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大爷感染“甲流”5天就躺进ICU……这四大错许多人都会犯!
来源: 看呼吸 2023-10-24

近期各种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和肺炎的病例不断增多,急诊室、呼吸科处处可见患者挤在一起输液的身影。


“大家千万别以为这个季节一些常见的‘流感样症状’吃点药输点液都是小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急诊ICU副主任医师潘龙飞教授给《看呼吸》记者讲述了上周遇到的一个病例,这位患者到急诊时病情十分凶险,迅速被送进ICU治疗,险些丢掉性命。


从感冒发烧到重度病毒性心肌炎只用了5天


潘教授诊断的这位患者是一位73岁的老大爷,夜间来看急诊。据患者家属称,大爷1周前出现“感冒样症状”,第一天头痛、流鼻涕,发低烧,体温37.4℃。患者认为自己一向身体底子不错,没就医也没吃药,就“指着白开水喝”,认为这样能“排毒”。


“第二天老人开始发高烧,最高烧到了38.7℃,体温高的时候偶尔有点心慌、气短。到第三天依然有低烧,但这时人已经有些虚弱,并开始出现腹泻。此后的两天时间里腹泻问题一直没解决,而且心慌、气短的发作频率也增加了,家属给吃‘黄连素片’没效果,腹泻愈发严重。”


“直到第五天夜里见患者‘气喘’非常严重,家属感觉情况不乐观,才来看急诊。这时各项指标都指向了‘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想输点液缓解已经不可能解决问题,患者已出现了心衰的症状,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直接转进了ICU治疗。”潘教授讲道。



整个过程他们出现“四大错”,许多人都会犯


“其实第一大错就是最开始的一种经验性认知错误。一般的普通感冒,多喝白开水来促进排毒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但患者是老年人,许多老人都犯这种经验性的认知错误,认为自己‘身体底子还不错’,过去较少生病,只是恰好没有碰上厉害的致病因素,随着年龄不断增高,机体的自然免疫力必定越来越低,这就是许多老年人现在一旦感染什么疾病,就容易拖成重症的一大原因。”


“第二大错就是第二天患者发高烧后服用退烧药布洛芬,暂时退烧的这种症状缓解,极易让我们错误地认为病毒得到了扼制。实际上病毒在这时仍然会不断复制,等待药效过去后再卷土重来。一定要清楚,‘暂时的好转’是因为用了对症的药物,导致症状‘临时’得到了改善,但其实病因可能并没有得到控制。”


“第三大错是前面的症状还没有完全消失,又出现了新的症状。比如患者第三天依然有低烧,表现虚弱,这时开始腹泻。旧的症状未除又有新症状,这是身体告诉我们,病情出现了变化,并且很可能在向严重发展,这时对于老年人,就不是慢吞吞去挂门诊的时候了,而是直接打车来看急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除了有‘感冒’的症状以外,往往就有腹泻。”


“第四大错是忽略了‘气短、心慌’这样的症状。其实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尤其是出现‘逐渐加重’甚至发展至‘心脏要跳出来’、‘胸闷地躺不下去’时,患者要有高度的警惕意识。这些症状如果是在静息状态,决不会无缘无故就随便出现。类似于有些肺癌晚期患者,之前从来不知道罹患肺癌,往往在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时才就诊,而一经检查却为时已晚。而我曾接诊过一个17岁患者,因‘感冒’后剧烈活动发生‘猝死’,送抢救室抢救了几小时不幸离世。所以一定要警惕,不要犯这样的错。”潘教授细致地为我们分析道。



一旦有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潘教授告诉我们,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症状,最常见的一类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表现症状都是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如头痛、发烧等“感冒样症状”;还有一类就是以腹泻为主。当然,也可能“上呼吸道感染”伴“腹泻”。


“如果患者既出现感冒样症状,又出现严重腹泻,而且又出现了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此时千万不要以为仅仅是单纯的呼吸道疾病,不要认为‘可能感冒后也会出现’,大家习惯性地选择‘再观察观察’,急诊遇到的许多患者就是这样‘等’出来的,奉劝大家有能察觉得到的不适症状时,谨慎对待,必要时及时就诊。”潘教授讲道。


潘教授特别提醒我们,深秋季节甲乙流感病毒逐渐高发,包括其他病毒比如风疹病毒等。但这些病毒同样也可能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因此千万不要大意。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潘龙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急诊ICU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应急与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急危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2019《中国急诊急性心衰单元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执笔人;2021《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2《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专家共识》通讯作者;《中国急性血栓性疾病抗栓治疗共识》等其余9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全科医学》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Immunology》、《Inflammation》、《Bioengineered》审稿专家。曾赴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台北荣民总医院交流访问。近年来致力于胰腺炎及重症胰腺炎并发心肌损伤、MODS、急危重症抢救技术等相关领域研究,对胰腺炎、MODS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主持科研项目10项,参与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8篇。以第2完成人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0部,其中主编专著4部、副主编专著3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386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