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制氧机每天吸吸氧能提高免疫力?“氧中毒”会有哪些表现?
来源: 看呼吸 2023-02-27

新冠疫情似乎已经成为过往,但仍有一部分人在它的余震中焦虑着。指氧仪、制氧机在前几个月被推向了风口浪尖,随着疫情的降温,却仍有一部分人每天守着制氧机度日。制氧机已经买了,不用岂不是浪费了?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赵红梅主任表示:“很多人根本不需要吸氧,吸氧不会为正常人带来额外的好处,更不能提高免疫力,有时过量吸氧还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到底哪些人需要吸氧?为什么过量吸氧会有危险?赵主任也给出了她的解释。


正常人吸氧不会有任何好处


赵主任表示,吸氧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缺氧的问题,是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平原地区大气中的氧含量完全可以满足正常人对氧气的需求,对不缺氧的人来说,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吸氧之后会带来任何好处。据了解,此次新冠放开,很多人都购买了指氧仪,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氧饱和度是在95%-100%之间,如果低于93%一般就认为是缺氧了,这时就需要吸氧。但一定要确定自己的血氧到底是不是低于93%,因为指氧仪的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刚夹在手指上时可能因为接触不良只有92%,过一会儿就达到98%了。


有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朋友也需要吸氧,比如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衰的患者。但吸氧的前提一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吸多长时间、多大流量因病情的不同也会略有不同。


不是憋气就要吸氧


有些人觉得自己有憋气的感觉所以去吸氧。 但赵主任表示, 憋气不等于缺氧 。 缺氧有时可以有憋气的表现,但有憋气的感觉时不一定是因为缺氧。 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憋气,比如情绪紧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所以如果出现憋气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对因治疗。


过度吸氧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吸氧的常规方法是鼻导管吸氧,在吸氧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湿化不够而导致鼻黏膜干燥,从而引起鼻出血,而这还只是吸氧不良后果的冰山一角。如果是低流量(1-2L/min)一般不会给身体造成伤害,但如果流量过高就可能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人体吸入过多的氧后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脏器损害,俗称“氧中毒”。根据中毒器官和表现不同可以分为肺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和眼型氧中毒。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吸入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中的氧,有少部分在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破坏核酸、蛋白质和脂质膜,导致细胞死亡。


正常情况下,它可以被人体自身清除,不产生危害。但如果吸入高浓度的氧之后,进入体内的氧就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在体内到处破坏。当它们攻击到肺脏时就可能有呼吸功能受损的表现,比如胸闷、呼吸困难。当攻击到脑部时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记忆力下降、抽搐、昏迷等。当攻击眼部时则可能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尤其要警惕一些老年人可能会误将流量开大,同时他们的感觉又不太灵敏,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危险。


本周三(3月1日)晚7:00,我们再次邀请了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赵红梅主任,一起来聊聊“误吸—沉默的‘杀手’”。本期是赵主任呼吸康复系列的最后一期节目,在节目的后半部分,赵主任会针对网友线上提出的有关呼吸康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本期节目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赵红梅

主任医师,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43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