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家因揉了几下腿丧命,深谙医学的她错在哪?深静脉血栓防不胜防?
来源: 看呼吸 2023-05-22

前不久,同事的医生朋友刘女士(化名)突然离世。同事十分难过地告诉我们,这天,刘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家吃完午饭,她觉得腿疼就喊来家中的阿姨帮忙揉,没揉几下她只说了一句“不舒服”,就不省人事了,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已无生命体征,最终死因确定是腿上的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的肺栓塞。同事非常困惑,朋友是内科专家,却为什么忽略了她经常提醒患者的事。她做错了什么?她为什么连抢救机会都没有?她的肺栓塞真的没有一点先兆吗?带着这些困惑,我们采访了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翟振国主任。



阻塞的血栓足够大足够多可迅速致死


翟主任指出,深静脉血栓可以在脱落后迅速致死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引起严重的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影响了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引起生命危险。当深静脉血栓脱落后进入肺动脉系统时,血栓可能会被卡在肺动脉的狭窄部位,形成阻塞。如果阻塞的血栓足够大或者足够多,就会影响到肺部血氧交换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心律不齐、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迅速导致死亡。


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另一个风险是后遗症,包括慢性深静脉血栓和后遗症性综合征。慢性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栓未被完全吸收,导致静脉内出现瘤样扩张和静脉瓣功能障碍。这可能会导致下肢水肿、皮肤变色和疼痛等症状。后遗症性综合征是指慢性深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功能障碍,使血液反流到下肢浅静脉,从而导致下肢水肿、皮肤萎缩和溃疡等症状。


避免久坐,穿紧身衣裤和袜子都可预防深静脉血栓?


翟主任告诉我们,深静脉是人体内的一组大型静脉,负责将血液从肌肉和组织中输送回心脏。深静脉血栓是在这些静脉中形成的血块,这些血块可能会阻塞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通常发生在下肢,特别是小腿和膝盖下方的区域。虽然大多数深静脉血栓都在下肢发生,但它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如上肢或骨盆区域。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最好方法是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适当的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首先就是避免长时间坐着或卧床不起。如果您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尽可能多的站起来走动。其次,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或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第三,紧身衣物和袜子可以帮助提高下肢静脉的压力,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最后,对于血栓高风险的人群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凝药物,以帮助减少血液凝固。


下肢肿胀、疼痛、发热要警惕深静脉血栓!千万别揉!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一些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肿胀: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脚踝和小腿部位,这是深静脉血栓的最常见症状之一。

2.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腿部疼痛或压迫感,通常位于小腿和大腿之间。疼痛程度可能不同,但是当站立或行走时会变得更加严重。

3.红肿:患者通常会出现红斑和静脉瘤,这可能是血栓形成和血液回流受阻的迹象。

4.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尤其是在肿胀和疼痛的区域。

5.皮肤变色: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变得发红或发紫,这是由于淤血和缺氧导致的。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己揉腿!以防血栓脱落。深静脉血栓如果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和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本周三(5月24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淬灵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如何抓住夏季护肺好时机?”。本期我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视频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翟振国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学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PVRI)委员兼秘书,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资深委员,中国呼吸医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肺血管疾病分委会主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副主编,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第十四届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入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疑难与危重症、肺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其他肺动脉高压有系统研究。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829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