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人抗疫在海外(2)丨李鸿茹:让在菲侨胞度过最难熬的恐慌时期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来源: 呼吸界 2020-05-05


编前语


「侨领去世对侨胞打击很大,我们到达当晚他们就登门求助,在菲侨胞也讲闽南语,在异国他乡听到乡音求救,我几乎边听边掉眼泪……」刚从菲律宾支援归来不久、正在隔离期的福建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鸿茹,讲话的声音冷静凝练,却句句饱含深情。作为中国赴菲律宾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之一,在菲律宾的14天里她凭着一股韧劲支撑着昼夜不分的工作,白天不停与人交流沟通,晚上整理多份手册、文件,发动翻译团队将「中国经验」逐字逐句译成英语……他们帮助在菲多达320万名侨胞度过最难熬的恐慌时期,回国后在隔离期仍旧继续跟踪指导。


侨领感染去世对侨胞打击很大,我们的侨胞处于非常恐慌的状态……我当时一边听一边掉眼泪

 

图片说明:到达菲律宾,菲律宾外长洛钦及卫生部助理部长隆基略迎接



假如不是疫情原因,也许当我在菲律宾见到同样讲闽南语的侨胞,心情会是激动和愉悦的,但这次不一样,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和难过。


4月5日下午我们刚抵达菲律宾。菲律宾华侨较多,大多来自福建籍,老侨新侨合起来大约有200多万,如果有华人血统(就是指菲律宾人与侨胞联姻后的后代)有320万



早在援菲前,我们就知道侨胞恐慌就比较严重,而当我们在菲律宾,与侨胞面对面,亲耳听着侨胞讲述这些情况时,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焦灼与恐慌,他们真的是太需要我们了,我几乎是一边听一边掉眼泪。


对在菲侨胞,我们采取了「三类服务」的分层指导法

 

图片说明:到菲律宾卫生部进行交流



我国对赴菲律宾支援的医生在选人方面十分严格,要求大部分成员都有武汉一线抗疫经验,且选派的人员中覆盖侨办干部,负责医院新冠肺炎的管理人才,有在ICU一线工作的医师,武汉金银潭医院奋战过的医师,方舱医院工作过的临床医师,院感专员、中医医生、护理人员等,还有CDC的社区管控专员、实验室人员。此前我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福建)队援鄂医疗队第二队队长,见证了武汉武昌、汉阳方舱医院从筹建开始到建制、到规范实施、再到休舱的整个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很荣幸被选派援菲。


图片说明:走访崇仁医院时和李医师提出进行院感防控措施的改进意见


在菲十四天,我主要负责诊疗经验交流、与侨胞沟通和院感三方面。到菲律宾第二天,我们就开始走访崇仁医院,这是一所主要针对侨胞的医院,我们听取了他们新冠肺炎病例的介绍,其中有无症状感染者,有轻症,孕妇及重症病例,与他们交流诊治经验。他们重点介绍医院应对新冠的布局改建,经过实地走访之后针对他们在院感防控措施的不足,我们提出相应的建议……


对在菲侨胞,我们采取了「三类服务」的分层指导法。对于已经住院的在菲同胞,我们请大家安心在院治疗为主;对有症状但尚未住院的同胞,采取在线咨询方式服务,在菲期间共咨询200多人次,其中少部分是新冠患者,大多数是焦虑恐慌的情况;对健康人群进行新冠肺炎常识及个人防护知识的普及。

 

图片说明:考察菲律宾总医院(菲律宾最大的传染性医院)

 

图片说明:实地考察菲律宾总医院


日夜连轴转导致严重口腔溃疡、剧烈牙疼床上打滚……


在菲期间,经常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身的疾病是一个方面。由于我们经常利用夜间与志愿者团队交流、咨询、整理资料,翻译校对资料,常常加班,最迟凌晨一两点才休息,清晨五六点又要起床工作。我们同行的呼吸科副主任卓惠长曾出现严重口腔溃疡,难以进食,开口说话都异常困难,但他仍坚持参加各场交流活动,坚持完成任务。而我则遭遇过一次特别严重的牙疼,那天深夜,我疼得在床上打滚,又不敢打扰其他人员,还好随身带了甲硝唑和止疼药,于是靠止疼药硬撑住,完成了手里的工作。

