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共同努力,成就大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院长王辰教授指出,“人数庞大的吸烟人口、严重的大气污染、新病原与耐药病原、人口老龄化等,这导致未来我国呼吸疾病发病形势将更加严峻。”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慢阻肺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促进慢阻肺的规范诊治,提高各级医生慢阻肺的诊治水平,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慢阻肺协作组成立大会暨慢阻肺分级诊疗工作会议今天召开。王辰院士呼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用上两三年的时间,把慢阻肺管起来。共同努力,成就大事。”
王辰院士:“国际上有四大慢病,中国只有三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院长王辰教授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将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列为全球四大慢病。然而在中国,很多人只知道除了慢性呼吸疾病之外的三大慢病。
然而,被轻视不代表不严峻: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占全球慢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是4%,而慢性呼吸疾病(未含肺癌)的这个比例是10%!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所致死亡占我国全死因的11%!2010年,慢阻肺居我国死因排序第三位。慢阻肺所致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对5%。而且,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
王辰院士:“民众(对慢阻肺)知晓率低,慢阻肺科普别再叫COPD了”
王辰院士介绍,在上海崇明县对60岁以上人群常见慢病认知调查显示,慢阻肺的知晓率仅为1.87%。对于吸烟是慢阻肺高危因素的知晓率仅为0.7%。
然而与低知晓率相对的是慢阻肺的高患病率: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40 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 13.7%。我国慢阻肺患病率在持续走高:2002-2004年流调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2%。
王辰院士曾到基层做调查,在陕西的一个2000多人的村子,纳入高血压管理的人有194人,但慢阻肺只有10多个人。而且医生和村民很少了解慢阻肺。为利于老百姓认识慢阻肺,王辰院士建议用慢阻肺这个中文简称代替英文简称COPD,王辰院士曾经在农村见到大宣传条幅上写着COPD,而一个村民就堂而皇之地在条幅下抽烟,他不知道COPD是什么,更不知道吸烟是COPD的高危因素。
王辰院士笑谈,“改名很重要,看似一点小变化,但对改变百姓对疾病的认识、提高知晓率作用会很大。”
比起民众,我国基层医生对慢阻肺的认识也严重不足。王辰院士介绍,2007年一项对北京市10个城区和近郊基层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总分平均只有50.1,及格率42.5%。其他地区基层医生对慢阻肺认识更不足,有调查发现11%的基层医生只是略知慢阻肺概念,“庸医之害甚于无医。”王辰说。
而且,基层缺乏慢阻肺诊断设备和常用药物。王辰院士指出,慢阻肺是靠肺功能诊断的,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仪缺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天底下最难受的症状是慢阻肺的后期,就是憋气。谁在憋气面前都受不了的,举个例子,水刑就是憋气,濒死感很强。”如果有憋气症状必须及早进行客观检测。做到慢阻肺的早诊早治,要让基层有药可用,有设备可查,配备肺功能仪。“这个事情再不做,后期的疾病负担就很重了。”王辰院士指出。
好在目前,肺功能检测首次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王辰院士:“国家是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做谁做。”
在我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里有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却没有涵盖慢阻肺。慢阻肺也未纳入国家层面的人群筛查和干预立项。“如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再推一个疾病,就该是慢阻肺了,”王辰院士说,“我这么说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公众利益”。
“民众(对慢阻肺)知晓率低问题在于专业人士”,“没有唤起政府重视责任在专业人士”,王辰的话掷地有声,“国家是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做谁做。”
让王辰等专业人士感到振奋的是,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慢阻肺首次被写入国家慢性病中长期发展规划,慢阻肺管理首次被纳入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考核和管理标准中,慢阻肺成为第二批进入国家分级诊疗试点的疾病。在研究领域,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系列专项中,多个专项涉及慢阻肺研究,为深入研究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合并症、联合药物治疗、呼吸衰竭救治等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王辰院士:“呼吸界应建立起疾病三级预防"
老龄化面临的最大的健康问题就是呼吸的问题。王辰院士指出,“人们对糖尿病、高血压都很清楚,但是对呼吸了解多少呢?呼吸界居然没有谈一、二、三级预防。我作为呼吸专科医生老是反思这个问题,这是一大缺陷。”
王辰建议,包括慢阻肺在内的呼吸疾病的一级预防是防未病,要控烟、防控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儿童期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二级预防是早诊早治,普及肺功能检查,现在有2/3的慢阻肺被漏诊。三级是防止病情加重,对症处理,合理用药,做好康复等。
王辰院士引用了木桶理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的三级预防做好了,慢性呼吸疾病做不好,就成为生命木桶的短板了。”
目前疑难危重患者转诊难的问题,让许多患者即使到了北京也是求医无门,不知道到底该去哪个医院看病,挂不上号。“这些患者在人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无助的”,王辰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体系帮助这些患者”。
而专科医联体能够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8月,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成立,针对现阶段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同时存在严重的碎片化、不均衡和非同质的状况,探索发挥优质呼吸专科资源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对呼吸专科疾病的诊治水平。为了在呼吸专科医联体内进一步推动国家慢阻肺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提高各级医生慢阻肺的诊治水平,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对慢阻肺的医疗质量与患者管理的实际状况,拟建立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慢阻肺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
王辰院士呼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用上两三年的时间,把慢阻肺管起来。共同努力,成就大事。”
相关链接
协作组的功能与定位:
推动慢阻肺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单位的诊疗能力;促进慢阻肺规范诊治和长期管理;推动慢阻肺 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建设我国慢阻肺临床研究中心和研究网 路;加强慢阻肺专科人才的培养,打造专病临床研究团队;开展慢阻肺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呼吸疾病 临床研究及慢病管理模式;推动我国慢阻肺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的修订及基于临床路径开展的质控评价和考核。
协作组将发挥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学科优势,围绕慢阻肺的预防、诊疗、人才培养及临床研究,广泛开展业务 合作,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协作组的主要工作:
一、协作组内开展如下工作:慢阻肺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疑难危重症会诊;建立慢阻肺专科人才培养体系:专科医师进 修、规范化培训、短期访问等;依托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 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与协作单位联合举办 多种类别的短期培训班。
二、推动慢阻肺的规范诊疗和长期管理:推动慢阻肺分 级诊疗的实施;推动门诊综合诊疗室(慢阻肺专病门诊)建设; 促进慢阻肺康复治疗;推动慢阻肺的数字医疗和远程管理。
三、建立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慢阻肺协作网络: 包括国家慢阻肺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国家慢阻肺登记网络;国 家慢阻肺医疗质量改进网络;国家慢阻肺数据库;国家慢阻肺生物标本库;慢阻肺标准化电子病历。通过资源共享,为协作 单位提供服务和支撑。
四、在慢阻肺协作网络内开展科研合作:包括慢阻肺研究队列;注册登记研究;多中心 RCT 研究;重大慢病专项课题; 精准医学课题;大气污染专项课题。通过科研协作,拿出中国自己的慢阻肺循证医学证据。
五、设立慢阻肺临床研究专项资金: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合作,在呼吸疾病临床研究公益基金内设立“慢阻肺临床研究 专项”,鼓励并资助慢阻肺协作组成员单位申报课题;给年轻医师搭建良好的临床科研平台;给年轻医师培训科研思维和方法;建立一支分工协作、专业化、规模化的临床科研团队。促进慢阻肺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