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丨张旻教授:诊断轻度哮喘依赖“两个可变”,充分考虑个体差异……2种情况下联合口服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确保依从性和优化疗效
来源: 呼吸界 05-17


轻度哮喘的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典型,如轻微咳嗽、胸闷或喘息,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易被忽视或误诊。加之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神经调节等多方面,使治疗策略的制定复杂多样。同时,轻度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临床而言也是一大挑战……随着“世界防治哮喘日”的临近,《呼吸界》特邀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旻教授,为我们分享轻度哮喘的诊治经验,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在轻度哮喘的应用。


轻度哮喘的诊断依赖于“两个可变”,但观察和判断症状更为重要……诊治轻度哮喘的目标是避免过度诊治和漏诊


张旻教授指出,轻度哮喘的诊断分初诊和复诊两种情况。初诊时,根据患者非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判断,即:症状每日少于一次;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周少于一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80%或呼气流量峰值≥80%个人最佳值,PEF变异率<30%,为轻度哮喘;复诊或已治疗患者,按照GINA 2021分类标准,经第1级和第2级治疗药物能完全控制者,也归为“轻度哮喘”。


轻度哮喘的诊断标准与哮喘相同,即需要满足“两个可变”依据:可变的症状和可变的气流受限。但由于轻度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接近正常,要达到“可变气流受限”的依据不易。因此,202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沈华浩教授和我一起共同牵头的《轻度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中,我们建议如果患者症状高度疑似哮喘,但支气管激发试验无法进行或者依然为阴性,但肺功能有小气道功能障碍,大小气道舒张试验有一定改善但未达到阳性标准,伴或不伴随feno升高,也可视为“疑似哮喘”并启动抗哮喘治疗。


若患者在抗哮喘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或在1个月后肺功能达到舒张阳性要求,即可确诊。我们的目标是避免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同时防止漏诊。


注意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或胸闷,或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是胸闷变异性哮喘……这些均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轻度哮喘的鉴别诊断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面对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时。因轻度哮喘症状可能较轻微且常为非特异性,如咳嗽或胸闷,患者可能首先到其他科室就诊。因此,呼吸科及其他相关科室需对具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保持警惕,并进行鉴别诊断。


对于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或胸闷症状,需考虑与早期慢阻肺病鉴别。两者症状相似,但慢阻肺病发病年龄较晚,肺功能相对不完全可逆,伴咳痰及活动后气促,多为进行性加重,通常有长期吸烟或生物燃料接触史。而哮喘患者多为干咳,症状呈现可变性,且多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等。这些特点有助鉴别。实验室检查可助诊断,哮喘患者血液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或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准确检测有助于避免误诊。


哮喘患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时,我们需与其他咳嗽疾病鉴别,如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异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等。在感染频发背景下,需特别警惕感染症状好转后持续咳嗽的情况,特别是在3-8周亚急性咳嗽期,需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亚急性起病阶段鉴别。感染后咳嗽通常在8周内自行缓解或经对症药物治疗缓解。若咳嗽持续时间长且对症药物无效,建议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性。


关于胸闷变异性哮喘,需排除心脏相关因素和肺栓塞可能。新冠感染背景下,老年和患基础疾病者易受影响,需细致鉴别,此外,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等诊断手段对于确诊及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哮喘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这2种情况下均可联合口服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确保治疗依从性和优化治疗效果


关于治疗方案,我们在专家共识详细罗列出三种初治方案:第一种方案推荐按需使用低剂量ICS联合快速起效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这一方案允许患者只在出现症状时使用药物;对于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建议在低剂量ICS维持基础上,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SABA)或ICS-SABA,第三种方案为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进行维持治疗,每天口服一次,同时按需使用SABA或ICS-SABA进行对症治疗,LTRA作为抗炎控制药物亦可帮助维持轻度哮喘患者控制效果。


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与患者沟通时,要了解他们对激素治疗的接受程度,评估他们的灵巧性,特别是手口协调能力和吸气流速,以确定是否能熟练使用吸入装置。如上述因素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吸入困难,导致药物摄入不足。因此,对于不耐受吸入激素、有激素恐惧感、吸入能力训练后依然无法达到要求且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选择每天一次的口服LTRA作为控制药物治疗,兼顾上下呼吸道,并具有一定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使用吸入药物后,尽管未出现任何不适,但其症状仍未达到完全控制,因此我们需进一步评估可治疗特质,例如检查是否存在过敏性鼻炎,它可能引发鼻后滴流综合征,或导致症状控制不佳,进而影响哮喘控制。针对此类情况,即便患者正在使用吸入药物,也可考虑联合口服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优化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

张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哮喘与变态反应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委。肺癌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哮喘学组副组长。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