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林教授:谈肺功能评估与治疗策略,为何反复强调要最大程度维护患者的肺功能?
来源: 呼吸界 2023-11-28


一、肺功能评估参数


关于肺功能,我们主要测量哪些指标?经典的肺功能就是狭义的肺功能,临床常见的评估参数主要包括通气功能(评估阻塞或限制,肺功能损害程度)、弥散功能(评估低氧的程度,CT肺气肿/肺大疱)、小气道功能(IOS,PEF25-75%,闭合气量)和隔肌功能测定(B超,肌电图);最大吸气压力(P0.1);最大吸气流速(评估吸入装置使用);FENO(呼吸道嗜酸细胞性炎症);运动心肺(心脏功能 F.C.、最大摄氧量 VO2max、运动能力 E.C.、靶心率 THR、运动时间、运动频度等);支气管激发试验(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实际肺功能不仅包括这些含义,肺的功能不仅仅包括氧的运输功能,还有血小板生成及分泌的功能、血压维持、内皮细胞释放等等,肺的广义功能相当复杂。本文主要讲一些狭义的、临床常用功能的测定。


使用设备可以检测这些功能,同时还可以进行症状的观察评估,包括如6分钟步行实验、活动评估、症状评估(呼吸困难,疲劳,咳嗽,咳痰)、生活质量评估(HRQL,SGRQ,CRQ)、呼吸衰竭评估(MRF28)。


这些曾经用于呼吸科、胸外科患者评估整体生活质量、活动能力、肺功能损害程度、危重程度以及肺功能损害类型等。相关的知识点还具体包括肺功能检查、质控,以及分辨肺功能类型、解读报告。



肺功能报告解读:


如果患者做了肺功能,发现阻塞性、限制性、小气道等问题,有了这些报告后,我们如何对患者进行相应干预?


二、肺功能评估后的治疗策略


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做了肺功能后,评价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何治疗?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这类患者没有益处,我们必须寻找原因,对因治疗,原因可能包括纤维化、肥胖、膈肌功能障碍、胸水、胸膜增厚、呼吸肌疲劳/少肌/营养不良等问题,要由此寻找对策。


肺功能检测仅告诉“功能状态”,临床医生必须了解病因,可以采取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膈肌功能锻炼,以及肺纤维化治疗。患者但凡有肺纤维化,肺功能的状态大部分会是限制性的,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病因”非常关键,要看导致的原因是否可逆。


2、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包括小气道):


当FEV1/FVC小于92%预计值,我们初步判断患者存在阻塞性,可以采用三分法或五分法评估阻塞程度,当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不一定是慢阻肺病、哮喘,还需满足这两者诊断标准。当患者可能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包括小气道)时,找出原因对呼吸科医生同样非常关键。


阻塞可以包括大气道阻塞和小气道阻塞,例如大气道阻塞中可能包含肿瘤、异物等情况,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例孕妇,她无法进行肺功能检查、不同意影像学检查,两肺可以闻及哮鸣音,外院按照哮喘治疗,使用激素毫无效果。最后说服患者进行了CT检查,发现支气管分叉处有很大的肿瘤,还导致了纵隔气肿,可见阻塞背后存在一系列原因。


常规治疗包括改善肺功能的一些药物,如三联、二联以及单一支气管扩张剂(LABA/LAMA/ICS)和细颗粒制剂等等。除了慢阻肺病,临床还常见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小气道阻塞可能非常严重;或者肺移植后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他们早期也有严重的小气道功能障碍。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尝试康复训练(如常规腹式呼吸、缩唇样呼吸、震荡训练等,稍后会提到震荡训练如何特异性地改善小气道功能)、抗纤维化、抗衰老等。


目前小气道病变的生物学治疗已经相当普遍,曾经治疗哮喘的生物制剂如白介素4单抗、白介素5/受体单抗、白介素13单抗等,现在也用来治疗慢阻肺病了。


目前有些技术在国内尚未上市,例如通过震荡改善小气道功能后,发现肺小气道中同位素沉积有明显改善,这比我们常规的康复锻炼效果要好很多。具体来讲,患者在呼、吸、吸、呼时,机器前面有一个旋转的轮盘,其孔径大小可以调节,它在自主呼吸的同时产生震荡,震荡后选择不同频率,一方面可以增加呼气末的内压,另一方面在呼气末的内压的基础上产生震荡,使小气道逐渐扩张,因此,在呼吸的15分钟-20分钟的时间内,小气道始终处于明显扩张状态,可见这种技术对改善小气道功能非常有效。大家可以参考它的工作原理,除了吸入药物、这类物理学治疗技术也可以明显改善小气道功能。


3、弥散功能障碍:


还有弥散功能的评估,弥散功能异常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也很多。例如肺气肿,肺纤维化,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死腔增加,分流增加,肝肺综合症,肺毛细血管/静脉扩张等等情况都可以导致弥散功能的异常。


如果临床上看到弥散功能障碍,不多思考就判断为肺气肿、肺纤维化,就无法做到寻找原因、对因治疗来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情况了。例如药物治疗中包括肺气肿替代药物,我们国内没有此类药物,但在欧美高加索人种中,因为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肺气肿相对多见,因此常采用替代性治疗。康复锻炼可以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还有抗纤维化治疗可以使用。