 

还有一次,我的手机出现故障,当时正好在与中资企业视频连线,需要用手机进入打开腾讯会议链接,可当时我负责的宣教内容时间眼看着就快到了,我特别着急,最后到了侨办蔡处的房间借了她的手机来完成工作。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进行后期的工作,菲律宾中资企业小杨为我送来一部新的华为手机,这些虽说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处处体现出在菲期间我们同胞之间的手足之情……

 

多次提议建设「三区两通道」,这对于院感防控非常重要,菲方很认同


菲律宾方面很关注中国及疫情较重的武汉是如何做好防控的。比如,如何进行病例追踪?如何提高隔离效果?菲律宾总医院负责新冠病房的主任向我们提出,「因为医疗资源有限,菲律宾当时无法对所有疑似患者进行检测,但已开始实施居家隔离,我们是否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如何有效进行隔离?」围绕这些方面我们做了充分的经验分享,对他们触动很大。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菲律宾的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综合医院改建的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的病区,院感防控比较薄弱,已出现医务人员感染。菲律宾卫生部的一名主任Anjo Benedict R. Fabellon说,「我们不能失去这些医务人员,他们是抗疫的主力。」于是我们在多个场合、多次地提出建设「三区两通道」,这对于院感防控非常重要。这方面的阐述得到菲方的认同,我们经常开会讨论到很晚。

 

图片说明:我们提供给菲律宾政府的医院「三区两通道」示意图


她说:考试还有下次,但抗疫更重要;而她希望自己能通过拍摄规范的视频,向菲律宾民众宣传防疫知识。


后方支援我们工作的有一个志愿者团队,团队里的丁曼真博士祖籍厦门,从小跟随父母到菲律宾,后来长期居住并在此就学,目前是在读化学系博士,她在第一时间就报名志愿者团队。我的印象中,她总是以最快速度在第一时间完成翻译任务,且及其耐心细心发现问题,反复修改。关于北京地坛医院《穿脱防护服》视频翻译及配音,恰逢她的博士大考,但她仍坚持与专家组配合,反复修改校对不下20余次,考试前一日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又早早起来再次修改,以确保专家组能在返程前将翻译资料赠予菲方。而她自己在改完最后一稿结束后才匆匆赴考,对此她没有任何怨言,「考试还有下次,但是抗疫这次很重要,能为抗疫付出一份努力,我一点都不后悔。」

 

团队中的爱丽是湖南人,是一名业余记者。她只身一人从湖南到菲律宾奋斗10余年,才有了目前的小小业绩。本来疫情发生后,她是有机会在乡下避开疫情的,但她得知医疗专家组援菲,毅然写请战书,申请参加志愿者并成为赴临床一线的志愿者之一。每次交流,她都会很认真地向我们学习新冠相关知识。我也将带去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及方舱医院工作手册、院感防控手册赠送给她。让我没想到的是,她每天挑灯夜读,做了大量笔记,这些准备工作都将被她用于以后的宣传工作中,她说希望自己能通过拍摄规范的视频,向菲律宾民众宣传防疫知识。


国内方舱医院的经验派上用场,他们的方舱医院被我们称为「彩虹方舱医院」……


我们将国内方舱医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菲方分享。菲律宾的方舱医院很有特色,他们根据菲律宾的特殊文化,利用不同颜色做成了不同的单位,我们称它为「彩虹」方舱医院。他们为每位患者设置了独立的空间,有独立的床帘,还为患者准备了很好的生活设施,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且增加舒适度。在我们回国之前,菲律宾已准备启用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


