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毅教授:从真菌抗体在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谈起,mNGS在IFD中的诊断效能引发思考,呼吁将目光重新聚焦常规实验室检查
来源: 呼吸界 2023-08-02


真菌感染的诊治难于细菌。细菌感染被称为「永恒三角」,而真菌感染因其涉及的影响因素广泛(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健康护理相关因素等)而被称为「诊治更难的永恒三角」。


去年10月世卫组织(WHO)首次列出了19种构成公卫风险的真菌……真菌感染及其对治疗日益增加的耐药性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风险


以过去几年的新冠病毒感染为例,为何印度继发的毛霉病例居多?这是因为印度属热带农业国家,环境中毛霉就甚多。又如中国南方地区,相比之下毛霉就比北方多,越到北方气候干燥,毛霉就越少。这些都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近五年来,国内外多项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相关指南和共识陆续更新,希望能帮助我们提高真菌感染的诊治水平。我想与大家分享关于真菌抗体在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上。


临床上有一个非常好的真菌感染检测方法:抗体检测。这在我国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原因有二:一方面,大家对抗体的临床价值认识不够,总以为IFD早期不能产生或来不及产生抗体;另一方面,我们一直缺乏检测真菌抗体的手段。尽管许多真菌抗体检测的试剂盒已上市五年之久,且确实非常有临床诊断价值,可因种种原因导致截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仍只有极少数省份能拿到临床应用的批件。

 


关于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以耳念珠菌为例简单回顾。


我们知道耳念珠菌可导致免疫抑制人群患上严重疾病,且一发现就具有非常高的耐药性,所以称为「超级真菌」。上图左为耳念珠菌感染暴发后的世界地图分布。自2009年,日本首次报道从一名女性患者的外耳道中分离出耳念珠菌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近一半感染了耳念珠菌的患者会在90天内死亡,而且在受感染的住院病人中,估计有30%至70%的人最终会死亡。2023年3月20日,CDC表示,耳念珠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目前已遍布美国一半以上的州,成为紧迫的公共卫生威胁。


上图右为耳念珠菌感染在中国的分布,目前仍属个案。中国自2018年报道了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以来,北京、沈阳、厦门、台湾、香港地区有临床偶发案例。中国大陆分离的耳念珠菌耐药情况并不严重,截至目前,我国的报道显示,国内耳念珠菌分离株仅有对氟康唑耐药的报道,耳念珠菌分离株对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均敏感;耳念珠菌的致病性并无显著上升:尚无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的病例。所以,任何疾病都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评估和判断。

 


这是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会(GAFFI)统计全球真菌病负担。提示全球范围,超3亿人正受真菌感染困扰;2600万人受IFD的死亡威胁;每年造成200万+人的死亡,其致死人数超过了结核和疟疾。


中国负担同样严重,每年有500万+人受到IFD的威胁。


IFD全球病死率为10%-49%。因此,真菌感染仍需我们大力关注,IFD负担形势严峻。要知道,尽管真菌疾病的流行病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曲霉、念珠菌、隐球菌、耶氏肺孢子菌、毛霉等仍是导致大多数严重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

 


2022年10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威胁人类健康的「优先真菌病原清单」(FPPL),列出了19种构成公共卫生风险的真菌。对纳入的病原进行排序,将其分为三个优先级:严重优先级组(critical group)、高度优先级组(high group)、中等优先级组(medium group)。


该等级划分是根据每种真菌病原体的抗真菌耐药性、死亡率、循证治疗、诊断方法可获性、年发病率、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因素进行排序,基于研究进展和公共卫生资料按照不同的权重确定的。


严重优先级组:包括高度耐药、并在全世界引发多起疫情的耳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和白念珠菌;高度优先级组:包括光滑念珠菌、组织胞浆菌属、真菌性足菌肿、毛霉目、镰刀菌属、热带念珠菌以及近平滑念珠菌;中等优先级组:包括赛多孢霉属、多育节荚孢霉、球孢子菌属、克柔念珠菌、格特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耶氏肺孢子菌以及副球孢子菌属。


