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作了题为《常态与应急相结合——当前新冠防控的策略》主旨报告。
报告中,王辰院士分析了影响未来疫情的因素,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疫情防控转入大流行背景下的「新常态」,并提出了常态化防控的主要应对措施。《科学网》记者根据王辰院士讲话视频整理了演讲实录,分享给大家:
要点速览
● 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而是疫情时代。究竟处于世界整体疫情的哪个阶段,尚待观察确定。预判疫情的难度极大,而精确的预测几近不能。目前还远不是一个可以懈怠的时候。
●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状态:本土传播基本阻断,散发、小规模流行/暴发呈常态化,境外流行持续,对我国的输入压力长期存在,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转入大流行背景下的「新常态」。
● 多起疫情与海鲜市场密切相关,原因可能在于海鲜在疫源地被污染后病毒通过冷链运输存活下来,被运至国内。集贸市场本身又多有易传播条件和环节,形成疫情风险大。不只海鲜,其他在疫源地被污染后经冷链运输的食品亦存在传播疫情风险。对来自疫源地经冷链运输的食品需要严管。
● 今年秋冬和明年冬春季节新冠若与流感交织,会增加鉴别诊断难度,显著增加社会隔离等防控成本。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办法是及时、较普遍地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一般是在9月底以前接种,不要晚于10月进行充分的大规模人群接种。
● 常态化防控状态下的主要措施:建立高度敏感的新冠肺炎/呼吸道传染病常年监测系统;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为导向,平战结合、平战转换;科学布局医疗资源,补齐短板;制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与医疗应急预案;对秋冬、冬春季节可能出现新冠交织流感疫情预作谋划部署,等。
以下为报告视频实录
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是疫情时代
关于新冠疫情,我们知道,现在全球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状况。根据最新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已经超过2000万人感染,死亡已经超过70万人,而且疫情还在不断进展和蔓延中。我们国家是受到疫情严重影响最早的国家,但现在总体情况控制得比较稳定。
从我国的情况可以看到,经历了1、2月份比较严重的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省的暴发之后,现在疫情已经总体趋于明显的控制,而且基本上只是间断发生小规模流行或小规模暴发的状况。
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后疫情时代」。实际上,这个概念必须很清楚,现在不是后疫情时代,现在是疫情时代。
目前的情况,很显然,不是一个可以懈怠的时候,包括中国在内。新冠疫情还是一个造成全球性影响和危机的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预判疫情的难度是极大的,而精确的预测几乎不能
作为疫情时代中的一个中间时间点,我们当前到底是处于疫情早期、中期还是后期?到底是尚处在疫情发展期还是已经到了极期或者马上接近消退期?这都是我们需要考量和估量的,但确定地说现在到底处于哪一时期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对新冠肺炎的疾病规律、很多特点还没有掌握。因此,对疫情的干预,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采取专业和社会行动,使疫情可控。
我们知道,控制传染病关键靠3大手段:第一是隔离传染源;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一般的医学原理和规律规则。
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一般的医学规则采取社会干预措施,像追踪病源,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一系列措施。再一类措施就是科技干预措施。科技干预是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一些专业化的行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医疗救治行动,包括药物治疗、利用疫苗所采取的预防行动等等。这两类措施都是在干预疫情中最主要的因素,它们的交互作用影响到疫情总体的防控效果。
对未来疫情趋势的估计,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也被无数次问到对疫情的趋势和走向如何判断。大家知道,我们对病毒、疾病、疫情规律掌握得还是不够的,疫情如何走向虽然可以做一定的估计或猜测,但很难真正做出很有把握的预测。
影响疫情最本质的因素,实际上是病毒变化后之于人体的特点。在面对人体这样一个新宿主的环境下,病毒必然会加快它的进化和变异,以适应人体这个新的宿主,便于病毒自身生存和繁衍。这是生物界一种通常的规律和现象,叫做对新宿主的适应现象。表现出来的包括基因的改变,还有其它性状的改变。病毒变化后影响疫情的主要是它的两个性状:一个是致病性,一个是传播性。
传播性决定疫情播散的广泛性,致病性决定了被感染人体的临床表现,包括含病死率在内的病情严重程度。
我们知道,不同病毒的变异株,不同的病毒株在不同传播链上,在不同的传播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同境遇。它受到不同被感染个体的影响,包括个体易感性、是否打过疫苗、是否用过有效的药物,也会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是否采取隔离等干预措施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试图回答疫情走向问题,组织了很多专家对疫情趋势进行了研判,认为全球COVID-19的风险水平非常高,大流行预计要持续很长时间。有些专家认为可能会有几年的时间。我们不希望这样,但这是专家们的一个估计。我要提示的是,这些估计都是非常初步的,很难谈到准确的预测。
