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富教授等:新冠病毒XBB突变株的由来、特点和可能导致的临床应对挑战
来源: 呼吸界 2023-01-16

1、流行病学:


国际


XBB是BA.2突变株BJ.1 (BA.2.10.1.1)和BA.2.75 (BA.2.75.3.1.1.1)的重组毒株,而不是来自于单一突变(图1)。2022.8月中旬首次在印度发现(图2)[1]


图1 新冠病毒进化路线图


图2 来自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奥密克戎毒株的频率检测


美国疾控中心(CDC)于2022年12月30更新的最新新冠毒株检测数据,XBB.1.5突变株已经占到美国新检出毒株的40.5%,并且约是一周前的2倍、2周前的4倍(图3)。


图3 美国CDC新检出新冠毒株的分布


根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


国内


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提及,国内已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与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12月30日,陈赛娟院士团队的研究表明,针对 2022 年秋冬季上海地区新冠病毒感者的 369 份病毒基因组数据进行测序,鉴定出一系列Omicron变异株,包括25例XBB毒株;这25株XBB中,96%的XBB病例(24/25)为境外输入病例(图4)[2]


图4 Omicron变异株分布情况


1月3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在闭环管理的入境人员中检测出了XBB、BQ.1、BQ.1.19等奥密克戎进化分支病毒株。


2、更强的免疫突破特点:


XBB亚型的变异峰值位点有14个,其中包括N端结构域(NTD)中的5个位点,以及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中的9个突变(图5)[1]RBD上的大量突变使XBB亚型毒株获得了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图5 XBB毒株突变示意图


曹云龙、谢晓亮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XBB是目前对已知的抗体逃避性最强的毒株,远远超过BA.5 [3]


Raj Rajnarayanan教授团队量化了免疫逃逸的严重程度,以Omicron BA.2(0.33)为参照,BA.4/5约为0.43;BF.7约为0.6;而XBB超过了0.9 [4]


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相似,但Andrew Pekosz教授表示XBB.1.5还具有一个额外的突变F486P,使其与ACE2受体的结合更紧密,可以更好地与细胞结合,这使得XBB.1.5毒株更容易造成感染。曹云龙教授的研究亦支持相似观点[5]


3、临床处置上的可能挑战:



XBB可能会导致接种过疫苗或既往感染人群继续感染,且传染速度可能会超过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曹云龙教授表示,以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效力看,近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BQ.1.1.10、XBB等对于三针灭活疫苗(CoronaVac)接种者的血浆显示出严重的逃逸能力;即使是接种三针疫苗后又感染BA.1、BA.2、BA.5乃至BF.7的康复者,其血浆对于最新的XBB等突变株的中和滴度也较弱(图6)[5]。何大一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XBB对当前的新冠疫苗(包括针对突变株的二价mRNA疫苗)构成了严重威胁[1]。这意味着我国感染过BA.5.2和BF.7毒株的人在BQ.1和XBB两个新变异毒株流行时,可能会重复感染。此外,上述两位学者的研究还均发现BQ.1和XBB毒株会使几种中和早期奥密克戎的单克隆抗体失效[1,5]。2023年1月3日,Fred Hutch研究所的HHMI研究员Jesse Bloom在社交媒体发布相关数据,显示XBB.1.5毒株是美国目前传播系数最高的变异毒株(图7)[6]


图6 XBB.1.5表现出增强的hACE2结合和强烈的抗体逃避


图7 Bloom团队相关表述截图



致病力可能与目前的毒株类似。当前尚无证据表明,与现阶段的流行株相比,XBB相关变异株(包括XBB.1.5)会造成其他不同的临床症状。许文波所长介绍,BQ.1和XBB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布的《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as of 21 December 2022》认为目前暂无证据表明XBB变异株对严重性有影响(图8)[7]


图8 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相关截图


来自美国CDC的数据表明,近期病例报告数及病例死亡数仍较为平稳,但近期病例住院人数有一定上升,尤其是70岁以上人群[8]。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这和奥密克戎变异株XBB有关,但这可能提示需要重点关注老年人群。



新冠毒株以攻击呼吸道为主,可能会累及到下呼吸道和胃肠道,甚至是其它器官。近日网上所传的XBB更容易攻击心脑血管及胃肠道的言论尚无研究数据支持。目前认为XBB仍以侵犯呼吸道为主。新冠相关毒株主要与ACE2受体结合而致病,而ACE2受体广泛表达于身体各组织,包括心脑血管、胃肠道以及肺等。因此新冠相关毒株,包括XBB都有可能累及胃肠道造成影响,导致腹泻等症状。但暂时无法得出XBB变异株更易导致心脑血管及胃肠道症状的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已有的研究数据,XBB相关变异株在临床诊疗过程的要求中可能不会有较大变化。但应当关注以下问题:


1)其免疫突破特点可能造成的重复感染问题;


2)XBB可能对大多数前期开发的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完全或部分耐药,这可能影响临床治疗及药物开发;


3)XBB是否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或临床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4)目前仍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群;


5)需要持续监测新冠毒株的流行及变异情况。





参考文献或网址 (可上下滑动浏览)


1.Wang, Q., et al., 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 Cell, 2022.

2.https://journal.hep.com.cn/fmd/EN/10.1007/s11684-022-0981-7

3.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9.15.507787v3

4.https://twitter.com/RajlabN/status/1577473842049597441/photo/1

5.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3.01.03.522427v1

6.https://twitter.com/jbloom_lab/status/1610007583749967872

7.https://www.ecdc.europa.eu/en/covid-19/variants-concern

8.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datatracker-home




作者:徐金富 钱浩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


本文完

责编:Jerry


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