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简介
男,82岁,江苏人,2025-02-10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热伴咳嗽咳痰2周。
现病史:
2025-01-16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8.3℃,伴咳嗽咳黄痰,伴痰中带血丝,至当地医院查咽拭子:甲流病毒核酸阳性;CRP 53.56mg/L;胸部CT:左下肺空洞形成,MT待排;慢支,两肺支气管扩张,两肺多发结节。予奥司他韦抗病毒,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抗细菌,辅以化痰止咳等治疗,体温平,但仍有咳嗽、痰血,为进一步诊治02-10收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1年余,血压最高165/70mm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2型糖尿病20余年,目前格列齐特缓释片60mg qd,未规律监测血糖。
二、入院检查(2025-02-10)
【体格检查】
T 36.7℃,P 112次/分,R 22次/分,BP 128/77mmHg。
一般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未及肿大淋巴结。肺部听诊未及干湿啰音,心瓣膜区听诊未及杂音。腹部查体阴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6.04×109/L,N 63.8%,Hb 130g/L,PLT 176×109 /L。
动脉血气(不吸氧):pH 7.41,PaCO2 41mmHg,PaO2 77mmHg,SaO2 96.8%。
尿常规:比重 1.032,蛋白 ±,葡萄糖 +++;粪常规阴性。
炎症标志物:ESR 40mm/h,hsCRP 6.5mg/L,PCT 0.05ng/mL。
生化:Alb 38g/L,ALT/AST 12/15U/L,LDH 224U/L,Cr 75μmol/L。
T-SPOT.TB 0/3(阴性/阳性对照:0/260);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CMV-DNA、EBV-DNA均阴性。
痰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阴性;痰Xpert.TB阴性,痰真菌三项:肺孢子菌DNA:阳性(Ct值:33.66),余阴性。
细胞免疫:CD4 482cells/μL。
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 76.0U/mL,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17.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 6.7ng/mL,余阴性。
自身抗体、免疫固定电泳阴性。
【辅助检查】
2025-02-10 胸部增强CT:两肺多发小结节、粟粒样病灶,部分树芽征表现,右中叶和左舌段局部支扩伴慢性炎症,左下大片渗出病灶伴小空洞形成。
2025-02-11下肢静脉超声: 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咳痰,炎症标志物明显升高,胸部CT示两肺多发小结节、粟粒样病灶,右中叶和左舌段局部支扩伴慢性炎症,左下肺炎改变呈大片渗出病灶伴小空洞形成。抗流感病毒、抗细菌感染治疗后体温转平、炎症标志物下降,但比较胸部CT病灶与外院01-16片大致相仿。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考虑以下疾病:
1、感染性病变:发热伴肺部炎症改变,抗感染治疗后CRP下降,体温平,首先考虑感染性病变。根据影像学改变,分为:
-左下肺炎:可能病原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抗感染治疗肺炎吸收不佳,痰中带血,肺部CT可见空洞病灶,则还需要考虑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甚至流感后特殊病原体如曲霉等。可行痰细菌培养、真菌培养、气管肺泡灌洗液行 mNGS 检测等。
-NTM肺病:胸部CT 显示两肺多发小结节、粟粒样病灶,部分树芽征表现,右中叶和左舌段局部支扩伴慢性炎症,则需考虑合并NTM感染的可能,可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或肺组织活检做 NTM 相关的病原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2、肿瘤性病变:患者老年男性,有痰中带血,CT示左下肺病灶空洞明显,抗感染治疗后随访肺部CT病灶变化不明显,仍需警惕肿瘤性病变,如肺腺癌,可呈类肺炎病灶。因此,条件允许时,需积极行局部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025-02-10 行CT引导下左下肺穿刺, 肺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阴性,细菌真菌培养阴性,XPERT.TB阴性。
2025-02-11 肺组织mNGS(02-10采样):副胞内分枝杆菌(检出序列数8,相对丰度1.77%)。
2025-02-12 左下肺穿刺病理(02-10采样):浸润性腺癌。拟当地医院抗肿瘤治疗,予出院。另外两肺多发树芽征,考虑合并NTM感染可能大,给予阿奇霉素0.25g qd+乙胺丁醇0.75g qd+利福布汀0.3g qd口服抗NTM。
追溯既往肺部影像(患者2017年后未规律随访):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左下肺腺癌
两肺多发结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副胞内分枝杆菌)
诊断依据
患者老年男性,发热伴咳嗽咳痰2周,炎症标志物升高,胸部CT:左下肺炎症;左下肺穿刺组织病理:浸润性肺腺癌,穿刺组织另一端见少量肉芽肿结节,未见凝固性坏死。故左下肺腺癌诊断明确。
患者两肺多发树芽征,病灶进行性增加,肺组织mNGS:副胞内分枝杆菌(检出序列数8,相对丰度1.77%)。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断成立。
六、经验与体会
本例因发热伴咳嗽咳痰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发现左下肺炎症。抗感染治疗后热退、炎症标志物明显下降,但左下肺炎吸收不明显,考虑特殊病原体或肺腺癌可能,于是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肺腺癌”。
这是一例临床表现酷似肺炎的腺癌患者。回顾本例既往(2015 年和 2017 年)的胸部CT,现在显示肺炎的部位,多年前已见小片状肺磨玻璃样病灶,同时发现有一较粗的血管穿行其中的早期肺癌征象。因为 NTM 肺病合并,2017 年的 CT显示两肺多发小结节和小斑片病灶,将左下肺的早期肿瘤病灶掩盖了。
参考文献
[1] Kusumoto T, Asakura T, Suzuki S, et al. Development of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lung disease. Respir Investig. 2019;57(2):157-164.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 (11): 918-946
作者:赵立维 金文婷 马玉燕;审阅:胡必杰 潘珏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SIFIC感染视界」
原链接戳:探案丨迷惑影像下的疾病竞猜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