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咳嗽(PIC)是亚急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多数患者的咳嗽症状能在短期内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咳嗽症状持续多日,甚至数周,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需要探索感染后咳嗽新的治疗方法,尽早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表现
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症状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故又称为「感冒后咳嗽」[1]。感染后咳嗽患者近期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除了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以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感染后咳嗽的发生率约为11%~25%,在冬季流感流行季节可高达25%~50% [2],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持续时间有个体化,有的患者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 [1, 3, 4]。
二、感染后咳嗽与气道炎症相关
气道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变应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感染后咳嗽主要是以神经源性炎症为特征的气道炎症 [5, 6]。
目前认为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两个方面(见图1):①直接内在诱因为广泛的气道炎症和上/下呼吸道上皮损伤;②大量的黏痰分泌、短暂的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咳嗽受体高敏感性导致咳嗽症状加重 [7-10]。其中,气道炎症是感染后咳嗽的核心发病机制 [5]。
图1. 目前认为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发病机制
三、感染后咳嗽应关注气道抗炎治疗
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当持续咳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可考虑使用ICS抗炎治疗 [2、5]。ICS是目前最有效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可广泛作用于多种结构细胞和炎症细胞,多靶点阻断气道炎症进展 [11, 12]。与此同时,ICS不仅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还可以调节上皮细胞、杯状细胞、上皮下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功能,抑制气道重构。其中,ICS可抑制杯状细胞增生,减少气道黏液分泌 [13]。
有研究表明,相较于ICS单药或LABA单药治疗,ICS/LABA对CCL5、CXCL8、CXCL10、VEGF等炎症因子和气道重构因子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15] (见图2)。
图2. 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
此外,与一般止咳化痰药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单药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联用ICS/LABA治疗感染后咳嗽可显著缓解患者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见图3、图4)[16, 17]。
图3. 止咳化痰药联合ICS/LABA 对照单用止咳化痰药的疗效
图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ICS/LABA 对照单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疗效
小结
感染后咳嗽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除了使用镇咳药物以外,减轻气道炎症对于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尤为重要。国内外咳嗽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当持续咳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抗炎治疗。ICS/LABA可显著缓解感染后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赖克方.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2. Braman SS. Postinfectious cough: 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Chest. 2006 ,129(1 Suppl):138S-146S.
3. Hallander HO, Gnarpe J, Gnarpe H, et al. Bordetella pertussis, Bordetella parapertussis, Mycoplasma pneumoniae, Chlamydia pneumoniae and persistent cough in children[J]. Scand J Infect Dis. 1999;31(3):281-286.
4. Kwon NH, Oh MJ, Min TH, et al.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ubacute cough[J]. Chest. 2006 ,129(5):1142-1147.
5. 王辰,陈荣昌,康健, 等.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4):2696-2708.
6. 陈如冲,刘春丽,罗炜, 等.感冒后咳嗽敏感性及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改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9):674-676+679.
7. 赖克方,聂怡初.感染后咳嗽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05):481-485.
8. Heikkinen T, Järvinen A. The common cold[J]. Lancet. 2003 , 4;361(9351):51-59.
9. Johnston SL. Overview of virus-induced airway disease[J]. Proc Am Thorac Soc. 2005,2(2):150-156.
10. Fujimori K, Suzuki E, Arakawa M. Clinical features of postinfectious chronic cough[J]. Arerugi. 1997 ,46(5):420-425.
11. David E, et al.药理学原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2. Rang HP, et al. RANG AND DALE’s PHARMACOLOGY[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
13. Durrani SR, Viswanathan RK, Busse WW. What effect does asthma treatment have on airway remodeling? Current perspective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128(3): 439-448.
14. Barnes PJ. Scientific rationale for inhaled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long-acting beta2-agonists and corticosteroids[J]. Eur Respir J. 2002 ,19(1):182-191.
15. Skevaki CL, Christodoulou I, Spyridaki IS, et al. Budesonide and formoterol inhibit inflammatory mediator production by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infected with rhinovirus[J]. Clin Exp Allergy. 2009 ,39(11):1700-1710.
16. 孙小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09):1613-1614.
17. 陶梅梅,王洪武,周云芝,等.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J]. 国际呼吸杂志,2015(18):1381-1383.
作者简介
周新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顾问、前任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