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了没完没了的“过敏”怎么回事?生活中哪些方法可改善?
来源: 看呼吸 2023-02-20

河南郑州市民小范从除夕到正月二十九整整30天,一直都浸泡在难以言喻的各种过敏的苦恼当中,她从除夕后就开始出现各种瘙痒症状:鼻痒、眼睛痒、耳朵、口腔上颚、皮肤,以前从未有过的过敏性的瘙痒症状,齐刷刷全上阵了。多次看皮肤科,又到耳鼻喉科、感染科,最后还是到了呼吸科。


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一些本来无害的物质发生过度敏感,几乎所有物质都能引发反应


接诊小范的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刘豹教授。“小范就是典型的过敏。而且她同时罹患三种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疹。本来春季也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加之新冠感染后,很多免疫力低的人群(包括慢病人群、有基础疾病人群、阳康后的很多人)都容易过敏。简单理解过敏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环境中一些本来无害的物质发生过度敏感,几乎所有的物质都能引发过敏反应,症状从慢性到致命各不相同。现在过敏的患者已经多到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数量,据统计,目前全球总患病率达22%,以每十年23倍速度增长,仅在我国就有两亿多人患病。过敏性疾病以其高发病率被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卫生问题。”


及时辨清,自己到底是不是过敏?是哪种过敏?


刘豹教授告诉我们,常见过敏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例如:鼻痒,突然间连续不断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等。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例如:眼睛发痒,眼帘红肿,有水样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过敏性皮疹的症状例如:皮肤、耳朵、口腔上腭等处奇痒,皮肤上出现风疹块,或像蚊虫叮咬过的小红点以及红斑水疱等。过敏性哮喘的症状例如:阵发性咳嗽,伴气喘、胸闷、呼吸困难,或有白色泡沬样黏液,多在夜间、清晨发作或加剧


因此,我们要对自己出现过敏的症状进行区分,尽快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阴血耗伤、虚风内伏属易感受外邪体质?过敏性疾病常发病迅速,时发时止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春季过敏呢?


刘豹教授解释,第一大原因是体质:


“从中医的理论角度解释春季过敏现象其实更好理解,这部分患者首先是具备易感受外邪的体质。这是什么体质呢?比如患者常常先有阴血耗伤,虚风内伏。这样的体质就易感受外邪。比如现在我们遇到的许多新冠“阳康”后的患者称有手心发热出汗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几种,其中一种就是阴血耗伤。这部分患者常常在大病治愈以后出现手心脚心发热的情况,这是由于身体当中的阴血被消耗了,所以精神较为萎靡,并且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


“虚风内伏,也称虚风内动,这是中医的一种病证名。是由阴虚、血虚内生而成的风证。我们知道一些老年人常常容易在秋冬季、冬季、冬春季,开始出现慢性咳喘病,稍微懂中医理论的人就会说这是因为‘内风’引发的。一样的道理,内风,也是虚风内动。而内风的形成与我们的肝密切相关,它是肝失疏泄的必然结果,肝气、肝火、肝风的病理演变规律,反映了内风形成的具体过程。”


“‘内风’有虚实之分,慢性咳喘病中‘虚风’的表现更为显著。虚风内伏,风火上扰,肺体被伤,因此易致咳喘。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对这样的患者应肝肺同调,以恢复肝的疏泄和肺的宣降为原则,在补肺阴、敛肺气的基础上,针对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致风者以滋补肝肾、柔肝息风为法,针对脾肾阳虚、土壅木郁生风者则以温阳暖土、疏木息风为要。”


以上是讲患者有阴血耗伤,虚风内伏,易感受外邪的体质。容易春季过敏的第二大原因是因为春季阳气上升,外风袭表,外风引动内风而发病。外风引动内风同样也是咳喘类疾病复发的主要诱因,临床应重视对外风的判断,加强对表邪的疏散,促进风火外透,防止闭门留寇。


第三大原因是风邪“善行而数变”,故过敏性疾病常发病迅速,时发时止。


几个穴位可调理,面部如何护理和预防?


刘豹教授告诉我们,除了对症下药外,增强自身免疫力也能改善过敏体质。平时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要更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运动,遵医嘱地改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保证睡眠充足,舒缓情绪。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过敏性疾病类型,通过经常按摩相关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对改善过敏体质有很大帮助。


比如,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按摩迎香,上星,印堂,合谷,鼻通,肺俞,大椎,风门等穴位,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可以选取膻中,肺俞,膏肓,定喘,大椎等穴位;过敏性荨麻疹则可以选用曲池,合谷,血海,阴陵配合大椎,曲池,血海放血治疗。但放血治疗需要正规医院的医师操作。


许多过敏疾病患者会询问医生如何选用合适的护肤品?


刘豹教授建议大家,护肤品的配方尽量精简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配方复杂带来的刺激,精选的成分应尽其所能发挥护敏功效。可考虑植物萃取为主的护肤品。


面部皮肤较娇嫩,过敏后要适当进行护理:首先建议用冷开水洗脸,不用任何护肤品或化妆品(若皮肤紧绷不适可适当使用黄芪霜或宝宝霜);第二,慎用激素类外用药;第三,不晒太阳,不去超市、商场及各种人多地方;第四,不外出赏花,减少与新房新车新家具的接触;第五,用冷矿泉水冷敷,用4-6层纱布浸湿,拧到不出水后敷脸,每次15-20分钟,一天1-2次。


本周三(2月22日)晚7:00,我们再次邀请了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赵红梅主任,一起来聊聊“有痰咳不出该怎么做?”。


从本期直播开始,我们新增了投票功能 (观看时请留意屏幕左上角提示) ,测试一下观众对讲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观众朋友们和专家可以更好的互动。对于积极参与投票的观众,我们会在公众号直播间抽取四位幸运观众,送出有关居家康复的精美礼品。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刘豹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具备良好的中西医教育背景,硕士研究生师从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建秋教授,熟悉呼吸内科常见病及危重症的诊治,注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2部,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22年获河南省中医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71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