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香油、火龙果,慢阻肺病患者便秘这件大事还有什么招?千万不要等到去灌肠
来源: 看呼吸 2024-01-27

上周,群里一位病友在问询便秘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病友们热心支招可以说五花八门,蜂蜜、香油、火龙果、乳果糖、开塞露……直到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病友留言,小助手决定这个题得写一写。



老年人为何更容易便秘?老年人+慢阻肺病,更是难上加难?便秘究竟该怎么办?本期我们采访到了吉林医药学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石劢。


拉屎变“酷刑”,慢阻肺病面临什么问题?


石劢老师介绍,从生理角度来讲,人上年纪以后胃肠消化功能跟肠蠕动能力一定是变弱的,再加上牙口松动,日常进食偏稀软的食物为主,膳食纤维含量会相对比较少,因为消化能力减弱,进食量也自然会减少,饭量少,生成的排泄物就少,包括这些排泄物里的一些成分也会造成一定的便秘风险。


至于慢阻肺病患者,或者说其他的一些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的一些药物对胃肠道以及肠道菌群也会有一定影响。不管是治疗性质的药物,像是抗胆碱类的药物、降压药、抗焦虑抑郁的药物等等,还是日常作为营养素补充的药物,像是钙片、铁剂等等,都会增加便秘的风险。


再一个,人年纪大以后,肌肉关节活动能力都会跟着下降,日常活动也会减少,特别是像慢阻肺病患者好些一动就喘,活动能力受限,习惯久坐久卧,风险就会更高。


便秘困扰怎么解?


石劢老师介绍,老年人的便秘,我们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的病变,是不是因为胃肠里长了东西,有肠壁肥厚或者息肉,造成了肠管的狭窄跟堵塞。排除器质性原因,那就是功能性质的便秘了,还是建议把生活习惯的调整摆在首位,预防一定是最关键的。


首先,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保证在 25-30 克,不管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是粗粮,都是纤维的膳食来源。但是老年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吃太多粗粮可能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这时可以选择搭配菊粉等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来凑够每天的量


其次,一定要增加水分的摄入,除了疾病需要限制水量的患者,建议便秘的老人可以每天喝到 1500-2000 毫升。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大便的持水性、柔软度,也能帮助粪便体积膨胀,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


第三,要保证适量的活动。不管是居家的体操,还是太极拳、八段锦,或者一些气功引导式的运动,或者一些抗阻锻炼,让身体活动起来对排便也非常有帮助。对于一些肠胃蠕动慢的老年人,建议可以在早上或者睡前揉肚子,绕着脐周,顺时针逆时针分别揉3-5分钟,这种局部的活动刺激,也能帮助肠道蠕动。


最后,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并不是说一定要早上起来就去厕所,或者早上起来第一次去厕所小便就一定要排便,有的人执着于清宿便,没有这个必要。很多时候我们的肠道蠕动也会受我们进食的刺激,在早上吃完饭以后,或者在饭后两小时内排便都是可以的。


通便药物怎么选?


石劢老师介绍,如果已经确诊为慢性便秘,并且已经困扰一段时间,调整生活习惯这样的基础治疗已经坚持一个月了,仍旧没有改善,可以暂时性地让消化科医生开一些通便的药物。配合药物再调整生活习惯,患者相对更容易接受一些。


通便的药物通俗来讲就是泻药,那大家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副作用,会不会长期依赖,目前临床常用到的乳果糖口服液,属于渗透类泻药,可以帮助增加粪便的容积,刺激肠蠕动。乳果糖本身也是一种益生元类的产品,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益生菌类产品,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对通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之前有详细介绍→为什么说“吃菌不如养菌”,依赖益生菌作为日常保健可行吗?,益生菌有药品级的也有食品级的,可以配合使用 2-4 周。


对于一些八十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短期的这些辅助治疗可能仍旧比较有限,这时候可以配合使用一些通便的中成药,但需要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至于开塞露,粪便到达直肠出不来是非常难受的,开塞露解决的就是这一步,可以通过刺激肛门括约肌来促使排便。老人或者孩子因为害怕大便秘结时用力的感觉,用了开塞露后,省力的同时难免会有“依赖”的想法,大便一干燥就想用,长期使用开塞露,可以使肠道失去正常的自主排便能力,并导致括约肌松弛及肛门调节功能下降,造成习惯性便秘的发生,这时很多老年朋友可能就需要灌肠来解决问题,一定要及早预防,避免发展到这一步。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石劢

医学博士,吉林医药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生命质量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理事等。擅长对糖尿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类肾脏疾病、神经性厌食、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承担中国营养学会科研基金1项,院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院级课题5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论著30余篇,参编参译医学书籍8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710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