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阳”症状能早期识别?对老年、有基础病等高危人群有何重要意义?
来源: 看呼吸 2022-12-17

“舌头都变麻了!”“吃饭再也没味儿了!”“现在根本闻不到香味,香臭不分!”……最近小编看到许多人在发朋友圈吐槽自己的新冠症状“很闹心”,似乎大家对头疼发热、咳嗽咳痰等典型症状已司空见惯,反而对一些“不典型”症状却难以接受,尤其对味觉和嗅觉的减退或丧失感到“窝火”。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杨栓盈主任告诉我们,味觉、嗅觉也是个敏锐的“报警器”,已确认“阳”了的患者伴随典型症状可能也附带出现这些症状,还可能是极少数个别患者感染新冠后的首发症状,能给我们起到提示的作用。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新冠症状,都建议赶紧做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查,赶在出现更多症状之前及早确诊和治疗,能更快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有些人群对干咳、乏力甚至发热等典型症状的警觉性并不高,不典型症状也可以起到提示作用


杨主任告诉我们,现在有些新冠感染者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头疼、不发烧,起初也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还有一些人群平日里对干咳、乏力甚至是发热等典型症状的警觉性也并不高,比如一些吸烟人群,会认为干咳属于正常现象,对到底是新冠引起的乏力还是劳累后出现的正常现象分辨不清,一些人不用体温计根本察觉不到自己发热。这时,不典型症状也可以起到提示作用,比如当出现了嗅觉、味觉的功能障碍。因此,除了密切观察自己的所有可疑症状(包括典型、不典型症状),家中常备抗原检测试纸也有必要。


“通常来说是突然的嗅觉味觉减退。比如头天吃喝都嗅觉味觉正常,突然第二天发现吃什么都寡淡无味,吃肉没有肉香味,喝什么都像白开水,尤其对酸甜苦辣的感觉反应迟钝。即便就算没有察觉到自己有发热、干咳、乏力等流感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也要高度警惕。”杨主任说。


老年人群、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不典型症状的识别,第一时间接受正规治疗……如何第一时间识别不典型的细微症状?


杨主任告诉我们,必须注意老年人群和有基础疾病人群,尤其是长期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长期卧床人群,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这些人群都是需要重点关注避免感染新冠后转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人群。


对高危人群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高危人群最需要关注的是症状的识别。高危人群由于年老体衰,基础疾病的影响,本身就容易感到乏力和虚弱,这类人群在平时稍微受凉,也可能出现感冒症状,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但如果既出现典型症状,也合并出现不典型症状,如咽痛、嗅(味)觉的突然减退、腹泻等症状,都要及时做抗原筛查,最好同时尽早进行核酸检测。一旦确诊阳性,高危人群不建议自行居家隔离治疗,而是立即上正规医院就诊,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高危人群感染新冠后易转为重症和危重症,应尽快接受正规治疗,治疗上针对新冠我们知道国内现在已有特效药比如阿兹夫定,还有其他中成药可以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临床应用效果都是很好的。尽早诊断、尽早用药,可以避免这部分高危人群感染后转为重症和危重症。”杨主任告诉我们。


新冠患者如何明确自己到底是否影响到嗅觉或味觉功能呢?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场景来测试自己的嗅觉味觉功能,比如在进食带有香气的水果时(如橙子、香蕉、葡萄),可以留意是否能闻到它们的香气,是否能品尝出它们的酸味、甜味;比如饮咖啡、茶时,是否能闻到咖啡香、茶香或喝出咖啡的苦味、茶的浓淡度;做饭时需要用到的调料比如酱油、醋、料酒,可以用鼻子嗅闻这些调料原本的气味,是否和往常一样;沐浴时也可以留心使用的沐浴露或洗发露的香气是否与往常闻到的一样等。这些细节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用来做测试,每天对这些测试进行总结,但需要注意也不要因为高度警惕而使我们的神经过于紧绷和敏感,把这些测试当做完成日常训练即可。


最后,杨主任提醒居家隔离的新冠患者,也可以适当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缓解症状。比如:1.大部分患者在初期会有鼻腔干燥,鼻腔和咽喉部烧灼感,这时应用盐水鼻腔冲洗或盐水鼻腔喷雾会明显缓解症状。鼻腔冲洗器药店和网上都能买得到;2.对于出现明显鼻塞的患者,可能会因为鼻塞严重而影响睡眠,可以临睡前应用鼻腔减充血剂(如达芬霖。注意,鼻腔减充血剂不能长期使用,两三天鼻塞缓解后,就要停用;3.解热止疼药(如扑热息痛和布洛芬)不仅可以退热,也可以止疼。患者在咽痛全身疼的情况下,没有明显发热,也可以用。疼痛严重时,扑热息痛和布洛芬可以交替使用。杨主任再次强调,需要对因治疗的患者(尤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为主)要尽早使用抗病毒药(如阿兹夫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快速阻断病毒复制,避免进一步转化为重症。


专家简介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学者”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秦创原”创新驱动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8篇,其中SCI收录8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指南、共识20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406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