图片说明:走访菲律宾方舱医院



针对新冠知识及个人宣教方面,我们分别在4月9日及4月13日进行两场视频在线宣传教育。两场宣教得到了央视的支持,他们通过同声传译到央视Asian Pacific facebook。第一场的在线听众就超过1万人次,而第二场关于新冠肺炎中医中药诊治及防护常识的宣教,同时播放由福建省人民医院自创的应对新冠肺炎的强肺操、太极健肺养心功,获得了7万多的点击量。侨胞、菲律宾人民,包括菲律宾卫生部等官员均在线关注我们的讲座。后来,大使馆又安排了3场分别针对留学生、外派老师、中资企业和志愿者等的线上视频宣教,我认为正是通过这些线上视频宣教的工作,最终使得我们的侨胞、菲律宾人民认识和掌握到新冠肺炎的相关常识,了解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大大减少了大家的恐慌情绪。


图片说明:在菲律宾的第一场视频宣教:新冠常识普及


第二场视频宣教:新冠肺炎中医中药救治,图中在放映福建省人民医院自创的「强肺操」、「太极健肺养心功」

 

图片说明:与马尼拉以外的驻宿务总领馆、驻达沃总领馆、驻拉瓦格领事馆等大使馆连线视频会议


菲律宾外长激动地说「这是买不来的中国经验!」

 

在菲律宾,我还组织志愿者翻译《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第三版)》,通过我们日以继夜的工作,多次反复校对,高质量完成专业、严谨英译稿,还有一份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处长翟晓辉团队的《中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文献,主要阐述如何进行统筹及管理方舱医院,与菲律宾政府分享中国利用方舱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我们特地为这些小册子设计了封面,这个「双手托起爱心」的设计寓意中国赴菲律宾抗疫医疗专家组带着爱心而来,将毫无保留分享我们的经验,远看则像一群「大白」(「大白」形象在武汉抗疫情过程中已用来寓意白衣执甲战士,成为援汉医务人员的卡通形象)围托着爱心,寓意我们12位医务人员带着爱心和祝福而来。

 

图片说明:我们翻译的《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第三版)》英文版封面的设计

 

我组织并翻译了北京地坛医院《穿脱防护服》视频英文翻译及英文音频整合版,并赠予菲方,同时赠送国内已翻译好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中英文版,《方舱医院感染控制手册》英文版。这些资料囊括新冠诊治到院感防控,方舱医院建设及工作计划等多方面的经验,这是中国赴菲律宾抗疫医疗专家组满满的心意,毫无保留与菲方进行分享。


记得我们离开菲律宾之前,当我们将这份「正式礼物」赠送给菲律宾的官员时,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那种特别真诚的感恩之情。卫生部助理部长隆基略找医疗组长翁山耕副院长求签字并留下联系方式,组长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其实,看似这是一个小小的留念动作,但却代表着一份情谊的结果。这是特殊的「中菲抗疫情」。

 

图片说明:4月18日,菲律宾卫生部总结会后的赠书仪式


图片说明:向菲律宾赠送的「中国经验」(总共7册)


图片说明:4月18日晚驻菲律宾大使馆总结会,侨界为我们送来「施仁友邦,慈济天下」的匾额。


图片说明:4月19日回国前,菲律宾外长洛钦、菲卫生部长杜克等为我们送行,机场合照



专家介绍




李鸿茹

医学博士,福建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分会理事,《THORAX》青年编委,《中国实验动物学报》通讯编委,《中国比较医学杂志》通讯编委。课题: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院内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及“863”课题,并参与其他国家级课题7项,省厅级课题十余项。论文:SCI论文1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6篇),国家级论文 10余篇。获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福建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2次(第二完成人);全国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优秀论文奖1次(第一作者);全国呼吸年会优秀论文1次(第一作者)。


版权作品,未经《呼吸界》书面授权,

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节选发布,违者必究。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排版:Jerry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