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2006~202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进行分析,长期趋势和流行特征如何?高危人群有哪些?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2022-08-15

研究背景


已有较多研究对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但对影响发病率变化原因的探讨仍不足,尚无研究基于区县水平从全国层面对影响结核病发病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对中国2006—202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地描述了中国结核病报告发病的长期趋势和分性别、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流行特征,识别了中国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结核病流行影响因素的证据,可为中国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区县为单位收集我国2006—2020年肺结核报告病例数,分年龄、性别计算各区县历年的报告发病率,并按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层分析。


二、数据整理


按照APC模型要求,对年龄、时期和队列均采用5年为间隔进行分段,计算得到17个年龄组(0~4、5~9、10~14……80~84岁组)、3个诊断时期(2006—2010、2011—2015、2016—2020年)和19个出生队列组(1926—1930、1931—1935…2016—2020年)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并利用中国2010年普查人口数据进行标准化。


三、分析方法


采用APC模型定量分析肺结核报告发病趋势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利用内生因子法估计效应系数,转换得到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本研究中的年龄效应反映了不同年龄段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时期」是病例诊断的年份,时期效应反映了所在地区医疗技术、政策干预和诊断方法等外部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所有年龄组报告发病的影响;「出生队列」是指人群的出生年代,队列效应反映了自出生开始所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历史事件、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研究结果


一、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


2006—2020年,全国共报告1482万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发病率为73.8/10万,标化发病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具体见图1。


注 ASR:年龄标准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CR:粗率(crude rate)

图1:2006—2020年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粗率和年龄标准化率趋势


二、不同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变化情况


2006—202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整体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青年期和老年期出现两个高峰,70~74岁组的峰值远高于20~24岁组。具体见图2A。


在2006—2010、2011—2015和2016—2020年三个时期,分年龄组人群的结核病报告发病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但报告发病率高低差异较大。具体见图2B。


大部分年龄组的结核病报告发病率随出生年代整体呈下降趋势,早期队列下降速度更快,1996年后的出生队列呈平稳趋势。其中,1961—1965年的出生队列在50~54岁组下降明显较相邻队列组变缓,2001—2005年的出生队列人群在15~19岁组出现上升。具体见图2C。


图2:2006—2020年中国按年龄(A)、时期(B)和出生队列(C)分列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变化情况


三、肺结核报告发病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1、年龄效应:控制时期和队列效应后,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年龄效应具体见图3。15岁以下人群的肺结核报告发病风险均低于平均水平(RR值均<1.00),其余年龄组的风险均高于平均水平,报告发病风险在20~24岁组(RR=2.29,95%CI:1.73~3.03)和70~74岁组(RR=1.95,95%CI:1.67~2.27)出现两个高峰。


按性别分层后,4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的报告发病风险均略高于男性,而4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的报告发病风险均高于女性。按城乡分层后,20~24岁城市人群的报告发病风险最高(RR=2.67,95%CI:1.99~3.58);30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群中城市的报告发病风险均高于农村,30~64岁人群中农村的报告发病风险均略高于城市。按地区分层后,东部地区20~24岁人群报告发病风险最高(RR=3.48,95%CI:2.32~5.20)。


图3: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风险按性别(A)和城乡(B)东中西地区(C)分层后的年龄效应



2、时期效应:控制年龄和队列效应后,时期效应具体见图4。2006—201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风险(RR=1.20,95%CI:1.14~1.27)高于2011—2015年(RR=0.98,95%CI:0.94~1.02)和2016—2020年(RR=0.85,95%CI:0.81~0.90)。城乡分层后,2006—2010年城市的结核病报告发病风险(RR=1.30,95%CI1.23~1.37)略高于农村(RR=1.09,95%CI:1.03~1.15),2016—2020年农村的报告发病风险(RR=0.93,95%CI:0.89~0.99)高于城市(RR=0.80,95%CI:0.75~0.85)。


注 「黑点」代表RR值;「竖线」代表RR值为1的无效线;「横线」代表RR值的95% CI:,与「竖线」交叉表示无统计学差异

图4:中国三个观察时期肺结核报告发病风险的时期效应



3、队列效应:控制年龄和时期效应后,出生队列效应具体见图5。出生越晚的队列结核病报告发病风险越低,但1961—1965年和2001—2005年的出生队列的报告风险均出现小幅上升。1926—1930年的出生队列报告发病风险最高(RR=2.77,95%CI:2.10~3.66)。


1941年以前的出生队列中男性报告发病风险均高于女性,但2006年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均高于男性。1950年以前和2001—2005年的队列人群中农村的发病风险均高于城市,但1961—1980年的队列中城市的风险均高于农村。按地区分层后,1926—1940年的出生队列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报告风险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1926—1930年出生队列的风险最高(RR=3.49,95%CI:2.44~4.98)。


图5: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风险按性别(A)城乡(B)东中西部(C)分层后的出生队列效应


研究结论


2006—2020年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报告发病风险在性别、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间均存在明显差异,20~24岁组青年和70~74岁组老年人群的报告发病风险最高。研究结果可为结核病的病因学研究和中国结核病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线索和参考。


作者:董哲,王琦琦,于石成,黄飞,刘剑君,么鸿雁,赵雁林

第一作者及单位:董哲和王琦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爱国卫生工作技术指导处)

通信作者及单位:么鸿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爱国卫生工作技术指导处);赵雁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reported incidence, China, 2006—2020

Dong Z, Wang QQ, Yu SC, Huang F, Liu JJ, Yao HY, Zhao YL.

Infect Dis Poverty,2022,11(1):85.

doi: 10.1186/s40249-022-01009-4.

PMID: 35902982.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ID:zgfl1934)

原链接戳:快报 | 2006—2020年中国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本文完
责编:Jerry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