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瘦得像山丘,肚子膨隆如阿福?慢阻肺患者只要认真做好这几件事,就能远离营养不良
来源: 看呼吸 2020-07-05

一个人面部消瘦,腿部浮肿,肚子较大,但是肋骨特别明显,就像山丘一样,骨头与骨头之间的肉深深凹陷下去……由于呼吸耗氧,又没有足够的营养去维持,这就是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的一些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营养不良还会出现「大肚子」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告诉我们,「有些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的表现在中心脂肪蓄积,而体重下降则主要是肌肉的丢失,剩下的就只是脂肪。目前,大约有30~50%的慢阻肺患者会存在营养不良的表现。而在终末期或者重症感染时则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更高达80~90%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伟主任介绍,慢阻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但与其他以肥胖为主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同,慢阻肺主要是由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慢性持续的迁延性疾病,具有其独特之处。并且,慢阻肺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可能会比其他的慢性疾病要高很多。


但是慢阻肺患者的营养不良并非随时能够表现出来并且被人们所认识的,比如有些慢阻肺患者是以缺乏微量营养元素为最早的营养不良表现,像维生素C、维生素B、锌等摄入的减少和呼吸消耗的增多,但是多数患者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感受和表现。等到了急性加重期或重症期,往往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营养不良,一旦发生,纠正起来会比较困难。


陈伟主任表示,慢阻肺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常见的有四大类因素:


  1. 长期处于慢性感染的状态,属于慢性消耗状态,机体能量额外消耗增加;
  2. 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食欲下降,使得营养物质摄入减少;
  3. 呼吸受到限制,持续的呼吸做功,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
  4. 胃肠道功能受到相应影响,使得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有所下降。


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有没有评定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伟主任介绍,目前全世界对于慢阻肺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评定还未达统一标准,通过常规方法可以识别患者可能存在哪些营养不良的迹象或者表现,比如以下几点:


  1. 近期内体重减轻;
  2. 近期内食物摄入明显降低,比如原来能吃一碗饭,现在只能吃半碗;
  3. 出现低体质指数(BMI),如果BMI<20,认为已经处于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4. 临床中通过抽血等方法发现营养不良的表现,比如贫血、血液中白蛋白偏低等。


慢阻肺患者如何改善营养不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慢阻肺会引起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加重慢阻肺症状,再导致更严重的营养不良。那么,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呢?陈伟主任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态:


1.临床治疗慢阻肺


比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临床治疗,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感染或者呼吸肌乏力的可能,症状改善也间接促进了摄食能力。


2.呼吸康复训练


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呼吸操、抗阻训练、有氧运动等,能够协助慢阻肺患者肌肉合成,减少营养不良几率。


3.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在慢阻肺的任何阶段都能够通过补充营养去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慢阻肺患者消耗增高,应该比正常同龄人摄入更高的能量,鼓励慢阻肺患者摄入易消化的高优蛋白质的食物。优质蛋白主要来自于动物类食品和部分植物类食品,比如瘦肉、蛋类、奶类、豆制品,这四类食物是常见食物中所含有的优质蛋白质的种类。


同时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因为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帮助患者进行额外消耗,减少发生营养不良的机会。但是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往往容易同时继发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所以要适当的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即糖和细粮等食材,更多的是摄入粗杂粮和细粮组合成的优质碳水化合物。


目前对于慢阻肺患者如何摄入脂肪尚存在一定争议。因为慢阻肺有不同的分期,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建议采用常规的饮食模式,少油、少盐、少糖,但是要摄入充足能量;对于已经发生呼吸衰竭或者呼吸活动受限的患者,可以适当提高优质脂肪的摄入,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越多可使体内二氧化碳产生增多,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适当增加一部分脂肪的摄入,而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慢阻肺患者具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不是最绝对的,首先要在平衡营养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营养的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当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无法正常饮食时,可以服用口服营养补充剂,特别是符合慢阻肺患者的代谢特点,称为慢阻肺专用型的医用营养剂。这些都可以帮助患者得到一定的改善,能够起到既是锦上添花,又是雪中送炭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陈伟主任谈到,通过合理的个体化营养治疗,大约有20~50%慢阻肺患者的营养不良能够得到改善。营养支持治疗并不是去治疗慢阻肺,而是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有效缓解慢阻肺的症状,这在临床中的证据非常明确。慢性病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将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临床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专家简介 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老年学组副组长。参加国家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获得省级科技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80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23篇。致力于临床患者的各种类型的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主导人工营养支持的实施全过程以及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糖尿病等营养干预。在行业内编写基于医学减重、糖尿病的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多部,掌握国际前沿的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医学营养减重体系、家庭营养支持、临床营养诊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大奔


60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