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咯血了!支气管扩张患者如何控制咯血反复?
来源: 看呼吸 2024-01-15

说到支扩咯血,真是让人又愁又恼,有的病友甚至每次入院都是因为大咯血:


咳嗽咳痰也就算了, 为啥支扩患者这么容易咯血? 止血同时还需要积极抗感染? 咯血反反复复,有没有根治的办法? 本期我们采访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佘君医生。


十有八九都是因为感染


佘君医生介绍,支扩病人的咯血与感染密切相关,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支扩这个毛病本身,它是一个反复感染以后引起的慢性化脓性的气道结构改变。一方面会导致管腔不通畅,痰液各种蓄积,同时这些分泌物的表面还会有大量细菌定植,另一方面,支扩引起的这种气道管腔结构的改变,也会使支气管管壁上大大小小的血管暴露在外面。


一旦合并感染,不管是因为自身免疫力降低,痰液引流不畅,体内的细菌负荷增加,还是因为别的一些呼吸道感染,这些暴露在扩张气道表面的毛细血管、小动脉就常常会出现破损,随着咳嗽、咳痰增加,咯血也就来了。


尽管好些支扩患者,不管是查血还是其他的一些检查,有时炎症指标并不高(主要跟他的自身免疫功能偏差有一定关系)但感染往往已经非常严重,因为他们往往是处在一个慢性的化脓性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中,对于这类患者,单纯吃吃止血药是不行的,一定要积极抗感染治疗。



咯血程度决定了止血方法


佘君医生介绍,一般我们会用一些促进凝血的药物,通过增加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来止血,或者通过缩血管的药物,让小动脉小血管收缩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对于一些有高血压或者因为紧张血压升高的患者,配合降压药或扩张血管的药物,降低血管的压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止血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支扩咯血以后,因为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形成血栓。一旦出现就比较凶险也比较棘手,一边要止血,一边要抗凝,我们能做的就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降低血管的压力,这时候绝对不能乱吃促进凝血的药物。有些老病人会觉得自己很有“经验”,出现咯血,自己在家吃吃止血药处理,其实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至于大咯血,也就是咯血量达到了 100 -200毫升以上,靠吃常规止血药就有点杯水车薪。此时,就需要介入治疗需要通过肺动脉造影来及时把出血点给堵掉。如果患者本身合并有一些血管炎或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肺动脉造影找不到点,而管腔又在广泛渗血,这时就比较糟糕,很有可能需要开胸手术。  



咯血一定会反复,病情稳定后还是要回到根上


佘君医生介绍,支扩咯血跟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直接相关,不是说轻度,血管暴露就一定会少一点,它是个概率问题。支扩的这种气道结构改变,会反复存在感染,咯血也一定会反复出现,没有办法根治,破一次就有可能破两次,这次小破,下次就有可能大破。


在咯血病情控制稳定之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源头上来,也是我们之前详细给大家介绍过的支扩“三步疗法”(←点击蓝色字体查看)。首先,一定要积极排痰,降低细菌的负荷,减少病菌定植的机会;其次,增加高蛋白营养的摄入,皮下脂肪的减少(消瘦)、蛋白质的缺乏,会让身体抵抗力变更差,更容易合并感染;第三,在没有合并感染的时候积极增加广普的主动免疫力,免疫力的增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主动免疫(接打疫苗或者口服疫苗),一个是被动免疫(比如胸腺肽等)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佘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气道疾病亚专科副主任。博士,美国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职业和环境健康网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物联网联盟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青年委员,曾到美国Mayo Clinic访学。主要方向为慢阻肺、哮喘、肺损伤和肺癌、呼吸生理和呼吸危重症等诊治。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91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