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过敏专家团队考察调研并诊治的「地方病」是什么?和呼吸有多大关系?
来源: 呼吸界 2018-09-06

最早知道榆林,是通过那些每年夏秋季来我院门诊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


他们和来自内蒙、河北、山西、东北三省、陕西、甘肃等地区的患者一样,每年七月底到十月出现典型的季节性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或喘息症状。


最近10年,来我院看病的榆林患者很多,多数从榆林直飞北京。患者们告诉我们,榆林近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但就是感觉身边过敏的人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多了


2017年9月,财新网连续发表两篇关于三北地区秋季花粉症的文章,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召开会议,确定2018年委派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专家赴榆林考察调研,并培训当地医生,帮助榆林地区建立过敏性疾病规范诊疗体系,满足当地过敏患者的需求。



2018年8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和呼吸科19位医护人员飞抵榆林。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建设示范城市和资源重地。她在历史上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必争之要塞;在生态上是沙漠与人类较量的前沿;在变态反应专家眼中,榆林是研究中国北方花粉症临床特点的重要地区。


近十年,过敏性鼻炎成为榆林及内蒙等周边地区的「地方病」,来我院看病的患者们普遍认为当地广泛生长的沙蒿是主要致病诱因。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叶世泰教授等专家就已证实蒿属花粉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致敏花粉。每年7~9月正值蒿类植物的花季,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爆发的季节,也是榆林地区过敏性鼻炎集中发病的季节。


据榆林林业部门介绍,蒿属植物在我国北方分布甚广,在榆林分布有黑沙蒿、白沙蒿、碱蒿、黄蒿、艾蒿等近20种。沙蒿是我国防沙治沙的先锋植物种,是榆林市固有的乡土野生植物,一般所说的沙蒿是白沙蒿和黑沙蒿的泛称,在防风固沙和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过敏性鼻炎作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疾病,榆林地区近年人和环境各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会导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快速上升?


8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专家团队在榆林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首站: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从榆阳区出发到靖边县约130km,沿途所见皆为无垠绿洲,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大漠驼城。靖边林业部门的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榆林60余年间治沙的巨大成就。


长期以来,榆林人民饱受风沙之苦。在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流沙越过长城向南侵入50多公里,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据记载,榆林城因沙埋曾被迫3次南迁,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从搭设网格障蔽固沙到飞播草种造林,通过技术尝试革新,860万亩流沙已经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经过60多年的努力,榆林1.4万平方公里的人造沙漠绿洲,让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让毛屋素沙漠在陕西版图上抹去了。



这些沙蒿是防沙治沙最基本的植物,它耐干旱,易成活,生命力极其顽强,是世世代代生长在中国北方土地上的本土植物。有了前期沙蒿的固定,才有后面其他耐旱灌木如沙柳、柠条、花棒和踏榔的生长,最终形成高低错落的植被,固定流沙。



为了大面积治理荒沙,榆林从1958年开始进行飞播造林试验。截至2014年最后一次飞播造林结束,56年间,榆林市共实施飞播造林750万亩(含复播面积),成林(草)面积400万亩。榆林飞播造林主要采用种间混播的方式,选择的混播树种、草种主要是花棒、踏郎、沙蒿和沙打旺。其中花棒、踏榔、白沙蒿、沙打旺混播的单位播种量为:早期1250克/亩,后期减至250克/亩;其中沙蒿的单位播种量为早期250克/亩,后期50克/亩,占总播种量的1/5。


我们考察看到,各种蒿类植物的是最适宜沙漠环境的,虽然播种量最小,但顽强的生命力使他们成为治沙的基础植物。我们向林业技术人员详细了解了各种沙地植物的情况。并一一辨认,询问是否有可以替代沙蒿的植物?林业部门告诉我们,针对蒿属花粉过敏现状,榆林林业部门自2015年以来已停止播种沙蒿,并在清除部分沙蒿后栽植樟子松等乔木树种,希望以此逐渐替代沙蒿形成的植被。


治沙的成就离不开适宜的气候条件。毛乌素沙漠处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6~8月以东南季风为主,集中的降雨使毛乌素成为世界沙漠雨量及暴雨中心,年降水量250~400mm,利于植物生长。但同时因降雨、气压变化所致的花粉破裂与快速的蒸发干燥形成了有利花粉传播与致病的气候条件。这也是当地过敏患者容易经历雷暴雨诱发急性哮喘发作的原因。此外,空气中的沙尘可以产生类佐剂作用加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症状。 


来到距今1600余年历史的统万城遗址,恢弘的残城可以管窥此地曾经的辉煌。整个城墙为夯土而筑,依据当时生产力水平,统万城古城墙所用的夯土极大可能是取自周围的地表土层,城墙中起坚固作用的原木,也当为就地采伐所得。有学者(邓辉等,2001)从夯土中分析出的孢粉和木材推断,该城营建时,周围地区植被组成的种类丰富,以草本和灌木(92.5%)为主,主要包括蒿属(61.5%)和藜科(20.1%),伴有禾本科、蓰草、菊科、蔷薇科、豆科等,同时还有松、桦木、桤木、胡桃、椴树、榆等乔木(7.5%)。另据《魏书·食货志》记载,统万城营建时,这一带是水碧山青的绿洲。魏灭夏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于是底沙泛起成流沙。可见,历史上统万城周边植被丰富且以蒿属植物为主,在人为过度牧垦后沦为沙漠。如今,沙漠中再次有了遍野的绿色,有各种蒿,花棒、踏郎、沙打旺等飞播的豆科植物,还有沙柳、柠条等栽种的灌木,但全都是本土植物。


下一站:红石峡


在去往红石峡的路上参观了几株百余年的柳树。曾经这里的环境能让柳树健康长寿,可以想象脚下的黄沙吞噬了多少土地。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近年在固沙同时也在积极地推进沙地向农田改造。当然,治沙离不开财政的保障。



据了解,榆林市GDP从2000年的105亿到2017年的3300多亿,财富的快速增长推动着这里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推动当地人民生活方式发生骤变。在沙漠城市变成了园林城市的同时,也进行着农牧文明生活方式向工业文明生活方式的跨越,或许这才是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的深层次原因。


全天行程见证了榆林市经济和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沙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了解到,政府治沙所用植物皆为本土植物,与数百年来历史上原生植被的生态相近。当地尚无完整的空气花粉浓度监测历史数据,期待未来开展相关工作为过敏性疾病研究提供依据。虽然过敏原的暴露与特定过敏原的致敏之间有相关性,但不构成人群过敏性疾病增加的根本原因既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收入地区及城市人群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整体高于欠发达地区及农村,过敏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如今,榆林城市现代化进程不亚于任何大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西方工业化国家。不仅是榆林,在包括内蒙草原没有防沙治沙的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的发病情况也同样明显增高。


过敏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正在经历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过程,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都在增高。在这种时刻,希望过敏患者们理解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新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解释,联手当地政府、医院和患者,共同解决城市和环境绿化中的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启动与榆林二院及榆林疾控中心的合作,在榆林市开展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应榆林地区主要过敏性疾病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中国首个医师节,协和医生赴榆林防治治沙植物考察队和榆林专家在一起


本文转载自《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呼吸界》略有删节,原链接:中国过敏防治周 | 协和过敏医生赴榆林考察治沙植物纪实


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