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新冠综合征(简称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后仍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症状表现,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且无法通过其他诊断来解释。长新冠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疫情后时代,针对长新冠的研究接踵而至,文章简要阐述长新冠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总结长新冠症状的辅助评估手段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对长新冠的认识水平,并优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长新冠综合征;后新冠综合征;发病机制;干预;管理
自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情预警拉响,全球各国即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应对新冠感染,现阶段已取得显著成效,在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然而,这一威胁并未消失,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感染急性期的病理改变转移到治愈后的「长新冠综合征(简称长新冠)」或「后新冠综合征(简称后新冠)」征象。长新冠这一概念目前仍无准确定义,最早是由法国感染病专家Davido等于2020年6月提出,即「新冠后慢性症候群」[2]。一般认为,患者新冠感染后康复期持续存在一个或多个系统受累的临床症状和功能受损,且距感染初始症状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即诊断为长新冠综合征[3]。
根据WHO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球共计超过7.6亿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有690万病例死亡[4-5];新冠患者除感染早期表现出明显的急性症状外,相当比例康复者还会出现长期并发症。长新冠不仅见于重症住院患者,轻中症甚至未住院患者也可表现有类似症状[6]。持续存在多系统症状表现和功能受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关于长新冠的病理生理机制尚待更多研究深入阐明,针对长新冠管理和治疗的共识也有待制定。基于此,本文对长新冠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管理进行概述,以期提高对这一临床表征的认识和管理理念。
1、长新冠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长新冠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其具体症状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新冠的急性感染症状通常持续几天至几周,而感染治愈后的长新冠症状却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长新冠较常见症状为疲劳和呼吸困难,其他不典型症状包括认知障碍、嗅觉和味觉减退、失眠、肌痛等[7-8]。另外,有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后在半年内存在的常见症状包括焦虑或抑郁(22.82%)、呼吸异常(18.71%)、腹部症状(15.58%)、疲劳或不适(12.82%)、胸或咽痛(12.60%)、其他疼痛(11.60)、头疼(8.67%)、认知障碍表现(7.88%)、肌痛(3.24%)[9]。
从新冠病毒的直接致病机制来看,这些多系统性症状的出现反映了新冠病毒可感染机体全身多种细胞类型。病毒刺突蛋白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受体进入胞内,而ACE2表达的靶细胞存在于肺、肾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个系统[10-11]。作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肺部细胞感染会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沉积,引起肺泡和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另外,病毒入侵会启动机体的免疫防御级联,过度的免疫反应将引发炎症因子风暴,造成肺外组织器官的炎性损伤和功能异常[12]。
长新冠患者能够出现多种心血管和神经相关疾病,常见的包括心血管、血栓性和脑血管疾病、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ME)或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与新冠急性感染期间血管内皮损伤与凝血异常、休眠病毒再激活、炎症免疫等相关病理生理过程有关[13-15]。急性期感染促成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大量炎症因子和活性氧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激活凝血级联诱导凝血因子等物质释放,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加大了器官供血短缺和血栓形成风险[16]。新冠所致内皮炎是引发正常凝血机制失调的核心,阐释了新冠患者全身微循环功能受损和多系统后遗症的可能机制[17]。肺部血栓的形成堵塞肺血管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造成患者低氧,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微血栓进入脑部导致神经细胞氧供不足,造成患者注意力和记忆障碍,认知功能与精神状态下降。
此外,宿主机体可能存在潜伏病毒,其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不会引起病理改变,但在机体应激或免疫失调的情况下,潜伏病毒再激活时将会剥夺正常宿主细胞的必需代谢物,影响宿主细胞氧化磷酸化进程,甚至导致细胞死亡[18]。「休眠病毒」如EB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6等再激活时,将驱动神经炎症导致ME或CFS发生,促成患者疲劳、认知功能异常、睡眠障碍等长新冠症状[19-20]。而全身炎症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使得外周细胞因子和其他血液衍生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炎症反应[21]。
除上述机制外,长新冠症状还可能与新冠病毒持续脱落、肥大细胞活化、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总之,长新冠是机体多系统并行或相继作用的后果,期望未来研究在诠释其复杂生物学机制的同时,动态评价症状相关受累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状态,从而精准锚定长新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靶点。
2、长新冠监测与临床干预
除主观症状外,部分长新冠患者也表现出日常行为活动受限,反映机体器官处于功能受损或机能下降状况。尽管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或检测指标来明确长新冠患者的功能状态,但已有文献报道,可通过相关检查来辅助评估长新冠对于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应强调的是,针对长新冠开展检测前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同症状的疾病。
