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笛子”就可以把淤积在肺部的黏痰移除?这个简单易行的排痰方法很特别!
来源: 看呼吸 2023-03-20

近日,《看呼吸》患者群的病友针对“如何排痰”展开了讨论,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排痰“武器”——肺笛。小编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搜索之后发现它早在2007年就被欧盟推荐使用


那么这个肺笛到底是什么?它对排痰到底效果如何?为什么有人说不管用?哪些人不能用?为此,我们采访了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王家玺。



什么人的痰容易淤积在肺部?


王老师指出,肺笛对囊性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效果最好,对慢阻肺病患者也能起到一定效果正常的人也会有痰,它的黏度和弹性都比较低,会随着气道中纤毛的摆动而排出体外,正常的纤毛每秒钟可以拍打12-15次。


而病理性的痰液具有较高的黏度和弹性并且量比较多,超出了纤毛的运输能力,导致他们在肺部淤积。同时一些呼吸疾病会导致纤毛的运动功能受损、呼吸肌无力、肺活量下降、气道阻力上升,使痰液更加难以排出体外。


肺笛的作用就是松动并移除气道中潴留的分泌物,从而改善通气功能


肺笛操作简单,只需患者手持向里吹气即可。当患者像吹笛子一样向管子里吹气时,它就会稳定地发出低频振动并将其传导到肺部,这个频率与肺支气管壁上纤毛的运动频率相同,从而产生共振,可将聚集在肺部的痰液震散,让它更容易排出体外。


为什么说它对囊性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效果好?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病是单纯的气管扩张,痰无法向上走,就造成了痰液在底部的堆积。而慢阻肺病的气道结构改变比较复杂,所以肺笛的效果可能没有前两种病好。



也曾有研究证明,肺笛可以使慢阻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测量问卷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得到改善,且在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排痰方法。王老师也表示,临床上很多患者在使用后都能有效地排出痰。


一般肺笛可以每天早晚各用一次,每次吹20下,痰多者可适量增加次数。每次做之前和之后尝试呵气,看看有没有痰。痰多者可能会有大量痰聚集在喉咙后部,适量饮水可以避免喉咙发痒。


效果不好有哪些原因?


也有朋友说自己使用肺笛之后感觉效果不好,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分析原因。首先是肺笛使用是否正确。在使用肺笛时应放松、坐直,后背不要靠椅背,略微低头,这样喉咙和气管能更好的打开,声波更容易从肺笛传到肺部。在吹的时候应深吸气,用嘴完全包住肺笛的吹嘴并缓慢吹气,像吹蜡烛一样。吹的时候会听到哨片振动的声音,如果哨片没有产生波动就需要多练习几次,还是无法吹动哨片应咨询医生。


另外,如果痰液太粘稠也不容易排出,这时就需要结合雾化,将痰液湿化后可能会更好的排出。如果呼吸肌力量太弱也可能造成肺笛使用效果不好,需要患者对呼吸肌肉进行锻炼。


本周三(3月22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国家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慧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初乃惠主任,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如何早期发现无症状结核感染者?。本期节目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王家玺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 。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物理治疗学组秘书,中残联呼吸康复专委会秘书。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2016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