WHO称,真菌感染及其对治疗日益增加的耐药性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风险。然而,对这种风险历来缺乏关注意味着在知识方面存在巨大缺口,同时也缺乏监测、治疗和诊断。


mNGS在IFD中的诊断效能引发思考……国内应用mNGS初期是牺牲「质量」降价格,先用、再改进,相当于「先污染后治理」


因此,临床医生要清楚,最基础、最核心的真菌感染检测技术是传统检测方法。如今,蓬勃兴起的mNGS在IFD中的「诊断效能」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这是2022年4月发布于《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的最新专家共识指导意见,对真菌检测与结果解读有如下推荐意见:


推荐11:对于疑似肺部感染而无法取得呼吸道标本患者,建议采集外周血送检mNGS: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疑似侵袭性曲霉感染患者中外周血 mNGS检测的敏感度51%,对于非曲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敏感度达79%;


推荐17:若呼吸道标本检出隐球菌属、曲霉属、毛霉目及其他丝状真菌,若检出序列数较低,需结合影像学、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等考虑其为致病微生物的可能:真菌(主要包括曲霉属、毛霉目、隐球菌属与双相真菌等)通常基因组较大,并且存在较厚的细胞壁,同样存在核酸提取效率低的情况。即使前期进行了破壁处理,其检出的特异序列数相对其他微生物仍然较少。对于上述检出较为困难的微生物,除了结合临床证据,建议和其他微生物检出技术交叉验证,如特异引物的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GM试验等血清学试验等,进一步确认或排除病原微生物;


推荐19:免疫功能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统感染检出的低毒力病原体,需考虑致病微生物可能大: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仍是免疫缺陷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在免疫缺陷患者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呼吸道中检测到真菌如耶氏肺孢子菌、曲霉、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DNA病毒如腺病毒、CMV及EB病毒等,RNA病毒中鼻病毒等,序列数及相对丰度较低时,仍需考虑为致病菌。


大家都知道mNGS在国内应用得非常普遍,但反思一下,为何国内用mNGS极其普遍,在国外却没那么普遍?究其原因:


第一,mNGS在国外的价格转换成人民币做一次需要1万元以上,因此在国外是不能随便做mNGS,价格太昂贵。但国内应用mNGS一开始则是牺牲「质量」让价格降下来,先用、再改进,相当于「先污染后治理」。比如七八年前我们刚开始做mNGS时,不知是否有人去细看过当时的mNGS报告,我曾看到过一份报告中写的是「人源背景占比99.9%」,微生物只占比0.1%,但我同样是八年前看到一篇美国文章,报告中人源背景占比为60%,因此他们一开始做出来的结果敏感性就特别高。这就是mNGS价格在国外高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要做到很高的敏感性,价格绝对远远不止3000元;


第二,有学者曾做过统计,我国医院临床检验科开展的有关病原学检测技术约为西方国家的1/3。许多检测技术开展并不困难但一直难以进入临床,加之设备和检测人员的缺失或重视不够,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因此,mNGS一出来大家都抱着既然常规方法不足「有二代测序为何不用?」的思想,使mNGS的应用迅速普及;国内的特殊原因最终导致mNGS的过度使用。相反的是西方国家仅靠常规实验室检查就能解决大部分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只有少部分疑难问题交给mNGS;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的是病原学常规实验室检查,希望常规实验室检查能够尽快全面地开展起来,在技术项目、检测能力方面都有极大地提高。


如何提升常规实验室检查的技术能力?……质谱技术提升发现病原菌能力,MALDI-TOF MS 检测、血清学真菌联合检测的优势



病原学检查一定要提倡快速,比如用质谱的技术来快速识别。质谱技术可提升发现病原菌的能力,这项技术是2013年美国FDA批准了MALDI-TOF MS仪器,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


这种新老技术的结合很快地通过培养发现了新型耳念珠菌引发的血流感染,自此MALDI-TOF 质谱技术被誉为「微生物检验的革命」。



只有快速,才能为临床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MALDI-TOF MS检测,它可用于酵母菌鉴定的性能评价和丝状真菌鉴定的性能评价。


