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姑娘大何和小何是一对同卵双胞胎,今年28岁,殊不知姐妹俩前不久一同前去医院看病,本来是姐姐陪同妹妹看「小感冒」,最后两人都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医生称妹妹正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需立即进行规范化治疗,姐姐情况更糟糕,根据她自己的描述,结论是她的哮喘急性发作每个月都会有一次。 姐妹俩得知诊断结果后却不肯相信,妹妹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咳嗽,是小感冒,而姐姐坚称自己是「痛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真的是医生诊断错了?
姐姐无意间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姐妹俩都有哮喘急性发作前典型的先兆表现,两个都是哮喘
接诊这对「姐妹花」的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谢佳星教授。他告诉记者,当时是姐姐陪着妹妹来门诊上看病,妹妹自称经常有「小感冒」,感冒的时候就会有咳嗽,并且总是咳个不停,经常半夜咳,也没有别的症状。但在询问家族病史时发现,姐姐的6岁儿子有过敏性鼻炎,经常打喷嚏揉鼻子和夜间咳嗽,姐妹俩的父母目前没有相关疾病迹象。而姐姐在讲述自己儿子对花粉、猫毛狗毛过敏时,又提到儿子非常调皮贪玩,尤其自己每个月痛经期间都「乏力、胸闷、咳嗽」,没办法不得不请来母亲帮忙看孩子,生怕他出去玩耍时不小心接触到过敏原。
正是姐姐这番话引起了谢教授的注意。经过深入仔细的询问后,谢教授的判断基本能确定了,姐姐的6岁儿子多半也是哮喘,而且基本上能确定是有家族遗传。
为什么这么说呢?谢教授告诉我们,因为哮喘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患者的遗传素质、免疫状态和内分泌调节等因素使患者具有哮喘的患病基础。姐姐大何的儿子虽然表现不是典型的哮喘,但哮喘可以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夜间咳嗽等症状,甚至湿疹也是哮喘合并症的一种。不仅如此,谢教授还告诉姐妹俩,她俩都是哮喘,而且妹妹正在急性发作期,需要立即规范化治疗。
然而,当谢教授把诊断结果告诉姐妹俩时,大何小何的反应完全一致,就是死活不相信。妹妹坚持认为自己是感冒了,由于体质弱所以经常感冒咳嗽,而姐姐则认为自己不可能得这种病,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气喘过,仅仅只是有痛经的期间就有乏力、胸闷、咳嗽,经期一过所有不适感都消失,怎么可能是哮喘。
谢教授耐心地给姐妹俩解释,他说,很多人被确诊为哮喘时都会不大相信,持怀疑态度,自己怎么可能会莫名其妙得哮喘?的确,现在医学上对我们哮喘发生的确切病因和机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但目前认为哮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遗传因素是发病的「内因」,而环境因素是发病的「外因」。因此,遗传因素是前提,是基础,有的人终身都没有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终身都不会发病。而有相关研究认为,哮喘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哮喘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10倍。
何谓「一级亲属」呢?
谢教授拿起笔就给姐妹俩画了一张关系图:
图:一级亲属关系
也就是说,父母、子女、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这些属于一级亲属关系的,患哮喘的更显比正常人群高10倍。这话说出来,姐妹俩之前坚定不相信的态度有点动摇了。谢教授接着说,遗传因素固然在哮喘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所有具有遗传因素的人都会发生哮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姐妹俩的父母都没有发病迹象。遗传因素只是使人们具有哮喘的体质,只有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时,才会导致哮喘真正发病。
现在还有不少成年人认为哮喘是小孩子才得的病,一定要纠正这种错误认知……哮喘三大症状只有1-2个表现时也可能是哮喘
这时,姐姐大何讲出了心里的疑问:
难道哮喘不是小孩子才得的病吗?即便就算和遗传因素有关系,也应当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所表现呀?
