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呼吸与危重学科发展迅速,已成为应对重大疾病风险的坚实盾牌[1]。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呼吸系统疾病类型逐渐增多,爆发性传染病频发,疑难杂症层出不穷[2,3],这不仅增加了临床操作中的困惑,也暴露了学科建设和应对突发情况中的不足。面对这些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如何进行自我学科建设以更好地管理呼吸系统疾病?我们有幸邀请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国平主任,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基础临床结合以及跨学科建设来应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新挑战。
作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您认为当前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如何?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李国平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学是一门比较传统的学科,诊治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然而,疑难病和少见病的诊断往往是其中的难点。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医学,通过对疾病更精确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能够大大提高疗效。尽管呼吸病学涉及的多为传统疾病,但采用精准治疗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疾病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面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您是如何进行团队培养和发展,以提高整体学科水平的?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策略?
李国平教授:我们呼吸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省呼吸区域中心,也是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分中心。学科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得益于我们将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具体来讲,学科具备完整的布局,包括临床部分、平台部分和基础研究部分。
在临床部分,我们拥有两百多张床位,能够充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平台部分拥有睡眠中心、纤维支气管镜中心、腔镜中心、肺功能检测中心、呼吸重症诊疗中心等,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基础研究部分致力于寻找临床问题的答案,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反哺于临床,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通过这种全面而系统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对常见及复杂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能力,也推动了学科的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您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国际科研课题,并在多个高影响力期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您是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科研问题并进行科研研究的?
李国平教授:我们呼吸科最近几年在学科建设方面,包括科研立项、科研产出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科室拥有一百多名医护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获得六项资助,参与三项国家战略项目,总体科研经费达到一千多万。同时,连续三年获得了成都市高水平学科建设资助,还获得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资助。
在基础研究领域,我们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此外,每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Advanced 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十多篇论文。在新冠疫情期间,率先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病毒感染的受体机制。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们在呼吸疾病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也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些科研成果是如何转化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形成临床-科研-临床的闭环?
李国平教授:我们举例来阐明这个问题。过去由于对过敏性肺炎的认识不足,我们很难鉴别它和其它非纤维化疾病。一例患者在经过与南京鼓楼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院区病理会诊,才确定为纤维化的过敏性肺炎。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对其标本进行了单细胞分析,成功绘制出了纤维化型过敏性肺炎的单细胞图谱,并深入探讨机制。这一项目也因此获得了两项国家战略基金资助,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通过研究对过敏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加合理地选择药物和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学科还围绕环境污染和呼吸系统疾病开展了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对哮喘的影响和表型的改变,并通过研究环境污染和肺部肿瘤的关系,揭示了污染物可以通过特有机制促进肿瘤发展。这些研究来源于临床,又回归应用于临床,形成了一个闭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的建设中,良好的跨学科协作机制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对此,您是如何推动呼吸科与其它不同学科间的合作,以实现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和管理的?
李国平教授:呼吸系统和很多学科疾病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首先是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个气道疾病,如果过敏性鼻炎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哮喘的控制就会变得困难。围绕过敏性疾病,我们开展了以过敏为中心的学科建设,打造了过敏疾病的诊断中心。从过敏原分析,过敏机制探讨,临床特征研究,到精准药物选择,开展多学科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其次是肺间质性疾病。我们与北京协和医院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建立了远程医学会诊系统,解决了以纤维化和肺部间质改变为特征的疾病诊断难题。最后是肺部肿瘤疾病。我们与胸外科、肿瘤科和影像科建立了良好的MDT团队,进行影像分析、大数据处理、病理学改变研究、发病机制探讨、靶向药物分析以及体外肿瘤细胞的药物评估等工作,形成了良好的闭环管理。
基于您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丰富经验,您认为未来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大规模爆发?有哪些关键策略和措施需要提前部署?
李国平教授:呼吸系统疾病显著的特点是呼吸道是开放的,容易直接接触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例如2002年爆发的非典和2020年爆发的新冠都是典型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为应对呼吸系统疾病爆发,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五点。第一点是加强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理论学习,了解传染疾病的特征及传播途径。第二点是洞察疾病的传染性,及时检测和分析,观察是否有人群聚集发病迹象。第三点是有快速地分析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刷片、基因组学检查等方法,快速的发现和识别病毒特征。第四点是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抗病毒药物等措施切断传染源,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第五点是加强呼吸重症的建设,提高医院和行政区域的防治能力,增强救治水平。
在成都地区,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为龙头,正在筹建成都市中心医院。这是一家平战结合的医院,平时用于日常医疗服务,在战时迅速将整个医院转变为传染病医院,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则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旻矢志不渝做自由呼吸的守护者[N].医师报,2024-04-04(011).
2. Joshi M, Goraya H, Joshi A, Bartter T. Climate change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a 2020 perspective. Curr Opin Pulm Med. 2020 Mar;26(2):119-127.
3. 郭述良,李一诗,江瑾玥. 呼吸学科应大力推进4D介入呼吸病学技术体系建设[J]. 重庆医学,2019,48(7):1084-1088.
专家介绍
李国平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留美学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 副所长;成都市呼吸质量控制中心 主任;澳门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委会 学组组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从事临床医疗、教学,擅长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在呼吸介入病学和肺部过敏性疾病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参与和承担了国家八六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美国NIH等科研课题。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Cell research、Nature com等发表论文90多篇,SCI收录60多篇,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奖项。 2020年,作为四川省高级医疗专家组组长驰援道孚抗疫工作,获得了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健康四川•大美医者、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