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咳嗽查不出病因?可能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受凉了!
来源: 看呼吸 2018-11-09

进入冬季,很多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莫名”咳嗽:有的人是遇冷风咳嗽不止;有的人是一吃饱饭就咳嗽,还有的人只要进厨房就咳嗽……为何在冬季会有这些原因“奇怪”的咳嗽呢?小编采访了上海市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邱忠民教授,他说最新的研究发现,对冬季咳嗽发作或加重的原因一直以来大众存在严重的误区……


遇冷则咳是经哪入侵的?


冬季的气候特点,一个字:冷。这样的气候特点会引发冬季急性和慢性两种咳嗽。而在慢性咳嗽中,就有一种咳嗽,是遇冷则咳:吹冷风咳、接触冷水咳,病程持续整个冬季,拍胸片、做肺功能检查都正常。很多人为了避免或减轻直接受凉引起的咳嗽,出门会选择戴口罩,但往往效果不佳。


 “这是我们认知上存在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患者以为冬季引发或加重的咳嗽是由于吸入的冷空气刺激下呼吸道引起的。事实上,如果冷空气直接进入下气道是可以引起或加重咳嗽的。但在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冷空气是无法进入下气道的。因为我们的鼻腔有很好的加温和湿化功能。冬天或寒冷的季节,鼻子可以把寒冷的空气进行加温,把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因此我们呼吸时,冷空气流经鼻腔进入下呼吸道时,温度往往已经接近正常体温了,不至于刺激下气道引起或加重咳嗽了。”邱忠民教授介绍说,除非因慢性肺部疾病呼吸困难或激烈运动等原因使患者张口呼吸,绕过人体上呼吸道对空气的加温湿化作用,否则经鼻子吸入冷空气是不会进入下气道引发咳嗽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戴口罩也依然抵挡不住咳嗽的发作。


那么,究竟冬季冷空气是通过什么途径侵袭气道引发咳嗽呢?


“最新的研究发现,冷空气是经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侵入体内,刺激咳嗽中枢,继而引发咳嗽。”邱忠民教授介绍说,人体感受外界冷热刺激的感受器主要位于皮肤,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它们将皮肤及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然后与咳嗽中枢发生功能联系。机体大部分区域冷感受器比温感受器多3-10倍,故浅层皮肤对冷比较敏感。



遇冷则咳的特点:

以干咳为主,部分有痰;多在冬季遇冷发作,气候变暖后症状逐渐消失。

 

应对措施:

多穿衣服,加强保暖。


邱忠民教授提醒大家,这种类型的咳嗽用止咳药往往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复发,因此
一旦确诊是由于冷空气导致的冬季慢性咳嗽,加强皮肤保暖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能力下降,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低,因此外出一定要加强保暖措施。


空气因素诱发的冬季急性咳嗽


“门诊上有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说最近突然出现咳嗽,以干咳为主,而且咳嗽比较有区域特征,就是在她家,她往往是进厨房咳嗽的比较厉害,到卧室症状就缓解。”邱忠民教授说,听到这位患者描述进厨房咳嗽比较厉害,他意识到可能这位患者的咳嗽与厨房里的油烟有关系。


随着天气变冷,大家都喜欢关紧门窗,在屋内享受空调、暖气,开窗通风显然不如夏季那般频繁了。邱忠民教授介绍,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厨房油烟长期扩散不出去,会造成局部的空气污染,吸入后很容易刺激气道而诱发咳嗽


“我建议这位女性患者回家把厨房开窗通风,看看咳嗽是否能缓解。后来她再来门诊告诉我,厨房通风2天后她咳嗽的症状缓解了。”邱忠民教授说,冬季因空气因素诱发的咳嗽很多,有的人会在雾霾天咳嗽,也有的人会因冬季房间经常处于密闭状态,容易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而滋生螨虫,对部分有螨虫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常因此诱发咳嗽。


重点


空气因素诱发的咳嗽特点:

发作比较急,多以干咳为主,少数会有痰;


应对措施:

保持居室开窗通风,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通风最宜。


邱忠民教授提醒,冬季衣物穿着时间较长,清洗频率较低。如果清洗后不能及时晾晒也容易滋生螨虫而诱发咳嗽。因此
冬季也要勤换洗,勤晾晒,保持居室、衣物清洁




1410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