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人生(2)丨蔡柏蔷:考分太高被调协和,身先闯入慢阻肺「空白区」
来源: 呼吸界 2018-08-13

编前语


患者一亿!慢阻肺已在人类生命中四面埋伏、蔓延肆虐。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呼吸人用他们几十年的岁月和热血,和患者一道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阻击和抗争。近日,《呼吸界》记者专访了十余位在救治慢阻肺患者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了25年以上的名医名家。倾听他们的心声,拍摄了他们对患者、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小编们不断唏嘘热议,感叹他们对慢阻肺救治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思考,更感慨于他们对医学的酷爱以及对患者的拳拳之情和眷眷之心。从上周起,《呼吸界》已在每周一推出系列视频专访《慢阻肺人生》,期待您的共鸣和分享。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蔡柏蔷:

「我1970年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从医,

到今年为止已经恰恰48年。

当初科里,

有人做支气管哮喘,

有人做肺癌,

有人做间质病,

有人做肺部感染,

唯独慢阻肺没有人研究,

所以是个空白区,

我就开始做慢阻肺。

 

当初做慢阻肺的时候,

对慢阻肺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

还停留在比较原始落后的,

一个启蒙的阶段。

现在来说,我们要宣传慢阻肺,

跟老百姓讲清楚慢阻肺,

还脱离不了以前的某些提法,

比如说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还有肺心病。

 

我们一定要把慢阻肺的治疗和预防前移,

病人没有出现呼吸衰竭,

没有出现肺心病的时候,

把病人的病情控制住,

这样的话,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子,

到医院来就诊的慢阻肺患者,

如果临床分级的话,都是C级或D级,

ABCD综合评估的话都相对比较重。

为什么呢?

这跟病人的认识程度有关系,

我能忍就忍,

能少花钱就少花钱,

所以就拖在那里,拖到最后,

忍不住了,扛不住了,

就跑到医院来看病来了,

那个时候已经晚期阶段了。

 

我们慢阻肺患者好多是隐性慢阻肺,

或者叫无症状的慢阻肺。

那怎么办呢?

国内好多单位都做健康查体,

健康查体中,

很可惜检查缺了一个项目,

就是做肺功能检查。

目前我们在慢阻肺研发方面,

还存在好多空白之处,

对于慢阻肺的临床研究还是方兴未艾 ,

刚刚起步。

 

我是从上海过来的,

当时学医也是不得已的,

高考的时候体检血压高,

把我从理工科这一类当中刷下来了,

我一看只能报考医科大学,

实际上我是报考了上海医学院,

没有报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但是由于分数考得太好,

所以协和医学院把我选中了,

所以也是歪打正着,

来到了协和。」



* 本资料旨在向且仅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

如果您不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请勿阅读或传播其中的内容。


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