上图左侧柱状图可以看到,数据库已包含大量临床酵母菌参考图谱,可用于常规鉴定酵母菌。检测方法是直接涂布法:甲酸+基质。MALDI-TOF MS鉴定丝状真菌极具挑战性,因其前处理相对复杂,又依赖于其数据库的质量和覆盖度。但他们创建了丝状真菌的快速蛋白质提取方法:用氧化锆-二氧化硅珠(ZSB)和聚焦超声法(FUS)对123株丝状真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采用常规蛋白质提取方法,VITEK MS正确鉴定了94株(76.42%)丝状真菌;ZSB和FUS方法分别鉴定了98株(79.67%)和95株(76.42%)。

 


抗原抗体检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真菌病原学检查方法,目前已经可以开展真菌血清学联合检测。我们知道,不同真菌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诊断依据是不完全一样的,国内已经能够开展的抗原抗体检测有大家熟悉的泛真菌(1-3)-β-D 葡聚糖抗原(G试验),能检测念珠菌、曲霉、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等,但它不能检测隐球菌、毛霉目等;以及同样熟悉的曲霉抗原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多见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发生的侵袭性曲霉病(IA);其他还有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GXM),是隐球菌病特异性检测指标。


临床医生通常不熟悉的是真菌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IgM、IgG和IgE。曲霉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是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必备的条件,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罹患的曲霉感染都有辅助诊断价值,特别是慢性肺曲霉病(CPA)是最高等级的微生物学诊断依据;即使在IA与GM试验同时检测,在ABPA与曲霉特异性IgE同时检测,也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因此,曲霉GM抗原+IgG抗体+IgE抗体,也就是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覆盖临床常见的各种类型的曲霉感染(IA、CPA、ABPA)。同样,念珠菌感染时念珠菌甘露聚糖(Mn)抗原+IgG抗体联合检测具有早期、快速诊断,敏感性高等特点,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敏感性提升约30%。


所以,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上述这些抗原抗体的检测试剂盒目前在国内都有供应,许多地方没有开展只是因为一方面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检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我国医院引进新型检测指标还存在较大的操作障碍有关。仅仅从科学的角度,再次呼吁临床医生别将眼光只放在mNGS上,包括真菌血清学检测在内的常规性实验室检查是非常经济和实用的。


国外几乎所有的真菌病诊治指南都会提及血清学检测,我国发布的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也作出了推荐

 


国内外真菌诊治的权威指南都会推荐血清学检测:①推荐G试验用于IFD的诊断,就有2012年的ESCMIID念珠菌病诊治指南,2016年的IDSA念珠菌病诊治指南、IDSA 曲霉病诊治指南,2017年的ESCMID曲霉病诊治指南,2019年的EORTC IFD诊治指南,2020年的念珠菌病诊治专家共识和同年的血液病/恶性肿瘤IFD诊治指南。②推荐GM试验用于曲霉感染的诊断:2016年的IDSA曲霉病诊治指南,2019年的ATS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EORTC IFD诊治指南,以及今年刚出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IFD诊治指南。③曲霉特异性IgG抗体:2015年的ERS CPA诊治指南,2016年的IDSA曲霉病诊治指南,2017年的ESCMID曲霉病诊治指南。④曲霉特异性IgE抗体:2022年的ABPA专家共识,最早还有2014年的AAAAI ABPA诊断标准。⑤推荐用于念珠菌感染的诊断:2012年的ESCMIID念珠菌病诊治指南,2016年的IDSA念珠菌病诊治指南,2020年的念珠菌病专家共识(推荐念珠菌甘露聚糖抗原和甘露聚糖抗体)。⑥推荐用于隐球菌病的诊断:2017年的肺隐球菌病专家共识,2018年的隐球菌性脑膜炎专家共识,2019年的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感染专家共识和EORTC IFD诊治指南(首次增加血清样本检测阳性为确诊指标,CSF样本同等价值)。

 


这是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微生物学组于2023年6月共同发表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的我国自己撰写的IFD真菌学检查指南。

 


