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对于一个学科、一个团队、一名年轻的医生、一位患者……科主任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管理水平、职业理想、人文情怀都深深影响和改变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他有怎样的管理思路和创新、成就和执着?在成为科主任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他又有怎样的经验、思考和感悟?在《呼吸界》推出的系列专访《科主任有话说》中,希望能给大家职业与人生的启迪。也期待各位主任的原创分享(投稿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
「正直、责任、良心」是罗红主任做博士研究时,挂在实验室大门口的字,也是在采访过程中罗红主任强调最多的几个词,在罗红主任看来,无论是当医生也好,当老师也好,不管是什么身份,这六个字是做人立身的根本。
采访罗红主任近一个小时,我被她身上那温和、坚强的品质深深打动。温柔和煦——是我对罗红主任的初始印象,与她沟通会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但随着对谈的深入,才发现这位温婉的女性的另一面,是挽救过无数生命,始终站在抗疫前线的「女战士」。
人物
罗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罗红主任在RICU为患者进行诊治
品尝过辛苦,也有过犹豫和徘徊,但「救死扶伤」带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支撑着我坚持下去
自1990年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罗红主任从医已有32载,医路漫漫,医生这条路且长且难,尤其还是每天得面临「生死战场」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但在罗红主任看来,一路走来虽品尝过辛苦,也有过犹豫,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的工作岗位主要在呼吸监护病房,属于呼吸内科的亚学科。一般来说,在RICU里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或其他功能脏器的损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无论是需要面对的风险还是需要承担的责任都是很大的!我其实也产生过很多犹豫甚至怀疑。首先,是家庭和岗位的两难,尤其是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不能时时刻刻陪伴他成长;其次,在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面对失败的结果,那种煎熬和痛苦甚至会超过患者家属。但我还是选择坚持下去,虽然在RICU工作可能所付出的努力要比普通呼吸医生多一些,但我相信只要医生不断地在细节上、整体上、临床诊疗思路上用心,患者的恢复效果是可以看到的,也是很显著的。『救死扶伤』的精神我在RICU中感受的最为明显,因为救活的不仅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背后更是一个家庭......」
「记得在两年前,一个因流感发展为双肺的弥漫性病变+呼吸衰竭的女患者到我们科室进行救治,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我们诊断她患的是『血行播散性的肺结核』,需要强调的是,血行播散性的肺结核不同于一般的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一次或多次进入血液循环,并造成肺部弥漫病变以及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但这位患者之前做了试管婴儿,已有大约6个月的身孕了,我们都很能理解患者腹中的这个宝宝的得来不易。 并且当时情况也比较危急,考虑到这个结核会有全身性的扩散,谁也无法担保小孩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一旦应用到相关救治手段也有可能影响到小孩的健康。 肚里的宝宝到底留还是不留? 家属也非常犹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分析和对症治疗,最终还是帮助患者把孩子留了下来。 后来,等到这位患者进行剖腹产时,出现了大出血,子宫附件和盆腔里满是结核病灶,因此医生不得不为患者做了子宫及附件的全切手术以保留其生命。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如果我们没有帮助患者把宝宝留住,那么她将没有机会做母亲了。 最后患者的预后非常好,宝宝健康家庭和美。 所以这也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医生尤其是管理危重症患者的医生所做的每一个决断,关乎的不仅是患者的生命,更是背后的一个个家庭。 我想,也是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的力量支撑着我坚守岗位多年吧。 」
罗红主任与RICU患者交流
「求真求确,必邃必专」其实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科研不是「空中楼阁」,如果带着「临床问题」去进行科研,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这16个字是我们湘雅的院训院风,我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对『求真求确、必邃必专』这八个字也有一些体会吧。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临床救治中的成功离不开这八个字的原则。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肺动脉高压的年轻患者......」
「这位年轻患者是以肺动脉高压收治入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病情就开始发生恶化,紧接着出现了呼吸衰竭,当时患者收住在CCU,因为年轻、病情进展太快,病因未明,我们和CCU的同道们想尽可能的办法维持他的生命,找寻病因,所以插管上呼吸机、ECMO支持。但说白了,这些手段也只能维持他的生命体征。而对他的确切治疗以及后续的预后管理,都需要建立在精确的诊断上,也就是要知道患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所以,我们给他进行了全身的体格检查甚至是活检,最终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来自消化道的肿瘤——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这个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若当时我们没有去把真正的病因弄清楚,无论是患者的对症治疗还是我们自己的诊治水平,将都得不到相应的提升。所以,我们医生在临床诊治真的要秉承『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科学精神去工作。」
「再往深一点说,临床中遇见的疾病都有它深层次的原因,我想这就是科研的意义吧,我做呼吸系统遗传病也源于此。其实我起步比较晚,但我们团队在十年的时间内不断的自我突破,深入临床工作。我们做的最好的疾病是原发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10年间我们发现数个PCD相关可能的致病基因并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3项,并在2020年首次揭示了CARD10基因纯合突变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相关,其实就是发现了这个新的基因,并去印证它是否是这个疾病的真正原因,研究中的所有病例都来自于临床。包括我们后来在AJRCCM发表的一个肺泡微石症合并EVC综合征的罕见病案例,该患者肺部CT上看去全是『石头征』,也就是肺泡内钙磷结石沉积,同时伴有身材矮小、轴后多指、指甲和牙齿发育不良等表征。之后我们通过遗传性的方法,证明是由两个遗传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这种表征。在我看来,科研与临床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说科研有点『空中楼阁』的意思,但这取决于自己如何选择吧,如果带着『临床问题』去进行科研,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也有热情做下去,因为你的结果很有可能做到救治患者。科研应该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目的是做精做深后回归临床、造福患者。」
