98%;而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往往同时伴随有二氧化碳潴留风险,因此,在吸氧情况下,脉搏氧饱和度维持在 88%-92% 就可以。”


盖医生建议,慢性呼吸衰竭的慢阻肺病患者吸氧流量不需要太高,一般保持1- 2 升比较合适。一部分符合家庭氧疗条件的患者认为血氧饱和度越高越好,就擅自调高吸氧时的流量和浓度,虽然用指脉氧仪测得的血氧饱和度升高了,但是过度吸氧会引起呼吸抑制,让呼吸活动减弱,气体不能顺利地呼出去,进而加重了二氧化碳潴留。


二氧化碳潴留可以在多个器官系统上有所体现

 


“二氧化碳潴留会导致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使得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呼吸变得浅慢。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导致球结膜水肿,双眼就会变得眼泪汪汪。”


“另外,二氧化碳潴留最初会使脑细胞兴奋,引起头痛、头晕、烦躁、睡不着觉等症状,如果二氧化碳仍然没有及时排出去,脑细胞无法继续维持兴奋性,转而进入抑制状态,此时就会出现表情淡漠、嗜睡、意识不清甚至是昏迷。”盖医生讲道。


“这些外在表现只是起到提示作用,还是要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来判断二氧化碳潴留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


二氧化碳潴留之后怎么办?

 


“出现二氧化碳潴留需要改善通气,包括呼吸机支持治疗、解痉平喘治疗以及低流量吸氧,刺激呼吸中枢、加强呼吸活动,把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逐渐呼出体外。至于具体多大的流量和浓度才合适,则取决于动脉血气分析的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血液当中的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数值确定吸氧参数。”


“如果是吸氧浓度过高导致的二氧化碳潴留,首先降低吸氧浓度,如果降低吸氧浓度后缺氧更严重了,这种情况下就要改变对策,借助无创呼吸机排出二氧化碳。患者吸气的时候,呼吸机会通过压力主动地把气体输送到肺里面,吸入的气量就能提高了,血液和氧气结合也能得到改善。 呼气时呼吸机会主动降低压力,呼气变得轻松了,多余的二氧化碳就会随着每次呼气排出体外了。”


最后,盖医生还提醒大家,慢阻肺病每急性加重一次,肺功能都会进一步下降,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的难度会更大,如果前面几次病情急性加重时都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病情急性加重的时候,再次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风险依然很高、可能性依然很大。所以保持病情稳定也很重要,必须要坚持规范管理,延缓病情发展,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盖晓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工作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一线,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学术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慢阻肺学组委员、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呼吸专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数字健康分会常委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首发基金、校级及院级等多个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著20余篇;专利两项。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9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