这是血清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

·推荐血清GM检测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疑似IA时的诊断(强,高)。

·建议血清GM用于非粒细胞缺乏患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情况时疑似IA的诊断(弱,中)。

·推荐血清GM用于IA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弱,中)。

·对于非粒细胞缺乏患者,推荐对BALF进行GM检测,用于诊断IA(强,高)。



这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以及最新判断阈值:

·在非粒细胞缺乏患者肺侵袭性曲霉感染时,BALF的GM试验敏感性高于血清(强,高)。

·阈值:单次血清或血浆 GM 值≥1.0、或 BALF 的 GM 值≥1.0、或单次血清或血浆GM值≥0.7并且BALF的GM值≥0.8、脑脊液 GM 值≥1.0可作为 IA 的阳性诊断标准。


可见,GM试验的诊断阈值有了变化。


大家一定要了解,GM试验的诊断阈值最初为何定为0.5?最开始美国定0.5,欧洲要定1.0,双方各执己见。那时认为曲霉感染主要见于粒缺患者,而粒缺患者一旦感染曲霉后死亡率很高,因此把阈值定得低一些(0.5),连续两次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降低病死率。目前认识到这个标准易导致过度诊断,故建议诊断阈值改为1.0单次。即便同时做肺泡灌洗和血液,诊断阈值可以降低一点,0.7或者0.8。当然,诊断阈值的标准也会与试剂盒的质量有关。


再看曲霉特异性抗体检测:

·对于影像学高度怀疑慢性肺曲霉病患者,推荐进行曲霉 IgG抗体检测(弱,中)。

·曲霉特异IgG抗体是检测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最敏感的方法,推荐曲霉特异IgE水平和血清总IgE升高用来确定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强,中)。

·曲霉特异IgG抗体检测可用于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推荐在治疗周期内至少检测 3 次。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影像学高度怀疑为CPA,特别推荐进行曲霉特异性的IgG抗体检测,虽然是弱的推荐,但它是中等强度的证据。曲霉特异IgG抗体检测是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CPA)最敏感的检测方法,因为大家知道CPA包括5种类型,在这5种类型中CCPA,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是强推荐。


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家医院目前都未开展曲霉特异IgG抗体检测。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它已经成为CPA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非常有用的监测指标。


国内已开发出很多血清学检测方法和设备,在真菌抗原抗体检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呼吁真正将有效的方法及时应用到临床


目前国内已自主开发了很多检测方法和设备,比如酶联免疫(ELISA)全自动平台、POCT 诊断平台-G 试验、POCT诊断平台-隐球菌GXM检测、荧光免疫层析平台-曲霉病检测产品、化学发光平台-曲霉病检测产品等。


以酶联免疫(ELISA)全自动平台为例,能帮助我们实现单管样本检测多个项目、全自动快速检测、精准加样,减少人为误差、节省人力和时间。适用的检测项目组合方式有:曲霉抗原两联检:G+GM;念珠菌抗原两联检:G+Mn;真菌抗原四联检:G+GM+GXM+Mn;曲霉抗原抗体联检:G+GM+曲霉IgG+曲霉IgE;念珠菌抗原抗体联检:G+Mn+念珠菌IgG;真菌抗原抗体七联检:G+GM+Mn+GXM+曲霉IgG+曲霉IgE+念珠菌IgG。因此,我们呼吁大家,应该在检验科尽快开展起来。

 


现在提倡的POCT 诊断平台-G 试验,强调快速检测。什么叫快速检测?就是提出对检验科的要求,一星期上7天班,一天上24小时班,送检后2小时报告结果,这就叫POCT。目前能做到的方法只有:第一,分子生物学检测;第二,自动快速检测平台,这种检测已经在真菌抗原抗体的检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只要将样本放置入机器里,10-15分钟就可以出结果,为临床诊断带来了极大方便。但目前的现状是,国内许多很好的方法却很难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甚至过去国内已开展多年的医院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倒退。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呼吁大家开展这些检测技术,因为它能真正为临床提供快速、便捷、准确、全面的诊断方案。



