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病例 | 梁志欣 :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临床实践
来源: 呼吸界 2017-06-26

一、肺癌筛查的历史


        胸部X线和痰细胞病理进行肺癌筛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年发表的临床研究没有表明其可以降低肺癌病死率;当时临床研究设计和方法学存有不足,研究结论多有争议;1980年,美国癌症协会不再推荐应用胸部X线进行肺癌筛查。


       2011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NLST),入组:年龄55-74岁,肺癌高危人群(吸烟至少30包年,戒烟小于15年);53454例入选,26722例入选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筛查组,26732接受胸部X线筛查;筛查组接受每年一次的LDCT或胸部X线检查,连续三年。研究结果显示,与X线胸片相比,对高危人群进行每年1次连续3年的LDCT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这是肺癌筛查里程碑式研究, 为多个国家制定肺癌筛查计划提供了研究证据。


点击  阅读原文 收看该讲座视频课件



二、肺癌筛查可能的危害


  1. 假阳性结果:每1000人接受每年1次的连续3次LDCT筛查,391例至少1次阳性,40例为肺癌,351例假阳性。
  2. 有创检查所致的死亡或严重并发症:每1000人接受LDCT筛查,3例患者将接受进一步的有创检查,每1000人至少1人在接受有创检查60天内死亡。
  3. 过度诊断:临床研究的诊断阈值不同过度诊断率也不同,胸片过度诊断率2%-16%,LDCT约11%-26%。
  4. 单次LDCT的放射量0.61-1.5mSv。


三、我国肺癌筛查指南


  1. 推荐对中国50-74岁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应用LDCT进行筛查
  2. 高危人群指:吸烟至少20年包,戒烟5年以内
  3. 要把戒烟患者教育整合到肺癌筛查中。


四、肺癌筛查尚未解决的问题思考


  1. 如何对年龄和吸烟之外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如雾霾等)
  2. 肺癌筛查相关风险如何进一步控制
  3. 什么样的患者能从LDCT筛查中获益
  4. 如何确定最佳筛查诊断阳性界值


点击  阅读原文 收看该讲座视频课件


五、肺癌早期诊断技术


1. 肺癌标志物:组学技术是重要方法,整合组学技术是发展方向。

· 多样本来源:组织、血液、痰液、唾液、尿液、胸水、肺泡灌洗液、呼出气等;

· 多组学技术: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组等。


2. 定量影像技术:

·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应用CT、MRI等扫描结果,通过定量分析获得其影像学特点帮助医生提高阅片准确性的计算机系统。

· 影像组学:高通量地从PET、CT等影像中提取大量高维的定量影像特征,并进行分析的新技术。

· 影像基因组学:将高通量影像组学与高通量基因组学相结合用于疾病诊断的新领域。


3. 液体活检:特点:方便易得、安全无创、依从性好。主要集中于对多种生物样本应用多种新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4. 微创组织活检新技术:



六、临床实例


     

在最后,回到一开始提到的病例,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有了具体的理解。从群体到个体的结合,生动而有深度的一堂课,在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临床实践中步步前行。


点击  阅读原文 收看该讲座视频课件


关注呼吸界

我们将持续为您呈送年会精彩内容



阅读原文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