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Lancet旗下子刊EBioMedicine正式刊发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论著全文,评估经支气管镜下气道廓清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支气管镜下气道廓清治疗(B-ACT)对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疾病结局的影响,研究指出,疾病严重且基线症状明显的患者从该治疗中获益更多,显著延长出院后首次急性加重时间。研究强调「基于基线症状指导支扩临床个体化治疗」新理念。
研究背景
支气管扩张症是以持续咳嗽和大量脓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国际多国指南推荐对稳定期支扩患者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定期排痰,这对减少患者急性加重发生及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中重度支扩患者住院次数多,急性加重发生频繁、症状重,且国际国内支扩指南针对合并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尚未明确推荐意见。2019年发表在Thorax期刊上的BTS支扩指南强调:「迫切需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气道廓清治疗在合并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发起,在2018.02.01至2019.02.28期间开展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共纳入189例支扩患者,探讨B-AC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指标是病人出院后首次急性加重时间,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急性加重频率、CAT/LCQ/SGRQ相关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随访期间内,与对照组相比B-ACT治疗显著延长患者出院后首次急性加重时间 (198 vs 168 days, HR 0·555 (0·322-0·958), p=0·012)。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病情严重、基线症状明显的支扩患者 (包括BSI 评分≥8, 既往一年急性加重次数≥2, SQRQ 评分≥15, CAT 评分≥11, or LCQ 评分<16) 从B-ACT治疗中获益更多。B-ACT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0·43 (0·55) vs 0·69 (0·75), p=0·038)。患者CAT及LCQ评分在B-ACT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与B-ACT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多为短暂轻微。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B-ACT治疗显著延长合并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出院后首次急性加重时间,改善CAT及LCQ评分。强调B-ACT疗法在预防症状明显的支扩患者急性加重发生中的重要性。研究为「基于基线症状指导支扩新型个体化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既往支扩气道廓清治疗主要采用物理排痰,针对的是稳定期支扩患者。本研究首次在支气管镜下实施气道廓清治疗技术,并将治疗对象聚焦于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患者来自于中国支扩注册登记平台(支扩中国)其中的五家医院提供的队列,但支气管镜下气道廓清治疗操作均由上海市肺科医院一家单位完成,这样的设计同时实现了多中心的病人来源及支气管镜下治疗操作流程统一规范化。支气管镜下可以直视痰液潴留部位,达到快速有效的清除气道痰液效果,延缓该部分患者急性加重发生。进一步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对于病情严重且症状明显的患者,从该治疗中获益更多。研究强调「基于基线症状指导支扩临床个体化治疗」新理念,对世界各国临床医生制定支扩患者个体化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上海市教委重大科研创新计划和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的支持。徐金富教授和瞿介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杨、陆海雯、顾淑一和王文雯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支扩注册平台联盟部分单位专家为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家介绍
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上海市呼吸传染病应急防控与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兼感染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徐金富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
刘杨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博士研究生,在Lancet digital health,ERJ等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