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题丨支气管舒张实验对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气体陷闭评估
来源: 呼吸界 2017-07-08

支气管舒张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呼吸科医师最常处方的肺脏通气功能检查,尤其是在疑诊阻塞性气道疾病时,支气管舒张实验更对我们准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但是,支气管舒张实验往往能够提供更多关于病情评估的信息,这些信息缺常常为我们所忽视。广州呼研所郑劲平教授为我们讲解支气管舒张实验对阻塞性气道疾病气体陷闭的评估。



肺功能检查是慢性气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GINA指南和GOLD指南均强调了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而不论判断患者气流受限是可逆性或不可逆性,支气管舒张实验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支气管舒张实验常用的吸入药物包括b2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拮抗剂,通过比较吸药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变异率评估试验结果。目前国际和国内指南均以FEV1或FVC改善率》12%,且改善量》200ml,作为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的诊断标准。既往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标准仅以FEV1作为判断标准,后来的研究发现FVC的改变也具有诊断价值。在慢阻肺患者中的研究证实,随着气流受限程度加重,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阻塞越轻者FEV1增加越多,肺功能阻塞越重者FVC增加越多。这也提示严重慢阻肺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气体陷闭得到改善,FVC增加值可作为气体陷闭改善的指标。来自广州呼研所郑劲平教授团队的研究也证实随着慢阻肺疾病发展,过度通气比例逐渐增加,但过度通气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反应优于非过度通气患者,且使用△FVC和△FVC%可以初步判断过度通气。



深吸气量(IC)是评价慢阻肺过度通气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静态肺过度充气患者中,IC占TLC比例逐渐减小,但在动态肺过度充气患者中,IC和潮气量均逐渐减小。已有研究证实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的增加值与患者的活动耐力相关,能够作为慢阻肺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补充。


临床中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尝尝不单纯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经常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来自郑劲平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近2/3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之前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而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这一部分患者中有近1/4转变为单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这种假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在中重度慢阻肺患者中更加常见。


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