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又深又黏排不出怎么办?教你一个在家就能做的实用小妙招!
来源: 看呼吸 2022-10-10

《看呼吸》患者群里经常有朋友反应总是有痰咳不出,其实如果痰液在我们的中央气道(位于胸部中间位置的主气道)是比较容易咳出的,因为它距离口腔比较近,但是如果痰液在肺部比较深远的地方就很难通过一个咳嗽的动作把痰液排出,要想咳出更深部位的痰液,首先就要把它们先“运”到中央气道。


如何把深部的痰液运到中央气道也困扰着很多患者,为此小编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呼吸康复治疗组组长、副主任治疗师王思远老师。王老师介绍了一种通过调整呼吸来促进痰液排出的方法——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包含三个方法:呼吸控制(BC)、胸部扩张练习(TEE)和用力呼气技术(FET).


呼吸控制

所谓呼吸控制就是平静的呼吸,且尽量用腹式呼吸,既不深吸气也不深呼气,使身体达到自然平衡的状态。目的是放松呼吸肌,避免气道痉挛。


胸部扩张

胸部扩张技术就是深吸一口气,吸气时尽量扩张胸部,然后屏气3-5秒,再做缩唇呼吸,缓慢将气体呼出,如此循环2-3次。有时如果痰液完全堵住了一根气道,即便深吸气,吸进去的气体也无法到达痰液的后方将其往外推。


这时如果屏气3-5秒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不是所有的气道都会被完全堵住,总有一些没有被堵住的气道。 我们的支气管和肺泡之间、肺泡和肺泡之间、细支气管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侧支通气的结构,也就是一个相互联通的结构,这样气体就会贯通。 但是侧支通气和正常的气道比相对较细,如果气体从这里过去阻力就会比较大,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 这就要求我们吸气吸到满的时候再憋一会儿,这样气体有充分的时间通过侧支循环到达相邻的被堵的气道或肺泡。


用力呼气技术

用力呼气技术包含1-2次用力呼气(HUFF)和一次呼吸控制。它可以扩张塌陷的气道,增加被痰液堵塞气道的气流,从而使痰液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用力呼气与我们平时的吐气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练习时可以用一面镜子,用力“呵气”,腹部肌肉收缩,这时可以看到镜子上有水蒸汽。


当我们用力呼气时气流会震动气道,会感到整个气道都在震动。但当用力不足时会明显感觉到气流是在喉部的,这样是不对的。用力呼气是比较耗费体力的,当做完1-2次时需要休息一下,回到呼吸控制,以便为下一次循环做好准备。


一组主动循环呼吸技术的具体步骤应为:


1、呼吸控制——直到感觉身体达到平稳状态。

2、胸部扩张——深吸气然后屏气3-5秒,缓慢吐气,根据个人情况做2-3次。

3、呼吸控制。

4、用力呼气技术——用力“呵气”1-2次。



有些人可能做一组就能诱发咳痰,如果还不能诱发咳痰需要多做几组。从气道管理的角度来说,王老师推荐大家每天做4次,每次做8-10组循环


关于主动循环呼吸的时间,早上起来这一次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平时白天清醒状态下一般都会活动,活动的本身就会产生气流刺激气道,有可能已经把深部的痰液前移了。


但是到了晚上睡眠阶段时,就不能通过活动来刺激气道间的相互通气了,这时气道中的气流就非常缓慢了,而且无法到达太深的地方。但此时分泌物在晚上还是一直在分泌的,那就有可能会积累很多的痰。


所以早上起来之后王老师建议大家先喝一杯热水以达到补水的目的,然后尝试着做主动循环呼吸,再去尝试咳一咳痰。


患者还可以选择在中午吃饭之前做一次,晚上吃饭之前做一次,晚上睡觉之前做一次。1天最多做4次,因为这项技术是比较消耗体力的,如果做的过多有可能引发不适。如果痰不是特别多,或者咳嗽的很顺利的话,可以1天做2次或者做3次。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做主动循环呼吸时应安排在饭前进行,因为在反复呵气时,如果是一个饱腹的状态,有可能不但诱发不出咳嗽而诱发出呕吐。咳嗽反射和呕吐反射相离的比较近,在饱腹状态下进行主动循环呼吸是不合适的。


本周三(10月12日)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廖纪萍来到“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节目,一起来关注“天冷了,慢阻肺病面临哪些危险?”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可以扫码直接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王思远

中日友好医院 康复医学科 副主任治疗师 心肺康复运动疗法组组长。兼任北京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专委会 常务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 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心肺物理治疗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运动康复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 远程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慢性肺病、重症及肺移植围手术期的物理治疗。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299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