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对于一个学科、一个团队、一名年轻的医生、一位患者……科主任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管理水平、职业理想、人文情怀都深深影响和改变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他有怎样的管理思路和创新、成就和执着?在成为科主任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他又有怎样的经验、思考和感悟?在《呼吸界》推出的系列专访《科主任有话说》中,希望能给大家职业与人生的启迪。也期待各位主任的原创分享(投稿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
人物
潘频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潘频华主任与团队一起为患者诊断。
「有没有人曾经说您这个人挺固执的?」「有,我的学生曾经对我说过……」采访潘频华主任的1个半小时,我无数次被他特有的一种语言、语气震慑住。也许很多人都认可「别讲绝对的话」,可潘主任讲的那些含有绝对意义的语言中,只有当与他深入沟通过后,可能在聊到某个点才会猛然察觉,他的「绝对」其实折射出来的是某种理念甚至是信念……
这个女孩如此年轻,像花儿一般的年龄,所有人都不忍心放弃她……当看到整个团队都无奈的时候,那种心情我忘不了
2000年,刚30岁出头的潘频华博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呼吸学科领域,当他谈到记忆最深刻的临床案例,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做呼吸医生之前,作为硕士研究生在心内科轮转期间治疗过的那个14岁小女孩。
「那个女孩从农村转来住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她病情非常严重,既有风心病又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合并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她的心脏长了一个赘生物。实际上这样的患者病死率极高,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医生来会诊后,几乎一致认为这个女孩救不过来。但当大家看到小女孩父母那悲切又期盼的眼神,再看看女孩花儿一般的年龄,所有人都不忍心放弃。」
「当看到整个团队无奈的时候,那种心情我忘不了。记得很清楚,当时我的老师每天对我们讲,这个女孩只要血压掉下去就可能醒不来。我们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实际上是败血症,加之心脏上长了一块赘生物,她的心衰非常重,基本全身紫绀,嘴唇发乌,呼吸困难,无法平卧躺下,随时有生命危险。我们每天都去看她,看各种数据,看血压波动情况,大家都希望能有奇迹发生。没想到,就在我们的精心管理和照护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真的出现了奇迹,病情竟慢慢出现了转机……」
「小女孩的病例对我有一个强烈提示:任何我们认为不可能救回来的病例,只要医生毫不放弃,把坚持下去作为理念,就能够创造看似不可能的『奇迹』。这个病例对我的医者生涯影响很大,到现在我都一直坚持这个理念要求自己:一是学识要渊博;二是做临床要足够细心地去观察;三是毫不放弃每一名患者。」
终末期慢阻肺病老人辗转多省求医,最后我们让他多活了6年……我十分笃定地相信,没有治疗不好的疾病,只有无奈的医术
潘频华主任(左)参与新冠救援工作
「如果说14岁女孩的病例让我对做医生有了最初临床上的理念和自我要求,那么接下来几十年里我所遇到的每个创造奇迹的病例,都验证了这个理念是正确的。我十分笃定地相信:『没有治疗不好的疾病,只有无奈的医术。』在解释这句话前,我又想起一个终末期慢阻肺病老人的病例……」
「这个病例是经许多家医院反馈『没希望』和『救不活』的病例。慢阻肺病、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慢病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疾病。这位70多岁老人属于终末期慢阻肺病阶段,见他时已经上了呼吸机,气管插管近20天,二氧化碳潴留很高,合并气胸,这种情况无论如何调呼吸机都没效果,百分之九十以上医生都认为治不好。就在老人辗转于广东和北京一些医院,并准备送回家度过最后时光,家属抱着试试的念头找到我们这里。」
「收他住院并非盲目,压力也不小,我们看了他所有详细病程和数据,完善各项检查,可谓想尽一切办法、倾尽一切手段,比如针对气胸问题做胸膜粘连术,一点点控制二氧化碳潴留,预防院内感染。经过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逐渐好转,转归到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出院。老人此后又活了6年时间,到现在已过去十年之久,他的家人都还与我保持联系。」
「对待这个病例的态度正是我们团队对待所有终末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态度。我们曾遇到许多终末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包括肿瘤患者,都不会轻易下结论说谁救不过来。因为有的患者虽然是终末期肿瘤,但他们往往并不是因肿瘤本身进展和转移而致死,而是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合并症、并发感染等。因此只要医生真正努力做到毫不放弃,现在这样的医疗条件真可以挽救延长患者的生命。我们面对再晚期、再严重的疾病,都不能给患者『判死』,挽救生命才是我们的天职。这就是我为什么笃定地相信『没有治疗不好的疾病,只有无奈的医术』。『无奈的医术』就是指医术不过关,医术不过关就证明知识储备量不够,关键时刻拿不出对策,无法做决策,面对这样的疾病和患者,医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很无奈,因此也战胜不了『敌人(疾病)』。如果对自己医术足够自信,那我认为任何难题都可以克服,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患者最怕医生的放弃……不断观察,不断寻找,不断坚持,哪怕病理检查里蛛丝马迹的甚微异常,都可能为转归带来机会