不同病毒株不断的进化和变异,其传播性和致病性发生动态变化,加上各株在传播中所遇到的隔离等社会干预、疫苗等科技干预不同,每个病毒株及其所致疫情的「命运」会大不相同。诸多本身即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自变量的组合影响,使得预判疫情这一因变量的难度极大,精确预测几近不能。
采取适法适度的专业和社会行动是疫情防控之要
从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到包括我国所处的西太平洋地区的办公室,都根据全球和本地区情况做了一系列的风险预测,根据有关社会干预和科技干预措施的效率与效果,提出了风险调节策略(Risk-adjusted Approach),即根据疫情状况与风险,疫情干预与医疗能力贮备情况,针对性地采取专业和社会行动,保持疫情可控。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社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影响民生的因素不仅仅是传染病,虽然传染病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突如其来的扰动因素,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但也要适法适度,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并切实用以指导实践。
我们应当采取收放自如的方法,不追求以极大的不成比例的成本和效益比,把疫情压得极低或者求零,而是采取在疫情可控前提下的一个科学适度的成本效益比。你要把疫情压得极低(尤其是「归零」),投入的成本是极大的,而效益有限。另一方面,如果放得过开,则可能会出现疫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程度较重的情况,又会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对此则要采取相对更重些的措施,始终保持将疫情压到一个较低、可控的程度,对社会运转不构成显著的影响。
需要强调,关于「宜收」还是「宜放」的判断是要基于对疫情的精确、可靠监测及对干预能力评估的基础之上的。
对我国当前疫情状态的基本判断是: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散发、局部小规模流行/暴发呈常态化;境外流行持续,对我国的输入压力长期存在;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转入大流行背景下的「新常态」。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状况。
科学适度的防控符合疾病本身规律,符合人类要照顾到很多方面的协调发展的要求,也就是中央提出来的要协调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样一个问题。
防控进入常态化与专业化应急结合新模式
当前在疫情防控方面应有两个转变:
一个转变是要从全面的应急处置转变为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
另一个转变是疫情防控模式从群专结合、群防群控为主的模式,转变为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常态管理模式,也就是比较精确化的「手术刀式」的防控管理方式,是我们强调的基于监测基础之上的疫情应对。为此,要求有关行政和业务部门必须保持一种高效、敏感、专业的状态,才能保证社会处于常态。专业化的判断、专业化的管理,这是特别需要强调的。
国内防控工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重视科技的力量、专家的力量,尤其是真正经过调研和思考,治学严谨,思维清晰,能秉公执言的专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此,列举疫情背景下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一些新常态,各方应当遵守。在社会活动和民众生活方面:控制购物、会议、会展、运动会、演艺等人群聚集规模 ;保持戴口罩、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控烟、分餐等卫生习惯 ;预约看病、预约办事 ;减少商场购物、旅行、聚会等密闭空间暴露风险。在生产、工作方面:防疫措施下的生产;应急性的临时停工 ;选择远程办公、虚拟会议、虚拟教学;应急性的临时停课,等。
常态化防控状态下依靠的主要措施:启动严重情景的应急准备工作;建立高度敏感的新冠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常年常态监测系统;建立新冠肺炎「外防输入」常态化机制;保持灵活的应急响应级别调整机制;积极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探求防控规律与适宜措施。
要做好应急的准备工作,不能再将防控变成完全的遭遇战,要变成有准备的战斗。需要启动针对严重情景的应急准备工作:武汉/湖北疫情早期经历是开展应对准备最重要的参照场景;中央政府制定应急准备工作的指南,指导各地方政府积极准备;预作关键能力储备:方舱庇护医院是遇超大规模疫情时医疗资源大幅扩展最有效的方式,因新冠肺炎80%以上都是轻症或普通型病人,可用方舱医院迅速地把大量轻症病人隔离、收治,阻止疫情传播,重建有效的医疗系统;病原检测能力;流调能力;密接人群管理能力;危重症救治能力。
「平战转换」机制,是人类社会资源的一种调整方式。形成新常态,要多维度搞好「平战结合」。
医疗资源一定要科学布局,及时、充分地补齐。坦率地说,全社会在对医学和卫生的重视上,我希望能再加强一些。必须在医疗卫生问题上真正拿出社会资源来。做好医疗资源需求评估;制定紧急医疗应对计划;建立非呼吸、非感染、非重症专业医务人员后备应急队伍,开展专业培训;建立医疗卫生资源监控与调配机制;疫情下常规医疗卫生工作的维持方式。