此外,还有荧光免疫层析平台、化学发光平台,同样是20几分钟出结果,这些检测指标对诊断都有极大帮助。



目前在临床开展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病原体mNGS检测。简单、快速、敏感性高。


2021年3月15日,CID在2019版EORTC/MSG IFD指南的增刊上发布了8篇相关文章进行深入讨论,其中第4篇提出将PCR技术纳入指南中真菌诊断的依据。


我们看到,期待已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终于写入了2019版EORTC/MSG IFD诊治指南的确诊标准。霉菌确诊标准之一: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中发现霉菌时,PCR扩增真菌DNA,并结合DNA测序;酵母菌确诊标准之一: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中发现酵母菌时,PCR扩增真菌DNA,并结合DNA测序。


PCR方法与G、GM联合检测,显著提升检测敏感性。指南增刊推荐PCR的最佳使用方式是与抗原联合检测。



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能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项目已经非常多。这些试剂盒都已面世,只要在临床上高度怀疑真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倾向、需要进一步判定时,可以先做PCR检测。对很难判定感染致病原或者常规检测为阴性、临床仍然高度怀疑真菌感染者,可行mNGS检测。这样可以使mNGS用得更加准确和恰当,而不是目前的滥用。


真菌抗体检测的最新研究: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价值

 


真菌的抗体检测最近有哪些研究进展?这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研究(以苏欣教授为主要研究者),在Clin Microbiol Infect杂志上发表的论著,原题为《The clinical value of Aspergillus-specific IgG antibody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nonneutropenic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价值),今年2月发表。



我们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曲霉 IgG 抗体对非粒缺 IPA 患者的诊断价值。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使用A公司的烟曲霉 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和B公司的曲霉 GM 检测(ELISA),分别检测非粒缺 IPA 患者血浆曲霉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血清、BALF 曲霉 GM 水平,探讨曲霉 IgG 抗体检测在非粒缺 IPA 诊断的临床价值。


我们的诊断标准是:


(1)宿主因素为有IFD病史;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吸入激素时间超过3周以上;创伤、大手术、长期入ICU、长时间应用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中任何一项。


(2)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经抗生素治疗96 h无效;胸部影像学感染早期见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影,病灶周围晕轮征,后期见空腔阴影、新月征,或在原有肺部病变基础上出现新增浸润影。


(3)微生物学检查为气管内吸出物或合格痰标本直接镜检发现菌丝,且培养连续≥2次分离到同一种曲霉;BALF直接镜检发现菌丝,且培养出同一种曲霉;1周内血清GM试验连续2次阳性。确诊IPA: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典型锐角分支的曲霉菌丝侵袭组织的证据,伴有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各方面中任何一项。临床诊断IPA:无曲霉侵袭组织的病理学证据,但有宿主因素中任何一项以及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检查中任何一项即为临床诊断IPA。拟诊IPA:无曲霉侵袭组织的病理证据和微生物学证据,只有宿主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


大家通常认为ASP–IgG对IPA的诊断价值不大:首先,中性粒细胞减少或严重免疫缺陷患者难以产生完整免疫应答,难以产生可检测抗体;其次,粒缺IPA患者在产生可检测抗体之前死亡;机体对侵入体内的曲霉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应答方式。曲霉感染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力完全正常的宿主,固有性免疫应答足以将呼吸道的曲霉清除,而当感染趋向于慢性或者宿主曾经被致敏,则适应性免疫应答迅速启动。


当曲霉侵入机体,吸入的分生孢子激活以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代表的固有免疫反应;发芽的分生孢子通过病原识别受体(PRR)对曲霉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进行识别后启动固有性免疫。Toll 样受体及C 型凝集素受体(CLR)是固有性免疫中重要的PRR,在宿主抗真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识别微生物后,固有免疫系统释放杀微生物分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以及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参与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等,其中树突状细胞是联系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树突状细胞吞噬了烟曲霉之后,将抗原成分提呈到细胞膜表面,以活化特异性抗原表位的T细胞。


