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me!
微信扫一扫
日瞌睡夜打鼾、咳嗽气短总有痰……5-9年后,1/3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认知损害!
受访专家: 田金洲 来源: 看呼吸 2018-09-21

给你3秒钟,你会做什么?有人说3秒钟太宝贵了,可以拨一个问候电话,做一个好的决定,可以吃一口美食,扶一把孩子,或者说一句“我爱你”…….


也许有人说,3秒钟太短,不值得做些什么。打一个哈欠,发一句牢骚,愣一下神,打一个盹……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您知道吗?每 秒钟,世界上就会又有一位老人面临记忆的困扰,又有一个家庭陷入记忆的烦恼……


“记忆3秒钟(Every 3 seconds)”是2018年9月21日,第25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



刚放下电话就忘了是谁打来的;上街买东西,付钱后将东西遗忘在柜台上;见到老朋友或亲人,常叫不出名字;出趟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真是老糊涂了。”这是老人常常自嘲的一句话。很多人都认为“糊涂”是大脑出现了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田金洲教授表示,老年痴呆有很多种类型,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是阿尔茨海默病,其临床核心症状为记忆障碍,影像学表现为脑部海马体萎缩。特征性表现为记忆力进行性下降(以近期记忆力下降为主)。



痴呆与肺关系密切


根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痴呆诊疗指南》(2017年版)主编田金洲教授介绍,

除了阿尔茨海默病,还有一种类型的痴呆跟我们的另一脏腑——肺关系密切,有以下两种肺部疾患的人要警惕,这两种肺部疾患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引发痴呆


7年后,35%的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失去记忆!


你是否白天爱打盹、易疲劳、夜里大声打呼噜、易惊醒,常伴有身体抽动、手臂甩动?你要警惕了,这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它高发于老年人和肥胖人群。田金洲教授介绍,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大约7年后,35%的患者可以直接引发一种叫“缺血缺氧性认知损害和痴呆”。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喉咙放松并变窄到切断呼吸的状态,因此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慢性缺氧,导致血液酸碱度异常,进而脑血氧水平降低,大脑内侧颞叶厚度减少,在记忆测试中保留新信息的能力因此下降。


注:颞叶负责处理记忆、命名、情绪信息。


田金洲教授介绍,由于目前

国际上对于痴呆症还无法治愈,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就很关键。一旦确诊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定要密切注意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以下症状表现:


1、记忆力减退:以近期记忆力下降为主;

2、情绪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打人、妄想、出现幻觉;

3、睡眠障碍:易惊醒、爱做梦;


研究发现,高达50 %的痴呆症风险被认为是由于吸烟、肥胖、高血压和睡眠障碍等可预防的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这是一个越来越受到研究的问题。因此,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不应忽视认知检查,反过来说,有认知损害的患者,千万不要忘记询问睡眠呼吸情况。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缺血缺氧性痴呆,中医认为属于痰浊阻情况较为多见,痰阻气道,使“脑气与肺气不相连接”,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元神不清,导致痴呆。


田金洲教授给出了一个日常调理的方子:


黄连温胆汤:川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炒枣仁、胆南星、石菖蒲。

功效:清热化痰,通窍安神


35%的慢阻肺患者会在7年后同样记忆丧失!


(1)您经常咳嗽吗?

(2)您经常咳痰吗?

(3)您在爬楼梯、逛街、购物等日常活动时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

(4)您超过40岁了吗?

(5)您现在吸烟或曾经吸烟吗?


如果有3个或以上回答是“是”,要警惕是否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田金洲教授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危害非常大的慢性疾病,患者不仅有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大约有35%的慢阻肺患者会在7年后同样会“缺血缺氧性认知损害和痴呆”。这是因为慢阻肺会使大脑慢性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继而引发痴呆。


慢阻肺在中医认为是痰浊阻日久,会导致血瘀,痰阻气道,瘀阻肺络,加重“脑气与肺气不相连接”情况,使痴呆日重,治疗也更加困难。因此要化痰活血化瘀。田金洲教授介绍了一个日常保健的小方:


代茶饮或做成胶囊:冬虫夏草+西洋参+三七粉


冬虫夏草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主治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


三七粉活血化瘀、止血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等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纤维化疾病等。


田金洲教授强调,不论是慢阻肺患者还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一旦引发缺血缺氧性痴呆,早期是可逆的,如果在早期阶段没有干预治疗,5-6年后会进展到中重度,这个时候痴呆病情很难再逆转。因此,早发现、早诊断非常关键。田金洲教授提供了一个日常可自我检测的方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上图为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是一个最常用的轻中度痴呆的认知评价量表。评分范围0~30分,需5~10分钟。通常情况下,若患者评分≤26分,就可以考虑其患有痴呆或其他损害认知功能的疾病。但检查结果与受试者的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教育程度的痴呆分界值有所不同:文盲组≤22分,小学组≤22分,中学≤23分,高中≤24分,大学及以上≤26分,则考虑为痴呆。


一种新技术,只需3秒,可在40岁时,预测未来15—20年是否有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传统确诊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检测。而影像学检查需要做MRI、PET,对患者来说成本太高;生物学检测是一种从腰部抽脑脊液进行化验的方法,耗时长、有创伤、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那么有没有新的检测方法呢?


今年7月16号在美国召开的阿尔茨海默病国际会议上,刚刚公布了一项最新的、具有颠覆性改变的检测技术——血浆检查微量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只需简单的抽极少量血液,不仅可以让公众提前15-20年预测未来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还可以确诊是否已经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田金洲教授介绍,大多数认知障碍症患者年龄超过60岁,65岁之后,年龄每增加5岁,发病率就会增加一倍。如果按照60岁发病来算,通过抽血可以提前15-20年,也就是在40岁左右的时候,预测是否有患痴呆的风险。而且抽一次血3秒钟,创伤微乎其微,而且价廉


田教授介绍,这项技术目前在西方国家已经用于临床试验,预计明年年初会登录中国,到时候公众可以享受到这项简便价廉的最新检测手段。


好消息


为了更好地帮助公众提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9月28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面向社会公众举行免费义诊活动!仅限前300名!



82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