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常见认知误区
来源: 呼吸界 2021-12-11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1]。我国慢阻肺发病仍呈高态势,慢阻肺患者存在疾病认知误区,导致患病不知、不治,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常见误区一:慢阻肺不常见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慢阻肺患病率居高不下。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我国患者数近1亿[2]。但由于慢阻肺起病隐匿,早期慢阻肺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往往易被忽视。


表1:2018年我国不同年龄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


对于以下人群,应考虑慢阻肺的可能性:有慢性咳嗽或咳痰、呼吸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和(或)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史。慢阻肺诊断流程见图1。如果不具备肺功能检查条件,可通过筛查问卷(见表2)发现慢阻肺高危个体,疑诊患者应向上级医院转诊,进一步明确诊断[1]


图1. 慢阻肺诊断流程


表2. 慢阻肺筛查问卷


常见误区二:慢阻肺患者症状较轻,无需干预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早期慢阻肺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呼吸困难可仅出现于劳力时,随病情进展患者症状日益显著,甚至在行走、穿鞋、洗漱等日常活动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3]。除日常症状影响外,慢阻肺控制不佳还会增加急性加重风险,造成肺功能损害。同时,急性加重导致的就医、住院治疗等均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4,5]


对于明确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给予有效、规范的治疗十分必要。慢阻肺稳定期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联合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患者管理、呼吸康复治疗、家庭氧疗、家庭无创通气、接种疫苗、气道内介入、外科治疗等[1]


常见误区三:慢阻肺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便可停药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管理目标包括缓解呼吸系统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健康状况,同时防止疾病进展、防治急性加重及减少病死率。长期规律接受药物治疗是患者实现疾病控制的重要一环。即使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仍有急性加重风险,擅自停药不利于疾病的长期控制。研究表明,在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患者中,与持续规范用药相比,停药患者肺功能显著下降[6]。然而部分患者只在症状严重时用药,一旦病情好转便停止用药。对于此类患者,医务人员应告知其长期规律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急性加重风险[1]


总结


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规范化慢阻肺诊疗,有助于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病痛、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03):170-205.

2. 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2018 Apr 28;391(10131):1706-1717.

3. GOLD2021

4. Kvangarsnes M, Torheim H, Hole T, et al. Narratives of breathlessnes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J Clin Nurs, 2013, 22(21-22): 3062-3070.

5. 李建. 我国三级医院药物治疗慢阻肺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5, 34(9): 66-68.

6. Magnussen H, Disse B, Rodriguez-Roisin R, et al. Withdrawal of inhaled glucocorticoids and exacerbations of COPD. N Engl J Med. 2014 Oct 2;371(14):1285-94.


本文完
排版:Jerry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