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1个错误举动,让这位慢阻肺病患者反复住进ICU……医生说这是很多患者易犯的错!
来源: 看呼吸 2022-11-1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陈淑靖医生最近给我们讲了一位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遇险的故事,提醒我们身边每一位有慢阻肺病的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小心,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能犯错误。


他住院时控制得非常好,回家1个月不到再发气喘进抢救室……很多慢阻肺病患者的共同感觉是出院后「呼吸无比舒畅」就大功告成


陈淑靖医生讲的这个患者叫老吴,是一位69岁的大爷,有30多年的吸烟史。老吴在10多年前就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他并没有做到规律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大多数是在气喘发作时,才按他的需要吸入沙丁胺醇急救缓解症状。


2013年,老吴第一次因为胸闷气喘、咳嗽咳痰加重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抢救室,经过抗感染、止咳平喘、抗炎等治疗后出院了。当时医生叮嘱老吴一定要戒烟,并对他进行了戒烟宣教和用药宣教。可老吴并没有按时回医院参与门诊随访。


就这样过去4年,2017年11月,老吴再次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来到医院抢救室。询问病史时医生发现,这个老吴似乎很固执,这次发作前的几年里,仍然没有规律地吸入药物治疗。而此时他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低氧血症,出院后都需要进行家庭氧疗。这一次出院后,医生再次叮嘱他要严格规律地使用吸入药,给他开了「ICS/LABA+LAMA」这几种联合药物治疗。


此后的几乎每一年,老吴的慢阻肺病都要急性加重两次到三次。2020年,因他的肺功能进一步恶化,出现了Ⅱ型呼吸衰竭,开始了他家庭无创呼吸机+吸氧机氧疗的生活模式。在用药方面,老吴继续使用医生开具的三联方案进行治疗,但此时他的活动耐力已经明显降低了,洗个澡或者是步行百米左右,都会感到气喘吁吁。于是,逐年气喘加重的情况致使老吴这两年基本上出不了门。


2022年8月的一天,老吴又因严重的胸闷、憋喘被120送到了医院的抢救室,此时的老吴已经不能平卧,并且离不开呼吸机,呼吸频率快,呼吸费力,血气分析又提示是Ⅱ型呼吸衰竭。此时给予他的吸氧浓度已经高达每分钟20L。医生一问他在家是如何用药的,结果老吴的家属回答说,从这次气喘加重开始,他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无法完成吸入预制药物的动作,因此至少有两三天他没有吸入常规药物,只能勉强偶尔用沙丁胺醇喷雾快速在嘴里喷一下。由于气短严重,老吴自己也表示,感觉药物基本上都没有被吸到肺里,喷到嘴里就出来了。而且他也没办法吃饭,只能家人给他一口一口地掰面包喂他吃,每喂一口就要解下呼吸机面罩,给他塞进嘴里后赶紧戴上。


这一次老吴入院后又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抢救,几乎什么办法都用上了,又是调整呼吸机参数又是全身糖皮质激素、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同时医生还给他加用了雾化吸入连接在呼吸机管路上,经过两三天的治疗,老吴总算是缓了过来。而且在出院时,老吴基本上都可以脱离呼吸机了,只在鼻导管吸氧的状态下,他还能吃完一顿饭菜,雾化也能通过口含装置顺利完成。就这样,老吴和他的家人都满心欢喜地回家了。


这次出院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严肃地叮嘱了老吴,口服糖皮质激素一定要按照要求才能逐步减量,雾化药物治疗药每天3次必须按时做,也仔细指导了他如何做好装置的清洗,避免继发感染。


本以为这次已经汲取教训的老吴不会再这么快地「回抢救室」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还不到1个月,就在3个星期后,老吴的家属又突然出现在病房门口,哭着跟医生说,「老吴又不行了,这次比上次还严重……」。


这次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病情变化呢?原来,老吴回家后把自己用的药物挨个都上网查了一下。网上有人说,激素对人体损害很大,最好不要吃,他没吃两天自行停掉了。老吴的老伴觉得这次治疗这么有效,是医生把呼吸机调设得好的功劳,他俩经过一番讨论后,觉得吸不吸药物差别也不大,因为之前也吸过支气管扩张剂这么多年,没有见好。因此眼看雾化药物快没有了,便从一天3次减到一天2次,甚至一天1次,最后索性干脆就停掉了。就这样,老吴又进了抢救室……


