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最担心的肺纤维化会是什么后果?长期咳嗽、呼吸困难要警惕!
来源: 看呼吸 2023-03-13

有《看呼吸》患者群的病友表示自己感染新冠后住院14天,如今出院已经40天拍CT显示肺纤维化仍无好转迹象,其他病友也表示新冠感染导致的肺纤维化不知如何是好。 那么,为什么新冠病毒会导致肺纤维化?到底需不需要治?



新冠感染一般两周后出现肺纤维化


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纤维化与平常我们说的肺间质病不一样,它的病因非常明确,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病毒会引发全身的中毒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病原学的检测来诊断明确新冠病毒引起的肺泡上皮损伤,这些损伤包括肺泡腔的渗出、肺泡毛细血管的出血以及纤维素的渗出。


新冠肺炎的病理损害有时间的顺序,人体被病毒侵犯的1-2周内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接下来机体免疫反应就会被激活,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并释放,从而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同时一些异常反应也开始出现,比如有一些促炎和促纤维化因子的聚集,大概在新冠感染两周后这种纤维化的反应就开始出现了。


新冠感染后的肺纤维化能不能自愈?多久能恢复?


新冠病毒感染后的肺纤维化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以一组影像学图片来非常直观地看一下。新冠肺炎在不同的时期,它的影像学是会有一些变化的,同样也能说明病情的变化。


从下面这组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个患者第10天时出现了磨玻璃样的改变,3天之后就加重了,纤维化也更加明显,到第16天时病情就更重了。经过治疗后,到第36天时病变大部分都吸收了,但是还遗留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改变。




感染新冠后,大部分人的炎症都已经吸收了,但是还会有少部分人残留不同程度间质性肺炎的改变,这些患者的病情走向如何目前还不能下定论。


但是从之前感染SARS的患者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因为SARS也是病毒感染,并且也有部分人遗留肺纤维化的情况。曾有研究对感染SARS的71个患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这些人的肺纤维化绝大部分都在两年内得到了恢复。


长期干咳、呼吸困难可以拍CT排查是否有肺纤维化


对于感染新冠后已经发生肺纤维化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办?虽然医生没有办法非常明确告诉每一位患者的肺纤维化会不会进展,但患者自己可以动态地对它进行观察。


首先就是症状,肺纤维化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干咳和呼吸困难,如果长期的症状不缓解,或者症状加重,我们就要考虑它有可能是间质性肺疾病,甚至已经发生了纤维化的改变。肺纤维化咳嗽的特点与普通感染的咳嗽不完全一样,它的干咳相对更多一点,没有太多的分泌物,是刺激性的咳嗽,有时吸一点冷空气或者刺激性的气味就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


另外就是呼吸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因为他们的活动量本来就少,所以最初不太容易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病变比较重的时候才感觉到。如果觉得在活动的过程中与平常活动量一样,但是有点没劲,或有点呼吸急促,都有可能是呼吸困难的症状。


当然在新冠感染之后,有很多人即便没有发生肺纤维化也可能会有一些全身症状,比如乏力、干咳等,但不一定都发生了肺纤维化。如果有这样的症状,持续时间又相对比较长,可以做个胸部CT来排除一下。


发生肺纤维化不一定使用抗纤维化药物


病毒性肺炎引起的纤维化与其他疾病引起纤维化的原因不同,但是他们在走向纤维化的过程当中,也分享了一些类似的机制。抗纤维化的药物,更多的证据是用在其他类型的纤维化患者身上,有证据证实这些患者用药后是可以获益的。


至于能不能在病毒引起的肺纤维化患者身上获益,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所以也并不是早期要用抗纤维化的药,或一旦发生了纤维化的迹象就要马上把抗纤维化的药用上。通常情况是对肺纤维化进行观察,如果它不进展可能就不去特别干预了。如果一直进展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冠、甲流后预防肺纤维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早使用抗病毒药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高龄、有基础肺病及其他基础病的朋友应该格外注意,避免发展为肺纤维化。而避免肺纤维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服用抗病毒药,不论是新冠还是甲流,如果出现了高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检查,明确是哪种病毒感染,如果确实是病毒感染的话,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把病毒数量尽快控制下来,让它不那么活跃的复制,这是最有效的减少后续一系列严重情况的方法。


本周三(3月15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吉林医药学院副教授、原中日医院营养科主任石劢老师,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慢性肺病的增重与营养”。本期节目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81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