罗红主任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的论文
罗红主任团队在呼吸病学顶级期刊AJRCCM发表的论文
在一次次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中,呼吸学科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让我们呼吸人感受到了些许危机感,「三驾马车」为我们呼吸学科指出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自2020年新冠病毒暴发以来,新冠的防疫已经进行到第三个年头了,无论是湖南省内的基层防疫指导,还是作为领队在下级医院组建重症团队,接管所有危重症患者,新冠抗疫的整个过程我也算都有参与。可以这么说,从一开始面对未知的担忧,到心里一点点有『底』,再到最后的高峰期收治了3700多名住院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咱们党和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以及呼吸同道为国为民的敢于担当和竭诚奉献。」
罗红主任参与抗疫
「在一次次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中,呼吸科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让我们呼吸人感受到了些许危机感。在2022年年底新冠政策放开后,当时患者可以说是『蜂拥而至』,为了应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我们湘雅二医院开设了70多个呼吸病房,全员都在管,甚至到了儿科在收治老年患者,妇科在收治男性患者的地步!新冠患者基本的诊治对各个科室来说其实并不难,甚至能独立完成,而难点主要集中在危重症救治这一块。以上种种让我体会到了咱们呼吸学科的强大,但也令我产生了危机感。如何把我们的优势淬炼得更为强大?如何把我们的劣势不断精进优化?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一月初召开的「2023年度全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上(以下简称『发展大会』),其主题为『呼吸学科应关注并解决未满足的健康需求』,意义是非同寻常的。『未满足的健康需求』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层:一层是由于技术方法尚未可及导致的,此类『未满足的健康需求』需要通过医学科技发展进步来解决;另一层为技术、方法可及,但应用不好,效果不佳,核心原因主要为认识与重视程度、政策制定、资源投入、学科发展等方面的不足,这类『未满足的健康需求』需要引起重视,也体现出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一些亟待发展的不足之处。回想3年抗疫,呼吸学界『三驾⻢⻋』的发展方略,在抗疫3年的实战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若没有前期的P与CCM的捆绑式发展,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中,我们如何能胜任? 若没有PCCM专培、专修、单修培养了大批各个层次的人才,若没有PCCM学科规范化建设,我们如何能科学有序应对始料不及、呼啸而来的疫情和病人?看到成绩,同时更应该发现不足!」
「我自己是做CCM的,我能明显感受到CCM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次的『发展大会』就进一步强化了以人才培养、科室建设、行业发展为『三驾马车』来引领我国呼吸学科发展的方略,并明确了相应的重点工作,即专培、专修、单修相结合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建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以及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
「具体来说,首先在人才培养上,建立以专培、专修、单修相结合的医师培训体系。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夯实临床知识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个医生的特点和擅长方向,从不同层面来进行人才培养,从而保证人才的多元化、专业化。其次,科室建设上,因为我不仅是呼吸科的主任,还身兼湖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所以如何把湖南省PCCM学科的规范建设的扎实落地,并促使二、三级医院达到标准,这是我们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在规建中找到它的不足,从而让学科得到持续性发展。最后,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上,我们主要将通过医疗、教学、研究的手段来促进呼吸学科资源整合,配合形成呼吸学科医疗新业态。」
骑自行车的时候就爱盯把手,就经常跌倒,后来大人说:「你眼睛要看着远方」……我更想做的是从细节上让年轻医生看到「希望」,同时我自己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
「在日常带教工作中,其实我不太想以从上而下的教条方式去进行,我希望的是我能去引导学生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擅长的事,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赋能』,同时我自己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这也是一种互相成长吧。」
罗红主任与团队一起学习
「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希望』是非常重要的,说得通俗点就是『人活着总得要有个奔头』。作为科主任,我更想做的是从细节上能让我们年轻医生看到『希望』,同时提供平台让他们能展示自己。我们科室在每周二会举行科研专题分享,周四则举行临床专题分享,轮班制的,每个人都得参与。内容主要是年轻医生来分享自己所读过的有价值的文献、管理过的有意义的病例以及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要小看这两个分享会,坚持下来靠的是大家的每一份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年轻医生能互相学习的同时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能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引导他们走向其擅长的领域。当然,我也从年轻医生身上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他们的无畏、思维的活跃、敢想敢干,我也一直在向他们学习。」
罗红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诊断
「我经常给学生说的一句话——『做人做事,都要从长远看』。我记得小时候刚学习骑自行车,骑得时候就盯爱自行车把手,就经常跌倒,后来大人跟我说:『你眼睛要看着远方』,经过调整后,就骑得很稳,再也没有跌倒过了。之所以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年轻人的成长道路上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但只要你看得足够长远,这些挫折都将成为自我突破的『砝码』,未来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好。」
专家介绍
罗红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危重症亚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委会常委兼ICU肺康复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湖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完
采写编辑:戴嘉欣;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