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反复“吸入性肺炎”难察觉……进食后有这个习惯很危险!
来源: 看呼吸 02-28

小编的姑父73岁,前不久他又因“吸入性肺炎”住院,并且这已经是他在一年内第三次因同样病因住院了。究其原因,竟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的错误习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阳主任特别提示。


为什么进食后立即躺下会有危险 ?


陈主任首先告诉我们,老人的误吸非常常见,可以说老年人误吸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部分老年人会持续且频繁地出现误吸现象,进而诱发吸入性肺炎。此类状况的发生,一方面与生理因素相关,另一方面则与本人的疾病有关。



“从生理角度分析,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食管括约肌松弛,咽部感觉减退,吞咽反射与咳嗽反射减弱,本身就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并且,老年人群的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若进食后立即躺下,就可能使食物在胃内积聚,进而影响消化与吸收,胃内食物积聚又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多,从而更加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老年人群体中往往那些患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反复发生误吸。另一个方面,老年人的呼吸道功能也相对较弱,若食物逆流进入呼吸道,易于引发呼吸道感染和炎症,加上咳嗽无力和咳不出痰,感染易向下呼吸道发展从而导致肺部感染。”


“一些脑血管意外、意识不清、长期卧床的患者更易发生误吸,尤其是长期留有鼻饲管的。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使用也会诱发误吸,比如一些抗精神药物、茶碱类药物等。这时进食体位错误,如平躺进食、仰头进食等,都容易导致出现误吸,这也是平日家属照料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陈主任讲道。



不伴有咳嗽的误吸更危险


陈主任告诉我们,误吸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两类。最不易被发现、更容易延误病情导致老年重症肺炎的恰好就是隐性误吸。因为隐性误吸是不伴有咳嗽的误吸,而且误吸量少于1ML,往往直到出现吸入性肺炎才被察觉,更不易引起家属和医务人员的注意。显性误吸通常伴随进食、饮水及胃内容物反流突然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和发绀,病情较重,发展较快,一旦发生,极易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有呼吸慢病的老年人,如慢阻肺病,发生显性误吸后由于发展快,本身基础疾病就导致人体缺氧,不及时送医救治很容易迅速窒息死亡。而有呼吸慢病的老人发生隐性误吸后,由于咳嗽咳痰能力的下降,又更容易不被发现,有一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的呼吸慢病,对缺氧没有太明显的反应,因此这些患者的不被发现才最危险。”陈主任讲道。



老人进食中、进食后,这些细节要做到


陈主任告诉我们,及时发现和预防误吸至关重要,一些细节要做到,比如:老年人在进食时,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他们的进食情况,避免食物误入气管;同时,在进食后,老年人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食物残渣残留,降低误吸风险;老年人在进食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半流质食物,避免过于坚硬或难以咀嚼的食物,以免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误吸风险;老年人在进食时还应保持身体直立,避免躺着进食,以免食物在吞咽过程中进入气管。


陈主任建议,老年人在进食后应适当活动,如散步、做家务等,以促进消化和吸收,减少食物反流的风险。同时,老年人还应注意保持呼吸道清洁,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以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有呼吸慢病的患者,以及在家常常需要坐卧位姿势的患者,进食时要记得床头摇高30°-45°,保持体位舒适,进食后保持30-60分钟再恢复半卧位姿势或侧躺,需要家属协助进食的,记住每天的进食量不能太多,进食时也不要讲话,细嚼慢咽;有部分老年人曾经有过中风,针对这部分偏瘫患者,可以选择30°半卧位、颈部前倾、肩背垫高、健侧喂食。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下的食物摄入和吞咽,减少患侧食物的残留和防止误入气道。”陈主任讲道。


在预防误吸方面,陈主任还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吞咽和咳嗽反射,降低误吸风险。同时,老年人在出现咳嗽、喉部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尤其是一些老人如果发现喝水、吃流质性食物更易呛咳,可以在食物中添加“食物增稠剂”。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晓阳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秘书、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从事控烟相关工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馨月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297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