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人生(1)丨姚婉贞:想当工程师却和慢阻肺结了缘
来源: 呼吸界
2018-08-06
编前语
患者一亿!慢阻肺已在人类生命中四面埋伏、蔓延肆虐。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呼吸人用他们几十年的岁月和热血,和患者一道与病魔进行着顽强的阻击和抗争。近日,《呼吸界》记者专访了十余位在救治慢阻肺患者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了25年以上的名医名家。倾听他们的心声,拍摄了他们对患者、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小编们不断唏嘘热议,感叹他们对慢阻肺救治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思考,更感慨于他们对医学的酷爱以及对患者的拳拳之情和眷眷之心。从今天起,《呼吸界》将在每周一推出系列视频专访《慢阻肺人生》,期待您的共鸣和分享。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儿时的姚婉贞教授和我们一样,
有着美丽的梦想,
她说:「我一直想当一个工程师,
再当个科学家」
然而在父亲的愿望下,
她选择了学医,
从此与慢阻肺结缘,
一干就是48年。
她说:医生必须要有大内科的知识,
因为任何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你知道的多了,你才能把病看得准。
慢阻肺要早期治疗,长期管理。
不能等到呼吸衰竭了再治,
等到肺心病再治,
那就来不及了,
因为到了肺源性心脏病,
它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不让他发展到呼吸衰竭,
在他的前一阶段我们就治疗。
稳定期管理好了,
病人就不反复急性加重了。
搞任何疾病,
就要研究它。
不管早不管晚,
就要整个的研究它为什么发病,
有哪些机制。
研究的目的落实到病人身上,
要能够治,
最后达到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的目的。
姚婉贞说:一开始不想学医,学了医。
不想干内科,干了内科。
既然干了,这就是你的工作。
这是你的职责,那你就得把它干好。
你就得努力去干。
干一行,爱一行。
你要是把一个病人治疗好了,
特高兴。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