门诊最近遇到了三四例患者以胸闷气急为表现。有些患者的肺功能PI MAX(最大吸气压)明显下降,只在预计值的40%左右。(PI max:用力呼气后接近肺残气量时保持最少1s检测到的口腔内压力。意义:在神经肌肉疾病时对吸气肌的功能作出评价。)


动态胸部透视(卧位)可以协助判断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膈肌活动障碍,也可以从立位呼气、卧位呼气来拍胸片,很快发现有隔肌瘫痪问题。


可以尝试一些膈神经电位和B超,了解膈肌骨骼肌厚度等。类似这种明显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除了常规支持治疗,还可以进行膈肌折叠术(切除膈肌松弛部分,或是直接折叠后予以缝合。通过改变膈肌位置,使其处于张力曲线的有力位置,增加膈肌作为压力泵的能力,从而增强呼吸功能)、膈肌起搏术(适用于膈神经保持完整的单侧膈神经麻痹的患者。经胸腔镜或腹腔镜直接接起搏器放置在膈神经上)、自体神经移植术(适用于单侧和双侧膈神经麻痹患者)等。


三、影响肺功能的因素


1、通气与换气功能:


影响肺功能因素还包括通气与换气功能,有慢性气道炎症需要抗炎,有大小气道病变需要舒张平滑肌;呼吸肌、膈肌收缩舒张能力需要增强;减重可以改善胸壁厚度;肺气肿、肺纤维化等肺实质病变可以进行肺纤维化治疗等等。我们之前讨论了几大类,包括通气、换气、弥散和小气道功能障碍。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肺功能减退。


2、为什么要最大程度维持肺功能?


如果发现患者的肺功能有变化,无论是哪种障碍,不要打了报告就轻易把患者“放走”,要与临床医生沟通,最大程度维持患者的肺功能。为何这样说?因为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FEV1%下降较正常人为幅度大;在劳动能力鉴定方面,如果FEV1<50,合并呼吸困难等慢性基础疾病,可以申请部分劳动能力丧失,FEV1<30可以申请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劳动能力丧失;另外肺功能下降伴随呼吸困难症状和急性加重;反复急性加重伴随病死率的上升。最大化肺功能是肺功能治疗追求的目标之一,维持最大化肺功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慢阻肺的病情加重。


3、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策略


如前文所述相似,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策略可以包括用支气管扩张剂(LABA/LAMA,三联药物);祛痰抗氧化药物(NAC等);抗炎药物(罗氟司特,没有在中国上市、副作用较大);康复锻炼;细颗粒药物改善小气道功能等等。可以使用这些方法减少急性加重,有些药物除了改善肺功能,还可以减少全因死亡率,抗氧化药物可以改善气道重构,抗炎药物可以通过呼吸道免疫调控作用来减少急性加重;免疫调节剂可以减少急性发作等,在采取这些治疗措施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肺功能。


康复锻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一项研究提示257例慢阻肺病患者,康复训练三年,对照组肺功能:FEV1 1367ml 到1150ml, 康复组:1240ml到1252.4ml,提示长期肺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延缓肺功能的下降;还有研究提示慢阻肺康复+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改善运动耐力及肺功能。(两项研究见下图)



呼吸运动康复和物联网措施也非常关键,可以通过穿戴设备、增强腹式呼吸的幅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小结


1、我们需要准确判读肺功能的状态,针对未来可能发展为慢阻肺病、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可能暂时无需治疗,但应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如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来避免发展成慢阻肺病。


2、需要判断区分出肺功能障碍的不同类型,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小气道功能障碍?特殊类型?


3、分析肺功能障碍的原因,呼吸科医生无论是面对重症还是普通呼吸疾病的诊断治疗中,这个病因非常关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阻塞性功能障碍,仅仅是单纯的慢阻肺?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为什么会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否具有可逆性?


4、治疗中需要对因治疗、对症治疗、综合治疗,再次强调要最大程度地维护患者的肺功能,因为肺功能越差、急性发作越重,反复急性发作后,肺功能恶化将越来越快。过去有一种情况是“治疗慢阻肺病患者时,只要患者的生活质量稍微改善就可以出院”,这对患者的治疗是不充分的,能够改善200毫升肺功能,为什么改善了100毫升就知足了呢?有了对肺功能的判断、有了肺功能障碍的原因,我认为这对所有呼吸科的患者,不仅仅是气道疾病的患者,还包括手术之前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等都有很大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等等。


总之,本文主要介绍肺功能障碍的类型、分类以及针对不同肺功能障碍,临床改善肺功能的措施以及如何思考。


专家介绍



宋元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委“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担任亚太呼吸病学会(APSR)感染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spirology》、《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肺部感染与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慢阻肺,支扩,哮喘等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流感防治。主持国自然新冠专项,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牵头),科技部973子课题,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 、产学研医项目、医学重点项目、基础重点项目。发表SCI论文120余篇,申请到专利8项,转化3项,参与编写专著10余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两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一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本文由《呼吸界》编辑 Jerry 整理,感谢宋元林教授的审阅修改!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