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好、吃不下饭、瘦弱、营养不良……你是不是觉得 这是慢阻肺病必然的发展结果?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阳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位他治疗过的慢阻肺病老人,着实能给我们敲响警钟—— 胃肠道的一些表现,可能说明慢阻肺病已经发展成了另一种要命的疾病!
已经合并这个疾病,但却常常被忽略
“这位老人来就诊时患慢阻肺病就已有20余年,他除了平时偶尔有些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表现,家属还反映这个老人总是吃不下饭,很瘦弱,营养不良。由于太虚弱也不好做胃肠镜检查,于是吃中药调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判断说是脾胃气滞血瘀等等。但谁也没想到他这时其实已经有比较严重的‘慢性肺心病’。”陈主任讲道。
陈主任告诉我们,“慢性肺心病”的症状也可以与慢阻肺病症状一样,因此患者及家属对这些“老症状”习以为常,有症状时就按照慢阻肺病治疗,但出现的与心脏有关联的症状,比如既可以是心脏病的“胸闷气短”,又可以是慢阻肺病的“胸闷气短”时,大家都引不起重视。
“这个老人直到去世前,经过检查发现实际上是‘慢性肺心病’的急性加重。家属们全都一脸懵,说只知道有慢阻肺病,没诊断过肺心病。”陈主任讲道。
“慢性肺心病”致残率致死率高,80%-90%都由“慢阻肺病”引起
陈主任告诉我们,肺源性心脏病又简称“肺心病”,它是由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但表现又与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相似,比如它可以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的时候还容易急性加重,很像一些慢阻肺病患者的表现。但肺心病的预后差,需要规范治疗才能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非常多的慢阻肺病患者都不知道,慢阻肺病正是慢性肺心病的最常见病因。有约80%-90%的慢性肺心病都是由慢阻肺病引起的,其次还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等等因素。因为慢阻肺病发展为慢性肺心病时,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发生了病变,导致肺血管的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这又会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肺心病只能积极治疗和预防,一旦急性加重发作,极易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陈主任讲道。
慢阻肺病发展到早期肺心病,胃肠等常有这些表现……赶紧自查!
陈主任告诉我们,尤其是有慢阻肺病的老人,平时胃口就不好、不思饮食的,身型比较瘦弱,营养不良的,更要注意预防疾病的发展和加重。因为这样的患者本身因虚弱就活动较少,吃得较少,他们的日常表现就很容易与慢性肺心病的早期症状混淆。而但凡有慢阻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病患者,一旦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表现,一定要重视,尽快就医:
胃肠道消化不良,包括腹胀等。 这是最好辨别的一种表现,也是慢性肺心病早期症状之一。肺心病导致静脉回心血的压力升高,胃肠道如果有淤血,就表现为消化不良,包括腹胀等;
感到活动耐力在进一步下降。 比如活动时感到更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而这些感觉常常在基础原发肺部疾病或者气管疾病的表现上有所加重;
出现心脏跳动的症状。比如心悸、心慌,尤其有人会感觉到“剑突”下或者“上腹部”的心脏搏动,或者血管搏动这种感觉。还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有的肺心病患者会有心房颤动,这种心律失常就会跳得又乱又快;
下肢或者低垂部位水肿。比如脚踝部、腿,小腿前面用手去按压的时候,会觉得有小坑,这就是水肿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表现与后期的表现很多都相重复,肺心病在加重的过程中,以上表现也会逐渐加重。
专家简介
陈晓阳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字,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秘书、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从事控烟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