潘频华主任参与抗疫
「如何避免出现『无奈的医术』?靠的是临床工作中的不断观察,不断寻找,不断坚持。观察得细致到极致,才有可能让看似不可能的疾病出现逆转创造『奇迹』。『细致到极致』需要足够的医学知识为基础支撑。这里我又想到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我常与同道和学生分享,他的病例足以让每个呼吸同道体会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患者八九年前来我院就诊,双肺弥漫性病变,大白肺,外院诊断为『疑似感染』,所有高级抗生素全部用遍均无效,上呼吸机后又因继发感染出现气胸和脓胸。转入我院时患者上呼吸机都很难维持氧饱和度,我们给他做了肺活检,结果最后确诊IgG4。现在我们基本上都知道IgG4,它属于人体IgG类免疫球蛋白中的一种,IgG4升高可见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细菌感染性的疾病也可能出现IgG4升高。但这种疾病本身就是罕见病,尤其八九年前更难以遇到。这类患者最怕得不到确诊,因为拖不得,如果团队想不到那个方向或者做了病例活检也看不到某项指标异常升高,治疗便无从谈起。」
「很多疾病错综复杂,『打破常规诊断思维』是一个方面。面对这样的病例,如果科室团队都按照常规化思维判为单纯感染不一定准确,只有明确诊断后治疗效果才能立竿见影。很快,患者的IgG4得到治疗,可气胸和脓胸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又回过头去请胸外科医生做手术。气胸和脓胸刚处理完,患者又继发感染,经后续漫长的精心治疗后最终出院……现在再回头梳理诊断病例的关键点,就是『观察细致到极致』,我们在病理切片中发现有一个浆细胞明显增高,这个增高给到我们提示应该筛查免疫组化,发现IgG4升高后再去查文献,才知道原来是它。最终,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峰回路转。」
「『蛛丝马迹的甚微异常都要再思考』是另一个方面。除开这个病例本身的曲折,放在当时讲,可能绝大多数医生在做完病例活检后就不会『再思考』。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往往是感染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突然加重,出现『大白肺』,整个肺部出现弥漫性病变。该病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患者当时已出现呼吸衰竭以及肝肾功能异常,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精准治疗,很容易治疗中突然死亡。」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盲点」……最反感别人跟我说「这个患者没救了」,做呼吸医生最高境界是不能让患者因缺氧而死
潘频华主任与团队一起为患者诊断
「有句话我跟团队医生常讲,治疗中疗效的好坏与医生花的时间成正比,这也是我从医二十多年来的体会。每个花时间去发现的细微异常改变,如果不及时纠正和处理,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致命打击。我有两个反复强调的观念:一是决不放弃任何一位大家都认为『必死无疑』的患者。没有哪一位患者该死,也没有哪一位患者救不过来。可能你认为我讲这话太绝对,很多人对我这样说过,但我的实践告诉我,它是对的;二是做呼吸医生,一定要做到最高境界,就是不能让患者因缺氧而死。近年来,呼吸学科医学技术发展迅猛,除有ECMO,还有包括气管内、血管内氧合技术等。我常与团队讲,休克、缺血、心肌梗死而亡都可以是理由,但缺氧死亡不是理由。只有把要求转化为理念,让大家认可、接受,大家才会想尽办法实施。救过来一个非常难救治的患者,哪怕为此付出再多时间,当患者痊愈出院时,可能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你的心情都是愉悦、充实的,你会感到自己活得有价值。」
新冠期间潘频华主任在哈尔滨医院ICU指导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盲点』,而医生的『盲点』就是患者的『致命点』。可能许多了解我的人会知道我最反感什么样的病例汇报,就是一上来就告诉我说,『这个患者非常严重,估计没救了』。我最反感就是别人对我说这句话,偏偏现实中很多医生都会这样说,甚至这样告诉患者家属。只要被我听到我都会立马纠正。当然,每一个医生精力都有限,这需要团队的共同协作。不断记录、盘点、总结。我在不断盘点这些病例时发现,无一例外所有最终死亡的病例,回去再找原因,都可以发现新问题。」
「我从2011年任科室副主任兼大内科主任,十几年来扎在重症患者床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许多人问我,你做副主任怎么不让学生去守?让学生去守,有很多知识点他们可能不知道,因此守不出疗效来。但老师带着学生去守,就能出疗效,我们这里经常有这样的经验。湘雅呼吸科的学习氛围比较好,我也应该用行动给大家做些示范,将来这些学生上临床也会这样对待患者,这种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
通过大数据建立对慢病患者的远程管理,减少住院率、为老百姓省钱、为医院节省经费……这些远大于项目本身的价值