要做好应急预案。简单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明确预警、应急响应的标准程序及责任单位;制定与发病水平相适应的应急反应标准;制定维持社会运行和秩序的预行方案;制定不同情景下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预案;制定保护脆弱和高危人群的措施。需要强调,预案考量必须充分,制订出真正科学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是需要评估的,是需要进行严格把控和修正的。
要真正建立高度敏感的新冠肺炎/呼吸道传染病常年监测系统:制定不同疫情强度下疾病监测的病例定义、数据报告、统计分析规则;研究制定「压制-疏解」交替实施的流行病学指标(触发点);制定高危和脆弱群体风险监控方案;制定实验室检测能力动员方案;建立多部门共享的大数据应用机制和法制(密接追踪、数学模型)。务实、缜密地建立这一系统至为重要,但绝非易事,医疗卫生系统和有关方面必须勉力为之。
建立新冠肺炎「外防输入」常态化机制:根据境外疫情新变化,不断调整航空、港口和陆地口岸检疫的策略措施;提高口岸监测检测能力,及时发现输入传染源;特别加强对疫源地来源的冷链运输食品(海鲜等)检疫;实现核酸检测离岸、到岸相互认可。
面对新冠,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是至为重要的,只有铸就了科技之剑才能更加有效地防控疫情。关于病毒演变、传染来源、免疫机制、病理过程、预后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按照应急程序,加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要充分认识、预期新冠疫苗研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积极推进疫苗研发,临床评价,制定应急审批流程,启动产能建设;提前制定疫苗免疫策略,确定优先接种人群;推进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和生产;提前制定抗病毒药物的分配和使用方案。
对包括海产品在内的来自疫源地经冷链运输的食品需要严管
武汉、北京、大连以及国际上的多起疫情,都和海鲜市场和加工厂有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不甚清楚。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海鲜需冷链运输,冷链运输过程中病毒是容易存活下来的,而海鲜经常是食品中跨长距离运输的一种,这意味着可以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疫源地的产品,其中含可能被病毒污染的产品,被运至国内。
海鲜集贸市场本身又多有易传播条件和环节,形成疫情风险大。不只海鲜,其它在疫源地被污染后经冷链运输的食品亦存在传播疫情风险。
对这类疫情,再不能仅仅采取个案化的应对,而应该进行规律性的探索,制定相应的系统性管控措施,形成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规定,切实实施。
谨防秋冬、冬春新冠交织流感,提倡接种流感疫苗
除了新冠疫情,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在秋冬季节的时候,新冠会不会和季节性流感、某种新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伴随出现、交互影响,从而增加疫情的复杂性?同时,会不会有其他的一些人类社会或自然界的因素也参与其中?对于秋冬、冬春新冠交织流感,我们要深存戒惧之心,早作绸缪。
秋冬、冬春季节,新冠肺炎一旦与流感疫情交织,鉴别诊断难度增加,隔离人群的社会成本明显加大,社会资源的投入也必将大幅增加,因两病的人群死亡率会明显上升,易形成社会恐慌。最好的做法是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一般在今年9月底以前接种,不要晚于10月份。建议优先接种顺序为: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维持社会基础运转人员;其他流感高危人群如居家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病患者、中小学生和教师。要尽可能对适宜人群大面积接种。
我希望山东省和全国充分考虑这个问题,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给出具体的技术建议。对流感疫苗,特别是能涵盖A、B型流感的四价疫苗的产能要迅速安排提升。这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建议。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需要有更长期的规划和计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新冠疫情,我们需要有更长期的规划和计划,要有远见。目前看,我们思考、筹谋得不够。
在疫情时代和以后的后疫情时代,必须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这点我们需牢记。一个先进的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一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取加倍的补偿。未来,医疗卫生事业会是最主流的民生与社会事业,为其提供支撑的健康产业会是全球第一大产业,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积极付诸行动。
重复并强调一点,现在的疫情时代和今后的后疫情时代,必须切实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和支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产业发展。痛定思痛,勿易忘痛,痛而得智,失而得福,这是所有人应当记在脑子里面的,不能疫情一松就把这个事情淡忘掉。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是国之命脉,必须给予充分关注。
感谢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杨维中、冯录召教授为本报告所提供的学术材料并帮助制作幻灯片。我所讲的也是协和医学院这些同道们共同研讨的意见。
敬祈指正。
专家介绍
王辰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