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点看直播丨PCCM疑难病例讨论(36):反复咳嗽、发热、呼吸困难1年余,双肺多发病变性质待查……
来源: 呼吸界 2019-11-18


主持:谢敏教授

主讲:施静PCCM第一期学员

到场专家:赵建平、刘先胜、谢俊刚、许淑云、张惠兰、李春蕊、王曦、胡琼洁


 2019年11月18日 19:00~21:0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加入讨论,自我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

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病例简介


患者,男,59岁。


主诉:反复咳嗽、发热、呼吸困难1年余


现病史:

1年余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粘痰,伴发热,体温最高39.1℃,伴畏寒、寒颤,伴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无咯血、胸痛、心慌等不适,当地医院胸部CT(2015-10)示双肺散在团片状稍高密度影,部分病灶实变。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抗感染(磺苄西林钠联合阿奇霉素)及化痰治疗11天,患者症状好转出院,3个月后上述症状再发加重,于当地医院门诊复查胸部CT(2016-1)示双肺上叶前段片状密实影,考虑肺实变,双肺多发花斑样磨玻璃影,考虑双肺多发感染性病变,于当地医院门诊行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


2017年3月,上述症状再发加重,患者前往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就诊,胸部CT较前进展,并出现左侧胸腔积液。痰找抗酸杆菌阴性,PPD阴性,胸水检查:李凡它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 8700*10^6/L,淋巴细胞占49%,总蛋白45g/L ADA 27.3U/L LDH 320U/L。风湿全套、ANCA阴性、G、GM试验阴性,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 3.93ng/ml(0-3.3ng/ml ),CEA、NSE、CA199正常范围。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慢性炎症。Gene-Xpert阴性。予以抽胸水、抗感染(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化痰、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好转。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门诊以「双肺多发病变性质待查」收住院。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银屑病病史十余年,外用卤米松软膏、尿素软膏、卡泊三醇治疗。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186/110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天控制血压。


手术史:无。


个人史:吸烟史40余年,30支/天,未戒烟。


婚姻史:已婚,配偶健康。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 36.5℃,P 86次/分,R 20次/分,BP 124/73mmHg,SPO2 90%,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四肢躯干部位可见散在红色丘疹和白色鳞屑。




入院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7.03*10^9/L 中性粒细胞% 62.8% 中性粒细胞计数 4.42*10^9/L 淋巴细胞% 27.5% 淋巴细胞计数 1.93*10^9/L;

血生化:球蛋白 40.8g/L 尿酸 450umol/L,余为正常范围;尿常规正常,粪常规正常,隐血阴性;

输血前全套正常;

血沉:88mm/H;超敏CRP 3.8mg/L;

风湿全套、类风湿全套、ANCA均为阴性;

T-SPOT无反应性;

男性肿瘤标志物全套:糖链抗原19-9 41.42U/mL(≤34U/mL);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3.9μg/L(<3.3μg/L),余为正常范围。

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未找到真菌、找到革兰阳性球菌。

痰培养:正常口腔菌群,未培养出真菌。

经皮肺穿刺活检:

细胞学示:镜下见弥散分布的细胞似淋巴细胞,少许粘液、梭形细胞,另见少许成团细胞。

组织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G、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头孢类抗生素等敏感)。


考虑诊断

1.双肺病变性质待查,2.银屑病,3.高血压



参会专家


赵建平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市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防痨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重大专项科研课题一项,主持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表文章50余篇。



刘先胜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目前担任湖北省呼吸病学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分会哮喘与变态反应学组委员。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卫生部部属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及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谢俊刚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973项目2项。发表与COPD和哮喘相关的中英文论文40余篇,参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COPD学组委员,同时还是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和国际呼吸杂志的通讯编委、以及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的编委。



许淑云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对呼吸系统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例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部感染等。特别是对肺部肿块及气道狭窄的早期介入诊断和治疗、肺移植术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等有较深的理解。科研方面:研究领域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肺移植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和感染、多肽药物的靶向释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参与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张惠兰


副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成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呼吸系统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例如:间质性肺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等。参加”呼吸疾病诊疗指南”等著作的编写,目前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李春蕊


教授,主任医师,擅长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恶性血液疾病分子机制和治疗。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期间曾到美国Tufts 医疗中心进修学习。擅长于恶性血液疾病包括急、慢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的诊治,尤其擅长浆细胞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POEMS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以及各种不明原因的M蛋白升高疾病的诊治。



王曦


教授,病理学系副教授及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病理学分会委员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呼吸系疾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负责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6年赴美做访问学者一年半,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免疫生物学中心进修,已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呼吸系统疾病与肿瘤,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诊断。



胡琼洁


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间质性肺疾病、小气道相关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和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国装备协会CT应用专业委员会AI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性艾协会感染放射学分会和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青年委员。



主持与主讲


谢敏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有独到之处。1994年就读于同济医学院,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2012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哮喘研究所访问两年,先后主持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十余篇高影响力SCI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部感染性疾病。



施静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PCCM第一期学员。



点击「阅读原文」

或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2019年11月18日 19:00~21:0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特别鸣谢

瀚晖制药有限公司



直播结束后,《呼吸界》将推送相关精彩回顾,敬请期待!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