「科室文化非常重要,这是我现在的最深体会。自2020年1月7日我接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后,整个学科的蓝图谋划已初步成形。2020年,我们拿到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如何立足湖南省、放眼全国地发展?既然要做国家级的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能够把患者的病看好是关键。因此,我们积极建立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呼吸学科体系,立足于区域性医疗中心基础上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整合重症医学科、输血科、胸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优势专科,现已建立起肺癌和肺结节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呼吸介入MDT团队、重症肺炎MDT团队、血管栓塞疾病MDT团队、肺间质性疾病MDT团队。」
「呼吸危重症救治体系中建立了ECMO团队、CRRT团队、呼吸治疗团队、重症康复团队,显著降低了呼吸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其中,ECMO急救快速反应团队多次成功实现重症患者城际转运,着力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全面推进重症、急救能力同质化,降低呼吸危重患者死亡率……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全方位覆盖以高精尖技术为核心,能解决罕见病、疑难病、重症病的队伍。今年我们要引购一批支气管镜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做的支气管镜能达到对肺结节进行精细化的微创操作。近几年,我们还大力发展了前沿医疗技术,比如EBUS-GS-TPNA,经支气管隧道抵达术(简化术式)联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无支气管相通的肺小结节的应用;EBUS-TBNB(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活检术)在纵膈及肺门病变的应用;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呼吸肌力测定:肺功能室;以及科室自主开展的床旁CRRT……」
湘雅呼吸ECMO团队
「对学科的发展,我的理念一是要对接国家的需求。比如,2021年湖南省再次出现本土新增新冠病例后,我担任湖南省援张家界医疗专家组组长、医院援张家界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与多位呼吸专家赶赴张家界指导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我们现在还有4位医生在外面参与抗疫工作;二是至少立足于湖南将呼吸慢病管理做好。这就要依靠我们引进的科研高地——呼吸疾病大数据。为此,我们建立了呼吸疾病的生物标本库,也建立了基础临床的工程中心实验室,目的是科研为临床服务,解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点。呼吸慢病管理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个患者群体特别多,建立大数据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会有一些参考价值,湖南省大多数地级市都在我们的大数据里面,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成为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给了500万资金支持。但实际上我更看重的是通过大数据能建立起对患者的远程管理。实现慢阻肺病人群的远程管理,能减少多少患者每年的住院率?能为老百姓节省多少钱?能为医院节约多少经费?这些价值是长远的,更是有利于民生的,它的社会价值大于我们自己做这项工作的价值。」
「今年,湖南省的PCCM规范化建设报名是以往5年的总和。去年是66家,今年截止到目前已报名到200多家。『挨家挨户』去对接指导也是我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我的目标是争取湖南省的PCCM规范化建设能达到90%以上。把学科建设做起来才能把未来整个服务慢性呼吸疾病的管理能力做起来……」
到现在我还有个习惯,基本上每星期或抽一两天,一定要到ICU去看看。我们专门有个『掌上电脑』,通过它我能看到病房里每位患者的数据变化,科主任一定要关注重症患者,对这些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现在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想法、愿意干好每件事的医生。将来还要把考核机制对接上,哪些年轻医生是有激情的、有潜力的?快速培养他们成为骨干是我现在要做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把临床交给他们,我能够放心。」
专家介绍
潘频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呼吸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分会常委;国家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中国呼吸专科精英奖获得者;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湖南)主任;湖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呼吸疾病智能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1项,已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 34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硕士57名。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