谢教授一口就纠正了她的认知: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成年人认为哮喘是小孩子才得的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错误的。
谢教授告诉我们,自己经常会在门诊上碰到一些成年患者,到告诉他们诊断结果是哮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小孩得的病吗?」实际上,虽然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发病率的确高于成年人,但是哮喘是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的。有研究表明,成年的哮喘患者中,超过一半是在成年以后才发病的,甚至有的患者到了中老年时期才首次发作,这些患者我们叫做内源性哮喘,主要是自身免疫的原因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而其余不到半数的成年哮喘患者,均会在儿童期出现症状,其中有80%-90%的患者首次哮喘发作是在6岁前,而这些患者是外源性哮喘,就是对外在的物质过敏导致的。因此,许多老百姓普遍认为哮喘是小孩才得的疾病,这个认知是极其错误的,必须纠正。
这边刚解释完,妹妹小何又发问了:
为什么我只有一个咳嗽症状就确定是哮喘?
谢教授回答说,首先要认识哮喘都有哪些表现。人们常常认为哮喘就是指呼吸急促,而且伴有喘息声的表现,但是支气管哮喘的表现不只是喘息,还可能有胸闷或咳嗽。这些症状多在患者遇到冷空气,或者闻到刺激性气味,或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夜问或凌晨较重,患者常会因为不舒服而在夜间醒来。有的患者发病的表现还与季节有关。但哮喘的症状整体总结起来,就是「喘闷咳」这三大症状。
喘息。即呼吸费力且有拉风箱的声音。可以突然出现也可自行缓解或通过药物缓解,常伴有呼气延长。有些患者甚至不用听诊器也可以听到呼气时的喘息声,医学上称这种声音为「哮鸣音」;
胸闷。指胸部紧缩感或压迫感。可以出现在运动时也可以在休息时出现,这种胸闷的感觉与患者是否坐着或躺着没有关系。有时患者还会伴有胸痛,这是支气管痉挛的表现。
咳嗽。多为干咳,有时伴少量白色黏液痰,而且经常是夜间的咳嗽为主,半夜三更咳醒,患者要坐起来休息或喝热水后稍好转后入睡。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喘息、胸闷、咳嗽,这三个主要症状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有其中1个或2个表现。因此呼吸科门诊经常都会遇到只有咳嗽,并没有喘息或胸闷的哮喘患者,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咳嗽变异型哮喘」。妹妹小何正是这一类。而且小何经常有「小感冒」,她说的「小感冒」其实就是过敏性鼻炎经常发作,自己误认为是「小感冒」,哮喘患者经常合并有过敏性鼻炎,而「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往往在被告知诊断结果时都不出所料的常在第一时间否认,还是因为大家对哮喘的表现特点认识不足。
此外,谢教授还告诉姐姐,根据她的描述,她可能有「月经性哮喘」。
「月经性哮喘」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前往往会自感乏力、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谢教授告诉我们,「月经性哮喘」的患者(如本文中的患者大何),可以分为月经前哮喘和月经期哮喘两类,患者李女士就属于月经前哮喘,这类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在月经前5-7天出现哮喘发作,而月经来潮后症状会自行缓解。但月经期哮喘的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月经来潮时发作,而经期过后自行缓解。这类患者的哮喘属于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哮喘发作,她们往往在月经来潮前会自感以下等症状:乏力、胸闷、咳嗽、气喘。
为什么会发生月经期哮喘?
谢教授告诉我们,这与女性月经周期相关的激素波动可影响一些患者哮喘的频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也与月经周期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上调及支气管反应性增加有关。有些研究报道,哮喘的女性患者中多达30%的患者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哮喘症状会加重,这也被称为围月经期哮喘。由于女性经常用止痛药来控制经前期综合征和痛经,因此我们之前也常对患者科普止痛药引起的哮喘发作,因此还要注意确定月经期的哮喘发作,是否是服用了布洛芬等止痛药引起的,此外阿司匹林、布洛芬过敏在围月经期哮喘女性中可能更加普遍。
目前我们还尚未确定围月经期哮喘发作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围月经期可能需要调整哮喘用药以预防哮喘发作,比如提前加强吸入用药和服用孟鲁斯特,注意休息等等。
更多关于哮喘的知识,可以 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哮喘患者交流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这里将成为哮喘患者之家。
呼吸疾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四大慢病之一。本周三(9月21日)19:00-20:00
我们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物理治疗师王思远医生来到“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节目,一起来聊聊
“为什么总是有痰排不出?”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可以扫码直接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谢佳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专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主要方向:重度难治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