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我们的“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节目中,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呼吸康复治疗组组长、副主任治疗师王思远给大家精彩讲解了“非药物排痰的方法和妙招”,现将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字发出。
更多精彩的互动问答,可以扫码进入直播间,收看全程直播回放。
充足的饮水量有利于气道湿化,利于痰液排出!
王思远医生介绍,想要成功把痰排出去,就要注意气道的湿化,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我们的身体处在一个脱水的状况,我们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就会受限,而我们的痰如果缺少这种呼吸道黏液的混合,就会变得更干更黏更不易咳出。
很多时候,不管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好,还是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也好,羞于启齿向外人求助,本身其实已经觉得有点口渴了,自己拿水不方便会想忍一忍,但其实这个时候口渴已经是身体脱水的信号了,久而久之身体就会长期处在一个脱水的状况,排痰会越来越困难。
建议60岁以上,没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慢阻肺病患者,每日饮水量要达到1.5升。
为了排痰,咳到前胸后背疼,其实很多患者并没有做到“有效咳嗽”!
什么是“有效咳嗽”? 王思远医生解释,实际上咳嗽只是我们排痰的最后一个表现,我们能不能把痰排出去,就要看我们的这个咳嗽是不是一个有效的咳嗽。
怎么判断有效?就看你这个痰到底咳出来了没有。 那有效的一个咳嗽,它的前提是什么?前提就是我们的分泌物痰液要通过我们的呼吸以及纤毛摆动,扫到我们的喉部了,如果你的分泌物不在你的喉部,还在你的大气道里边,甚至是在气管杈、支气管的深处,那你光靠咳嗽清嗓子这样的方法就不是一个有效的咳嗽了,是白费工。
只有当我们的咳嗽气流能在我们的气道内形成一个剪切力,通过一股爆发力把痰液从气管壁上扫出来,让它有移动,移动到我们的喉部,然后我们把它吐出来,这实际上才是我们咳嗽是否有效的一个判断关键。
身体前倾易于排痰,排痰也有最佳姿势?
这张图片一个是半卧位的,是坐位的,您觉得他们哪种姿势更利于咳嗽咳出呢?
那肯定是我们身体重心前倾的姿势。
王思远医生解释,身体前倾实际上是有利于我们咳嗽发力的,我们咳嗽的肌肉主要是腹肌,如果是仰卧位的情况下,我们的腹肌是一个被动拉长的过程,那是不太有利于肌肉爆发发力的,肌肉没有爆发发力的话,就不能在我们的气道内形成剪切力,就不利于我们痰液的移动。
保持身体重心前倾,是我们做到有效咳嗽的第一步,临床很多患者仅仅从躺卧位调整为坐位,痰液就能自然而然咳出来。
不想咳嗽白费工,“聚痰”是关键!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技巧把深部的痰归拢“扫”出来?
刚刚我们说到了想要排痰成功,要做到有效咳嗽,那不想咳嗽白费工,首先就要把支气管、细支气管远端的痰液汇聚到中央气道。
王思远医生解释,如果痰液还在远端气道,你光靠咳嗽是不能够顺利咳出来的,我们就需要配合一些呼吸技巧来把深部的痰归拢“扫”出来,这也就是我们要说到的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简单说来就是3步,先平静吸气,再深吸气,然后屏一会儿,然后稍微用力呵气,这就算一个循环,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连着做上3~5个循环或者5~8个循环。
如何判断痰液是否有汇聚到中央气道?王思远医生解释,大部分的患者对痰液的感受是非常敏感的,你不需要告诉他他自己也能知道。对于那些比较虚弱的或者是急性加重的患者,那不管是家属还是患者自己,每吸一口气的时候是能听到那种呼噜声的,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气过水声,那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有效咳嗽,来把痰液咳出来。
拍背排痰也有技巧?叩击、振动是关键!
王思远医生介绍,虽然我们叫拍背但其实我们是要叩击,手要呈杯型空掌去拍。最好还能按照支气管树的分布去拍背,从外周拍到到中央,从深拍到浅这么一个过程。
在拍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向中央移动的手法,频率建议1秒1-2次,拍完左侧拍右侧,一个地方拍上1-2分钟,注意叩击的力度也要适中,太轻震动不到气道,没有效果。
在叩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振动排痰。这对于操作者来说会稍微有点累,就是通过高频振动我们的手臂,在振动同时给背部一个向下的压力,进而振动传导到患者气道里面来帮助痰液移动排出。
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振动改变成摇动,会省力很多。摇动和振动的要求差不多,但是不要求靠肌肉强直的这种使劲来产生振动,主要靠手去摇,也是稍微要在背部压下去一点,给到一个适度的力道。
不管是叩击、振动还是摇动,王思远医生也特别提醒,对于有肺栓塞,做过胸部、上腹部手术,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以及一些表皮皮肤受损,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是这些方法是不适用的。
通过改变体位,也能排痰?
王思远医生介绍,体位排痰是气道廓清技术里最古老的一个方法,最早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对于这类痰特别多的患者,想要更省力地排痰,就需要在体位上给一些干预。
比如说我们不同的肺叶,有不同的分泌物,那采取不同的姿势,利用重力作用把这个痰引流出来,引流出来以后就可以更好地用更小的劲儿把痰咳出来。有些支扩的患者甚至只需稍微地躺一躺,或者稍微地趴一趴,痰就更容易咳出来了,这可比坐在那里死劲咳可要省力很多。
对于已经有这样相关经验的患者,王思远医生也提示,在做体位引流时,可以稍做一些改良,比如在头颈部垫一块枕头,只需胸廓倾斜即可,头不需要也跟着扎下去,可以很好地缓解对颅压、眼压、血压的影响,也能让患者更好地耐受。
篇幅有限,欢迎移步看呼吸直播间,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周三(10月12日)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廖纪萍来到“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节目,一起来关注“天冷了,慢阻肺病面临哪些危险?”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可以扫码直接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王思远
中日友好医院 康复医学科 副主任治疗师 心肺康复运动疗法组组长。兼任北京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专委会 常务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 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心肺物理治疗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运动康复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 远程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慢性肺病、重症及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