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了就万事大吉了吗?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杨拴盈主任告诉我们,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需关注身体状态或指标3-6个月,甚至更长,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需格外重视。
已形成肺纤维化病灶的患者,出现这几个症状及时就医
第1例患者是一名58岁务农人员,今年1月份感染新冠后一直持续严重咳嗽,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最严重时因呼吸衰竭转为危重症进入ICU,后经治疗终于拔管脱机出院,但这名患者在“阳康”后半年内,又因反复肺部感染发作而住院。患者过去既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也不吸烟,为何会感染这么严重且病情不好控制呢?
杨主任告诉我们,新冠感染过程中如累及下呼吸道出现病毒性肺炎,且肺炎面积较大时,患者便会胸闷气短,肺炎吸收不全导致肺纤维化也会胸闷气短。
这样的肺纤维化大多经治疗会有所缓解,如若纤维化程度较重时症状缓解则比较困难,尤其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患者即便阳康也已形成纤维化病灶,极易出现反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有这些情况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一是切记要预防感冒,一旦受凉感冒便可加重或反复,由此肺纤维化可能会更加严重,体力状况持续下降,应及时就诊。尤其要提醒重症出院的患者,出现轻微症状也要引起警惕,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这些信号都提醒我们不能硬扛,得及时就医。另外,肺纤维化严重的患者,也要保持心情愉悦,尽可能吸氧,适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等。
如出现心悸、心跳过快、胸痛等类似心脏病症状,应当排除心肌炎
第2例患者是41岁女性,去年12月“首阳”转阴后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就5次半夜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因胸痛怀疑自己出现心梗,前几次并未查出心脏问题,但在第五次就诊时,查心肌酶发现参数异常,后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最终住院治疗。确诊心肌炎时她的核酸报告已是“阴性”。
杨主任提醒我们,若在感染期间或转阴后,出现如心悸、心跳过快、胸痛等类似心脏病症状,一定要警惕心肌炎,尤其过去本身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有心脏病的患者,要密切关注患者这些体征和症状,如果家中有氧疗条件的可在发作时首先吸氧,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但一定也要尽快就医。
为什么出现这些症状吸氧会有一定效果呢?
杨主任告诉我们,如果患者罹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有损伤,患者可能有一定的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吸氧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第二是因为一部分患者出现心悸、心跳过快、胸痛等症状也不全因心脏问题,病毒性肺炎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尤其肺纤维化的缺氧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现象,而此时如果立即用上氧疗,对治疗及预后都有好处。第三是心肌炎时,往往患者心跳加速,心脏做功大,增加心肌氧耗,吸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慢心率,保护心脏。
凡在治疗中应用过激素的患者,即便无糖尿病史也要密切监测血糖
第3例患者是69岁妇女,本无糖尿病,但因新冠感染后诊断为重型,住院期间一直使用激素治疗,后续治疗因反复肺炎也一直使用激素治疗,罹患继发性糖尿病。
杨主任提醒我们,但凡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的患者,即便无糖尿病史也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激素药物本身就可引起血糖异常,有些患者在激素减量或停药后血糖很快会恢复正常,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最终因未控制好血糖进而成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感染新冠导致出现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患者,他们可能会长期接受激素的治疗,这部分人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激素不能停,且血糖升高的患者,就一定要合理使用降糖药。
前述提到的这些身体状态或指标,在病毒转阴后要持续关注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阳康后我们应持续关注“长新冠”问题,比如有些患者出现持续乏力、疲劳症状,还有的出现睡眠障碍、精神焦虑等情况,这些不适感都说明机体尚未完全修复,需要更长时间慢慢调理,因此要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加强营养补充,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
本周三(6月21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国家卫健委慢阻肺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孙德俊教授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如何提高血氧饱和度?”。本期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视频号直播间参与互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学者”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秦创原”创新驱动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8篇,其中SCI收录8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指南、共识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