首先,长新冠症状中呼吸系统受累较为常见,呼吸功能检查是评估长新冠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静态或运动肺功能检查如肺容量、通气换气功能、肺弥散功能和氧耗等检查,可评估肺通气功能、气体交换效率和肺部疾病严重程度;当呼吸系统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应行胸部CT筛查肺部病变,如是否存在肺纤维化;而在肺部不存在实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肺通气调节不当所致,POTS也是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式之一,对此倾斜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22-23]。
其次,长新冠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和炎性反应程度可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评估,如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铁蛋白等指标;免疫学检查,如抗体水平和T细胞功能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而对于凝血异常和血栓风险患者,可考虑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因此,以上指标可用于辅助评估长新冠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继发风险,也可为后续治疗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是诊断长新冠的参考指标。
针对长新冠的治疗和临床管理,目前尚无相应指南或共识。其总体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的特异性器官功能障碍和改善生活质量。感染早期的高病毒载量是导致长新冠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不仅能有效减少病毒载量、降低重症风险,也有助于预防长新冠发生、缓解后遗症病情[24]。在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表现时,可考虑使用布地奈德或福莫特罗进行抗炎治疗,使用复方甲氧那明、孟鲁司特等进行对症治疗。在肥大细胞异常活化促成过敏症状时,氯雷他定等组胺拮抗剂可用于缓解鼻炎、荨麻疹、皮疹等长新冠表现[25]。对于新冠后凝血疾病高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行抗凝治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辅酶Q10具有抗氧自由基及膜稳定作用,适当补充辅酶Q10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并缓解ME或CFS引起的疲劳、运动后不适等表现[26]。
另据报道,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的食品补充剂如维生素C、羟基酪醇等,不仅有助于身体抵御病毒感染,还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新冠感染后出现的长期疲劳和胃肠道问题[27]。最后,在应对焦虑、抑郁和脑雾等精神情况时,需积极开展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给予艾司唑仑或舍曲林等药物作相应干预。以上治疗措施或辅助用药的适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新冠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具体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功能指标综合评价后给予个性化调整。
3、针对长新冠的个人管理
长新冠已成为一个既定存在的事实,应作为一个持续的、慢性的健康问题进行长期管理。在感染急性期后,罹患长新冠者即可考虑实施渐进式康复计划,以最大程度减轻新冠对机体的病理影响。参考WHO发布的《康复指导手册:新冠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首先,患者应积极参加呼吸锻炼、肌肉训练等康复训练,改善呼吸肌肌力、耐力,保持或改善胸廓活动度,增强整体呼吸功能;对于持续咳嗽和呼吸不畅的患者,同样可从肺功能训练及分阶段的康复活动中受益;其次,患者应注意饮食,保证营养物质摄入,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再感染的可能;最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系统性疾病的继发风险[28]。
值得注意的是,再次感染将进一步增加再感染急性期、急性期后的全因病死率和不良健康事件风险[29]。另有研究证实,接种疫苗与随后发展为长新冠的风险降低有关,两剂疫苗的预防效果优于单剂疫苗[30]。与未接种疫苗人群相比,接种疫苗后二次感染的风险降低了53%,二次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降低了55%[31]。
因此,对于感染过一次新冠肺炎且康复了的人群,预防再次感染是避免长新冠发生及其进展的关键所在,疫苗接种一方面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再次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可通过增强免疫清除病毒或恢复急性感染后的免疫失调反应来减轻长新冠症状[27]。新近一项研究发现,发生长新冠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69岁之间风险最高)、女性、基础状况不佳、哮喘及肥胖,提示此类人群作为高风险人群,应重视新冠后的个人管理和二次感染的预防,及时监测身体状况,将长新冠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小化[32]。
4、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新冠病毒导致了全球大流行爆发的时代已暂时告一段落,但尚未「谢幕」,其新型变异株仍会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持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何况感染新冠肺炎后的长新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负面效应仍处于进行时,值得持续关注。长新冠作为大流行中最大的未知因素,表现涉及多系统器官且相关机制错综复杂,一方面,亟需多学科协作开展研究,揭示长新冠致病的关键治疗靶点或生物标志物;另一方面,有待面向重点人群展开标准化专项检查,并加强公众认知和个人管理意识宣传,以应对长新冠带来的持久性全球挑战。
参考文献(略)
作者:宋时旭1,郑雅莉1,高占成2;作者单位:1.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年第43卷第9期述评栏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200011769)
DOI:10.19538/j.nk2023090101
引用本文:宋时旭,郑雅莉,高占成. 长新冠综合征概述[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9): 705-708.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ID:zgsynkzz)
原链接戳:述评 | 长新冠综合征概述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