在固有性免疫机能完好的情况下,T细胞抵抗曲霉感染的作用是可以忽略的,只有在固有性免疫受损的宿主,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性才得以体现。当曲霉入侵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曲霉抗原,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活化引起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包括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功能。此时,曲霉与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天然免疫细胞共同作用,有助于促进B细胞分化成熟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直接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APC对抗原进行摄取、加工、递呈。活化的Th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B细胞上的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并相互作用向B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当B细胞活化后,就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小部分分化成记忆性B细胞,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


来看结果:


通过这项多中心、前瞻性和对照研究,我们充分证实了曲霉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不能承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曲霉IgG抗体检测是一种很好的筛查和诊断方法;证实了曲霉IgG抗体检测对非粒缺IPA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GM,与BALF GM基本一致;证实了曲霉IgG+BALF GM联合检测(任意一项阳性)可提高对IPA的诊断敏感性;曲霉IgG+BALF GM联合检测(双阳性)可提高对IPA的诊断特异性。


真菌抗体检测的最新研究:曲霉特异性IgG和IgM检测在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

 


我们的第二篇研究,是2019年6月发表于Front Microbiol杂志的论著,原题《Role of the Aspergillus-Specific IgG and IgM Test in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曲霉特异性IgG和IgM检测在CPA的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


这项前瞻性的研究入组的是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南京金陵医院的呼吸科的患者,其中CPA患者(178例血清,82例患者);非CPA患者,包括社区性肺炎(CAP),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或肺部肿瘤患者(125例血清);健康患者的对照组(50 例血清)。目的是使用Dynamiker ELISA IgG和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并将结果与BALF中的GM值进行比较。


来看结果:

 


真菌抗体检测的最新研究:血清曲霉特异性IgG,IgA和IgM检测对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第三个文献是301医院解立新教授团队做的,也是研究CPA的诊断,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的论著,原题为《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serum Aspergillus-specific IgG, IgA and IgM assays for 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diagnosis》(血清曲霉特异性 IgG,IgA 和 IgM检测对CPA诊断的前瞻性研究),发表时间是2019年8月。


这项前瞻性研究入组的是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301医院的患者。疾病组共收集102例患者,CPA(n=42例),非CPA(n=60 例);对照组:Healthy(100 例)。目的是使用Dynamiker ELISA IgG、IgM和GM检测试剂盒对CPA的诊断性能研究。



同样可以看到,CPA与非CPA之间是有差别的,CPA的IgG抗体显著高于没有CPA的患者。同时也发现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联合诊断还可以提高到78.6%和94.4%。


其他几篇真菌抗体检测的最新研究均告诉我们,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真菌病诊断的敏感性


以下从文献4到文献6的前瞻性研究都足以告诉我们,血清学检测中真菌特异性抗体(IgG,IgM,IgE,IgA等)是慢性真菌感染,变态反应性真菌病最为重要的微生物依据,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真菌病诊断的敏感性。



这些研究的结论非常类似,可共同验证抗体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


真菌感染现已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真菌感染的诊断仍存在极大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强烈呼吁大家,过去临床不常见的真菌感染现已成为了临床常见疾病,应当重视起来,真菌抗体检测是非常实用方便的检测方法,对IFD的临床诊断有极大的帮助,有时候是决定性的(如CPA),应当积极有效地开展和应用起来。





参考文献 (可上下滑动浏览)


1.Du H, et al. Virulence. 2022 Dec;13(1):589-591.

2.Vila T, et al. Pathog Dis. 2020 Jun 1;78(4):ftaa034. 

3.徐英春, 等. 协和医学杂志,2019,10(05):442-445.

4.https://gaffi.org/media/country-fungal-disease-burdens/

5.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2,15(2):90-102.

6.Wang H,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6 May;54(5):1376-80. 

7.Ning YT,et al.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1 Jul 6;11:687240.

8.Hoenigl M,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4 Jun;52(6):2039-45.

9.Li H et al. Front Microbiol 2019;10:1438. 

10.Guo Y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19 Apr;98(16):e15021.



专家介绍


施毅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感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抗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副主编。



本文由《呼吸界》编辑 冬雪凝 整理,感谢施毅教授的审阅修改!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