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中国成人和青少年CAP管理上存在着医疗资源过度消耗问题
来源: 京港感染论坛 2018-02-17

在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5BAI12B11)支持下,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曹彬教授团队「中国成人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和管理状况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于2018年2月16日在BMJ Open杂志在线发表。在职博士生陈亮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科)为该文第一作者。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青岛市立医院、北京回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中医院、临淄区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武警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13家医院参加了本研究。


论文链接:

http://bmjopen.bmj.com/cgi/content/full/bmjopen-2017-018709?ijkey=c3afYSNsdWCocAp&keytype=ref 

(可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查看)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是最常见的呼吸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5~11/1000人/年。尽管中国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9%,但是在过去十年里,关于中国CAP管理和疾病负担的数据却十分有限。2015年,在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支持下,中国肺炎研究网络(CAP-China) 成立,旨在为临床医生进行CAP管理和卫生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据我们所知,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CAP住院患者管理规模最大的多中心研究。在BMJ Open发表的这项工作是对来自北京、山东、云南3省13家医院2014年全部住院患者诊疗全过程的回顾性调查和分析。该研究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是:中国成人和青少年CAP管理上存在着医疗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大量低死亡风险患者入院治疗。住院CAP患者中80%为低危患者,而且21.7%的患者在住院当天已经达到临床稳定。低死亡风险患者住院治疗意味着占用有限的病床资源,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医疗花费。


2、住院时间过长。研究发现中国的CAP患者达到临床稳定后5天才安排出院。把患者留在医院观察口服抗菌药物或者等待全部指标恢复正常不仅没有必要,还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和潜在的住院相关的不良事件增加。 


3、高达41%无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接受了过度抗菌药物治疗。 抗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28.2%)或β-内酰胺+喹诺酮(12.2%)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过度用药方案。


4、血清抗体检测的错误使用。在进行CAP病原学诊断时,单次急性期血清抗体检测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发现高达14%患者急性期血清抗体IgG的检测,造成了不必要的医疗花费。


总之,本研究发现:目前CAP诊疗中存在医疗资源过度使用的问题。结果表明,对临床医生进行CAP指南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将低危患者留在门诊治疗、对没有耐药菌感染风险的CAP患者使用青霉素类等窄谱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杜绝非典型病原体和呼吸道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不仅能提高CAP管理的能力,还能节约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京港感染论坛」
(ID:PIDMIC)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至论文链接


阅读原文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