陈淑靖医生告诉我们,像老吴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有许多慢阻肺病的患者都是,在医院内明明病情控制得非常好,一出院就放松了警惕。大家都认为出院后人很舒服,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次住院很成功,疾病就基本上治愈了。出院后把医生给开的药物陆陆续续吃完,就以为疾病痊愈,自行停药,也不复诊。没想到擅自停药后给自己惹来麻烦。其实,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后的患者,即便是出院回家后,一些药物也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量至停,而有一些药物是需要长期使用的。


慢阻肺病患者若已经呼吸衰竭吸入药物还有用吗?急性加重后激素到底能不能用?急性加重出院后医生开的药哪些能停哪些不能停?


这个故事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出院后,医生开给患者的药,都能停还是都不能停?这也是许多慢阻肺病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陈淑靖医生还给我们解释了几个临床上常常遇到的慢阻肺病患者提出的疑问。


慢阻肺病患者如果已经发生呼吸衰竭了,此时吸入药物还有用吗?


陈淑靖医生告诉我们,吸入药物还是要继续使用。慢阻肺病患者的吸入药物主要是支气管舒张剂如抗胆碱药物和b激动剂,部分患者还会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化痰药物。支气管舒张剂顾名思义有舒张支气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解痉」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因此,无论患者是稳定期还是急性加重期,是轻症还是呼吸衰竭,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是必不可少的。


在吸入方式上,医师则通常会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状态以及吸药能力(配合度)来选择定量吸入(预制装置)还是雾化吸入(用氧气驱动或超声机器驱动)。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如果能有力气主动吸入药物且动作协调,可以选择预制装置吸入药物,但如果气喘明显,或人无力,或动作不能协调,则建议选择雾化吸入药物。打呼吸机的患者也可以将雾化器连接在呼吸机管路上。切记不可随意停药。


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后激素到底还能不能用?


陈淑靖医生告诉我们,全身应用糖皮质激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氧饱和度水平,降低早期反复和治疗失败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应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虽然激素使用时间长短全世界尚有争议,但大致上的疗程在1到2周,从起始剂量逐步减停。为避免激素使用带来的不良事件,通常我们都会给患者配着激素「好伴侣」一起服用,包括胃黏膜保护剂、补钙药物。若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的基础疾病,需提醒患者多监测血糖,适当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急性加重出院后医生开的药哪些能停哪些不能停?


陈淑靖医生提到,像患者老吴这种情况临床上也遇到很多,急性加重出院后医生开的药哪些能停哪些不能停这个问题是所有患者及患属都有共同的疑惑。到底该如何做呢?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感染,气道内细菌负荷增加或出现新的菌株。因此如果痰量明显增加、痰液变脓多提示有细菌感染,会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但通常情况下,抗菌治疗有疗程,随着炎症指标和临床症状的好转,出院后抗菌药物可以停药。在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能痰多、痰不易咳出或咳嗽剧烈,医师会对应给予化痰、止咳的药物,如果出院后症状已明显缓解或消失,则相关药物可以停用。上文所述的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病患者的基础用药,即便出院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仍需要坚持每日使用。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延缓慢阻肺病的疾病进展?有效预防急性发作呢?


陈淑靖医生告诉我们,慢阻肺病是一个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尽早戒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粉尘烟雾的长期暴露,定期检查肺功能。已明确诊断慢阻肺病的患者,应掌握药物的吸入技术,规范用药。稳定期时可以定期进行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急性加重出院后的患者也建议尽早进行肺康复,平时多注重加强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的摄入。


本周三晚19:00-20:00,《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节目的特别系列名医访谈-舒畅呼吸系列特别节目邀请了中日医院呼吸中心杨汀主任做客,一起来聊聊“如何使用吸入药效果更好?”


慢阻肺病公益科普需要您的助力,您的阅读并转发会有爱心企业为慢阻肺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辅助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助慢阻肺病管理,舒畅呼吸!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陈淑靖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危重症亚专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慢阻肺和急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区科普创新项目和院级课题等多个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 9篇;编著《肺栓塞》和《家庭呼吸支持》等科普图书。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947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