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过敏患者查血时,该不该关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来源: 看呼吸 2022-09-19

作为有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但凡有症状医生就建议查一个血,专科医生更是会格外注意一个指标:嗜酸性粒细胞


一位重度哮喘-鼻窦炎患者

 

这也一直是我们哮喘患者群里热议的点,很多病友关心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要不要干预?甚至有病友更加担心,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能会查出一种特别的病,从而提示有肿瘤风险?




现就职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谢佳星教授是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疾病方面的专家,更是中国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我们就这两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他。


为什么鼻炎、哮喘患者需要格外关注验血结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


谢教授介绍,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我们的血液循环、脾脏、淋巴结、胸腺和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


当身体各个部位的嗜酸性粒细胞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0.5-1.5之间为轻度增高,1.5-5.0为中度增高,≥5.0为重度增高)就会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疾病,比如,嗜酸性粒细胞哮喘,鼻窦炎-鼻息肉,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湿疹-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等等。


嗜酸性粒细胞仅在骨髓中形成,然后从骨髓进入到血液循环,再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呼吸道、胃肠道等),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可能不超过半天,但在我们的支气管黏膜、鼻黏膜,在那里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可能达到2周。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不仅要查血常规的嗜酸粒细胞,有些时候还需要查诱导痰(通过吸入雾化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生成,并进一步分析痰液中炎症情况),因为有时候血常规的嗜酸粒细胞正常并不代表呼吸道里面的嗜酸粒细胞数量正常,很多时候从患者收集到的痰或鼻分泌物中能发现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白细胞,与许多炎症过程有关,尤其是过敏性疾病,简单来说,当我们人体接触了引发过敏的食物或空气传播的过敏原,嗜酸性粒细胞会通过进入该区域并释放各种毒素来做出反应,杀死病原体,杀死寄生虫,参与过敏反应和调节炎症反应。


正常人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是很少的,但当身体的免疫平衡紊乱产生过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时,它们会被激活并释放过多有毒的物质引起慢性炎症(不是通常说的细菌感染的炎症),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出现食物过敏或鼻炎-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该不该干预?


谢教授介绍,通常来说嗜酸性粒细胞越高,意味着患者的鼻炎、哮喘症状越严重,也越容易急性发作,这个是肯定的。


但临床也确实会有少部分患者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很高,但鼻炎、哮喘不严重,或者鼻炎、哮喘很严重,但他的血嗜酸不高。对于血嗜酸不高但鼻炎、哮喘很严重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有在用激素治疗,把嗜酸性粒细胞给压下来了,但你查他的诱导痰还是能发现气道里的嗜酸偏高。


那对于一些血嗜酸或者诱导痰检查长期提示偏高,但鼻炎、哮喘不严重的患者,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说合并了寄生虫感染。如果他的症状控制不错,肺功能检查也稳定,应该寻找其他引起嗜酸粒细胞增高的病因,如找不到病因的可以长期随访观察的,不是一定要把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


那鼻炎-鼻窦炎-哮喘的患者如果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了应该如何降?


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系统的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症状控制住、炎症消失自然会降。但对于一些重症鼻炎-哮喘患者,想要降下来可能需要大量的激素,可能就需要针对性的生物靶向药。 但这类靶向药正如病友说的,价格比较贵,目前没有进医保,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果没有症状,单单嗜酸性粒细胞高,没必要非要去用这些靶向药。


长期嗜酸性粒细胞偏高,真的有肿瘤风险吗?


谢教授介绍,目前没有这样的证据说明两者有直接关系,患者也一定不要自己吓自己。按照目前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可能是肿瘤的保护因素,也可能是诱发因素,目前没有定论,甚至按照以往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还可能有保护作用。


至于病友问询到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严格来讲,它是一个风湿免疫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会累及全身,最主要累及的是我们的鼻子、肺、消化道,以及心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血常规的嗜酸性粒细胞非常高,哮喘是其早期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多数患者还伴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上气道症状及肢端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治疗方法与重症哮喘合并鼻窦炎的相同,也可以考虑刚刚我们提到的针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新型生物靶向药物治疗。


但是,目前临床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多数也只是早期的临床推断,真正会去取病变组织尤其是动脉做活检得到病理证实的很少,更多的还是一个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性哮喘,最关键的,即使是诊断为早期的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治疗方法也基本是一样的。


最后,谢教授也强调,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我们既不能漏掉严重情况,也不能过度诊断和治疗。


更多关于哮喘的知识,可以 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哮喘患者交流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这里将成为哮喘患者之家。

呼吸疾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四大慢病之一。本周三(9月21日)19:00-20:00我们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物理治疗师王思远医生来到“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节目,一起来聊聊“为什么总是有痰排不出?”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可以扫码直接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谢佳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专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主要方向:重度难治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疾病。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67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