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IT男体检发现肺部有「磨玻璃样密度影」吓得吃不下饭……「影」与「结节」哪个更接近肺癌?
来源: 看呼吸 2021-04-21

今年3月份,北京某家软件研发公司组织员工体检,小编的朋友、28岁的IT男靳某刚拿到体检报告,却被报告中的一句话吓得一两天吃不下饭。原来,正准备和女朋友筹办婚礼的他,心想着借体检的机会向女朋友的父母证明自己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他的报告其他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可胸部CT检查报告里有句话让他心里七上八下,整个人都坐立不安。上面写着:右肺中叶小片磨玻璃样密度影,建议随访。


图:IT小伙靳某的胸部CT报告


我们经常都在做关于肺结节的科普,影像学上部分小结节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可让小编始终傻傻分不清的是:「毛玻璃影」「毛玻璃结节」「磨玻璃影」「磨玻璃结节」这四种到底是啥关系?哪些情况下需要警惕是肿瘤?哪些情况下是可以采取抗炎治疗就完全解决问题的?这几种情况分别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还有,哪些行为能引发这些「影」和「结节」呢?……带着疑问,小编采访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之一的杨拴盈教授。


像他的这些临床症状,基本上都是属于肺炎性质的磨玻璃影……磨玻璃影和磨玻璃结节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


杨老师告诉我们,现在CT影像学技术已十分成熟,许多患者的确可以在常规体检中发现问题,比如胸部CT发现有「肺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条索状纤维灶」等等,检查报告里写的这些结果通常都是比较专业的术语,而老百姓不是十分清楚程度的轻重,容易惊慌,这很正常。医生在门诊上也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拿着体检报告来询问。如果的确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甚至是手术切除的结节,不排除为恶性肿瘤的,医生也会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最大程度消除因认识不够给病人心理上造成的过度担忧;而那些从影像学上就能够判断仅仅是肺炎性质的阴影,对于患者的担忧和疑虑,更多是耐心地做讲解,把相关知识普及给患者。


针对IT小伙的这份体检报告,杨主任说,因为没有看到他具体的胸部CT,但光从报告结果看,他的问题应该不大。实际上,磨玻璃影和磨玻璃结节并不完全一样,很多人往往理解错误。


那么,磨玻璃影和磨玻璃结节要如何区分?各自都有哪些症状呢?


杨老师告诉我们,比如说这是一个肺炎患者,肺炎患者他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上就可以是一个磨玻璃影。这个磨玻璃影随着病情的加重往往会发生变化,如果磨玻璃影的范围大一些,患者可能就会出现临床症状,比如说发热、咳嗽、咳痰,范围再大一些,可能还会有气短的表现。但是,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却很少有症状。


我们常说的磨玻璃影,也可以称作为毛玻璃影,这是一回事。磨玻璃结节,它不管大小如何(可大可小,小可以直径2-3毫米,大则不超过3厘米),良性还是恶性,它的边界都是比较清楚的。磨玻璃影的分类中包括磨玻璃结节,但我们通常所说的磨玻璃影,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影像学上看到的边界不清楚的磨玻璃影,这种往往是渗出性的改变,病因以炎症居多,比如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肺间质性疾病在急性期也可以出现,当然,磨玻璃影也有可能是肺癌,如肺炎型肺癌,但这种肺癌较少见,且临床和影像学也有一定的特征。简而言之,就是从胸部CT影像学上的表现看,磨玻璃结节的边界往往不清楚,与边界清楚的磨玻璃结节有着很大区分,一般临床大夫拿着片子给病人一讲,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和区分。只有那些因服用某些药物导致肺部出现的浸润性阴影,需要警惕是间质性肺炎,那些情况在临床上比较难以鉴别诊断,因而容易误诊(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磨玻璃影久拖不治且范围增大可能引起咳嗽、气促、气短,……但磨玻璃影合并磨玻璃结节的患者须谨慎



那有没有一种情况,患者既有可能是恶性肿瘤的磨玻璃结节,也有可能仅仅是炎症的磨玻璃影呢?合并这两种情况的患者有哪些症状?


杨老师告诉我们,首先在人群的划分上,有磨玻璃影的人群并没有特异性,也就是说,男女老少都可能会发生。而有磨玻璃影的患者,如果久拖不治,病情进展,范围增大,将来可能引起咳嗽、气促、气短。


但是,恶性肿瘤性质的磨玻璃结节和炎症性质的磨玻璃影,这两种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有的患者既有磨玻璃结节又有磨玻璃影,像这样的患者一定要仔细甄别,到底哪些结节是恶性的,哪些是良性的。因为他们可以出现症状,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患者的症状取决于磨玻璃影病灶范围的大小,磨玻璃影越大,有症状的机会可能越多,但也可以无任何症状,主要因病人个体而异。越拖到后期,浸润得越广泛,有症状表现的可能性更大。在治疗上,只有磨玻璃影的患者在抗炎等治疗后一般很容易好(吸收),但合并有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则需要做相关检测才能判断良恶性,更多的还是要随访、观察。


知识点小结:


磨玻璃影:多因肺部炎症引起。可随着范围增大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气短等症状。

磨玻璃结节:往往无症状,肺部CT影像学显示边界相对清楚。


专家简介 杨拴盈


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大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兼胸膜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兼肺癌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肺癌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中国肺癌杂志》、《国际呼吸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常务编委或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6篇,SCI 66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相关指南、共识16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大奔
71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